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浮躁到烦躁“我不知道我今天在干什么我不知道我明天会做什么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广州环市东路上一间幽暗的酒吧里,一名外  相似文献   

2.
四千分之一     
坎代·西潘敦,这个名字以前在新闻里看见过,知道是老挝领导人,但不知道"西潘敦"实际上来源于一个地名,直到我在"西潘敦"上岸。"西"是四,"潘"是千,"敦"是岛屿,合起来就是"四千岛"。湄公河流过上寮和中寮,到了下寮的末尾,眼看快要进入柬埔寨时,河水突如发辫披散,被大大小小成百上千个沙  相似文献   

3.
张海迪 《法制博览》2009,(24):65-65
那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能活到今天。小时候并不懂得什么是活着,只知道活着是要呼吸的。可我知道什么是死——闭着眼睛。脸色苍白,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任凭自己的亲人怎样哭喊。死的情景在医院里看到过,我见过和自己同住一个病房的孩子死了。我几乎不去想活着的事,那时太小了,只有八岁,  相似文献   

4.
Q上校信箱     
江苏苏州 刘平 我在前几天的新闻里听到,美军派遣“埃塞克斯”号反潜航母开赴菲律宾,以支援菲律宾政府对阿布沙耶夫反政府武装的清剿。我想知道这艘反潜航母的具体情况和研制背景。  相似文献   

5.
报载:电视台播出紧急呼吁后……不到一小时,第一个献血者女工马丽清即坐上出租小汽车火速赶到医院。随后,献血者一个接一个地来了……(1984.2.29) 读这篇报道前一晚,我也看到电视台播出的启事了,可我不知道自己身上流淌的血液属于什么血型,只有干焦急的份。相信当时与我持一样心情的电视观众非常多,也相信他们与我一样对那位“打的”献血者后来的遭遇仍感兴趣。马丽清,41岁,广东省机电设备公司工会副主席,此刻就坐在我面前。谈起9年前那段感人肺腑的新闻,她语气平淡。是很平常啊,在这之前我已给伤病者献过好几回血了。我知道有AB型血的人不多,平均200人才能挑出一个、所以我才焦急。那天  相似文献   

6.
我们都会老     
邻居家老爷子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中了风。我从外地回到老家,和老妈遛弯的功夫,就会偶尔看到他。每次都是老伴搀着他的胳膊走在路上。他走的很艰难。这场景,很痛也很温馨。我们没有搭话。每次都离的很远,但是我知道他们是谁,由于出门在外多年,我想他们定是忘了  相似文献   

7.
我清楚地记得那一个夜晚,深夜11点,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收工。回家路上要开半小时车,我习惯性地打开收音机,电波里传来标准的广东电台播音。1分钟之后我才反应过来,以为是一个幻觉,接着便惊叫一声。来到新西兰已近半年,这才知道有个华语广播电台。自此,我成了华语电台的听众。并非它有什么精彩节目编排,除了新闻报道外,其节目内容实不敢恭维。即便是新闻也不过是本地中文报刊的“文摘”版。每到时候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打开收音机,究其因由或许为的就是听听自己熟悉的汉语言。想不到后来我居然加入了此中行列。  相似文献   

8.
摄影记者贺延光静悄悄地将照相机对准病房里的小患者,他想拍下点什么。但是这个小女孩发现了有人在拍她,便急忙用手中的杂志挡住了脸,并说:“叔叔,您不要拍我,我妈妈还不知道我在这里呢。”  相似文献   

9.
闲言     
南林君 《法制博览》2010,(16):12-12
不知道因为什么,在某一个夜晚。却不知道我是谁了。我自己感觉很茫然,也很困惑。  相似文献   

10.
袭随 《工会博览》2006,(24):1-1
年底前,我收到了第一张我的个人完税证,税务局寄来的。在事业单位工作,挣了这么多年的工资,个税在单位里代扣了多少年也不知道了,拿到完税证还是第一次,挺新鲜,有种自豪感。退休在家的邻居张阿姨看了我的完税证后问:“我怎么没收到过呢,按说我的工资也不低,资历也比你深啊。”后来我知道她的工资加上其他收入还没到个税起征点,就告诉她:“您不用上个税,当然就没有什么‘完税证’啦。”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14,(16):8-8
<正>最近看到一个小女孩暑假在父母的馒头档口做童工的新闻,让我想起某些长期想不明白,最近貌似有所悟的事情。新闻里,读小学的女孩暑期在父母的馒头档口做帮工,每天从开门到结业。被询问到别的小朋友放假都在玩或者做喜欢的事情,自己有什么想法时,小女孩竟然说,我在这儿帮工还是比那些留在农村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的孩子好。我听后觉得匪夷所思,小孩子这么小,会这样认识、说这样的话。虽然中国有穷人孩子早当家的说法,但必须否定父母用这种灌输强迫年幼子女劳动的做法。如果是在欧美日这样的发达文明社会,小  相似文献   

12.
乡下的父亲     
正小时候,我爸经常带我去田野或集市中增长见闻,带我去乡下的田地中辨识水稻、大豆、玉米、高粱,带我去果园里了解桃树、梨树、杏树、李树,带我去水产市场认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带我去公园里分辨牡丹、芍药、茉莉、月季。在一次又一次的闲逛漫谈里,我爸通过言传身教,帮我融入到这个世界里,把我带入到这个社会中。我爸对我的学习生活似乎并没有过多的关心。从小到大,他不知道哪本书是我的教材,哪本书是我的课外读物。我准备考什么大学,计划读什么专业,他也很少出谋划策,全凭我  相似文献   

13.
正面试的时候,表格里总有一项爱好栏,每次我都很纠结,似乎没有什么事算得上爱好,但如果不填,又会觉得很丢脸。遇到新朋友的时候,总会问到周末一般做什么?我每次也好烦恼,周末我到底在干嘛我自己都不知道,似乎就是逛街,喝下午茶,靠这些没营养的活动打发过去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看电视。记者在路上采访一个女生:你的爱好是什么?女生  相似文献   

14.
蔡成平 《南风窗》2011,(16):84-85
"我从地震发生后,已经去了东北灾区50多次,差不多平均每两天就要去一趟灾区,只有到了现场才会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做什么,这是我的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这一天大大地震怒了,他激愤地责问道:文水县不法分子在村子里长期非法制售假酒,为什么竟没有人看到?此事应由谁来管理?谁来监督?县长、乡长不知道?村长、村支书能不知道?我不相信! 虎年开春,发生在山西朔州的毒酒夺  相似文献   

16.
谁在岸上?     
刘阳 《南风窗》2011,(20):93-93
知识分子都想要普度众生,可有人夜半惊问,谁不沉沦,谁在岸上?2010年7月,当我淡出服务多年的杂志,心中为过往日子里经历的一切感恩,因我相信这一切于我有益。于是,像一只被自己的过多热情所充满的气球,一个月后,我飘飘悠悠来到美国,接受普度大学的邀请从事访问研究,并有机会对以往的传媒实践做一总结。之前,对这所大学的了解实在不多,仅仅知道它的3位校友,美国的阿姆斯特朗从这里的航空系开始了登月的第一小步,中国  相似文献   

17.
在有太阳的黄昏,我临窗静静地读着艾米丽·狄金森的诗,在一首诗中,她轻声问:“为什么我爱你,先生?因为他知道,而你,你不知道,我们不知道。”在《我从来没觉得这是家》中,她这么说:“在这尘世——在美丽的天空,我也不会自在,我知道,我不喜欢乐园。”在《我听到苍蝇的嗡嗡声——当我死时》  相似文献   

18.
一条狗,哪怕它整天被人踩在泥潭里,哪怕它每天都指靠乞求别人一两根沾满了口水的骨头活着;只要它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狗,只要它知道自己呆在什么地方,只要它知道自己过的是什么日子,它就有救!  相似文献   

19.
正"如果你错过了我坐的那班火车,你应明白我已离开,你可以听见,一百英里外飘来的汽笛,一百英里,一百英里,一百英里,一百英里,你可以听见一百英里外飘来的汽笛。"多少年后,我才知道这是美国民谣《五百里》(500 Miles)的歌词。青葱岁月,我和同学们乘着火车离开生活多年的京城时还不知道火车会把我们带到哪里。一百里,二百里,五百里,锃亮的铁轨永不交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说过,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使用什么武器,但我想第四次世界大战一定是石头。 我不知道究竟电子商务究竟会把企业引向何方。但我想知道,一场空前的厮杀过后,究竟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幸存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