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曾毅 《求索》2013,(10):143-145
屈骚批评从汉人开端之后千年不绝。在这历时悠久的批评历史里,其批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这种丰富性很鲜明地体现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屈骚批评内容的多次发展和转变上。两汉到南朝间就有一次比较大的转变,我们将之简单归纳为:从以《诗》评《骚》到诗骚同源。这次转变,不仅使屈骚批评的内容发生根本改变,呈现出与汉代屈骚批评不同的内容和特征;而且意义重大,对以后的《楚辞》批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尚慧萍 《人民论坛》2010,(6):264-265
宋代词论中建立的"骚雅"词学观,不仅对词的文学精神和审美取向提出了要求,还体现了正统文学及文化传统对于词体创作和词学理论的深刻影响。其丰富的理论内涵体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以尊体为核心的清代词学理论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和发挥,对清代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蒙金含  林树明 《求索》2008,(5):177-179
《文心雕龙·辩骚》作为刘勰文艺思想的“枢纽”,全面反映了他对楚辞的审关方式和评价标准。刘勰对屈原的高度赞扬和欣赏,表现了他对楚辞的钦慕式的审关认同,这种审美认同感最终导致刘勰对楚辞审关超越意识的形成。刘勰的文学批评是以其思想素养为基础的,他将不同的思想糅合在文学审关活动中,形成独特的审关经验,这种审美经验也是他在《文心雕龙·辩骚》中对楚辞形成钦慕式审美认同感、实现审美超越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徐峰 《青年论坛》2008,(1):130-132
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的王船山虽不以词名家,却在易代之际的文坛上援笔挥毫,以鲜明的民族精神和“含婀娜于刚健”的词风回应了时代的呼唤,而“嗣响离骚”的评价几成论者共识。但长期以来,对船山词骚怨精神的研究却一直停滞于一种既成概念。通过探讨船山楚骚精神的思想渊源、在词中的情感体现诸方面,使船山词的楚骚精神的内在旨趣都一一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一 提起杨骚,人们应该会想到中国诗歌会,因为杨骚是中国诗歌会的发起人之一。但人们绝不会想起他年轻时就有“民国帅哥”的美誉。  相似文献   

6.
在辨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心雕龙.原道》所原之“道”本自于《易传》“天人合一”之道。刘勰“原道”论美学的价值体现在:首先,将哲学之道转化为诗学之道,是刘勰的一个首创。其次,将文学的合法性上升到“道”的层次,亦是刘勰的首创。最后,刘勰强调了“文”的自然美与教化功能的统一,揭示了“文”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美学本质。从中西比较的维度来看,刘勰赋予文学最高的合法性,与柏拉图、黑格尔以“真”的维度来苛求文学,贬低文学的价值异迥。  相似文献   

7.
宋代词论中建立的"骚雅"词学观,不仅对词的文学精神和审美取向提出了要求,还体现了正统文学及文化传统对于词体创作和词学理论的深刻影响。其丰富的理论内涵体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以尊体为核心的清代词学理论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和发挥,对清代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批评是提醒,是警示,是纠正错误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工作的重要方法。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批评难的现象较为普遍,批评逐渐走型了,变味了,不痛不痒。对上级,热衷于“吹喇叭”,“抬轿子”,百般投其所好,即使明知不对,也一味迎合;对同级,“你好我好大家好”,极力保持“一团和气”;对下级,有心“栽花”,无意“栽刺”,该教育的不教育,该批评的不批评,有的甚至护短。这种状况亟待改变。一、批评要“首先对己”,当好示范“首先对己”批评,就是提倡一种良好的批评风气的开始。眼下,一些单位党内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难事”。其实,难就难在有…  相似文献   

9.
要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正负效应,就必须从揭示传统价值观的两重性入手。传统价值观主要围绕着天人之辩、理欲之辩和群己之辩这三大论争展开。传统价值观既有积极的一面,如体现了中华民族辩证思维方式,把个人和社会的价值目标联系起来,表现了民族精英的高尚的理想人格等;又有不容忽视的缺陷,如天人之辩上的天命论倾向,理欲之辩上的实践理性绝对化,群己之辩上对个性的压抑和导致权威主义。逮之近代,传统价值观发生了双重的变革。其积极之处是:朝着近代启蒙迈进,如强调意志的力量、提倡斗争和竞争、开始了自我的党醒等。其消极效应是:传统价值观的腐朽东西进一步复活。如由“罢黜百家”演变为“彻底反传统”,由独尊儒术演变为独断论和新权威主义,由信奉“国粹”、孔教演变为价值实用主义。  相似文献   

10.
论汉代的抒情言志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时代,人们总有自己的情感、心声需要抒发,因而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抒情文学。在先秦,《诗经》与《楚辞》南北辉映,代表了那一时代的抒情要求。那么,汉代的抒情文学在哪里呢,众所周知,汉大赋是以状物为主的,不是抒情之作。直到汉末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汉代的抒情之作主要是大赋之外的那些拟骚之作,被刘勰称为“杂文”的“对问”之作以及一些抒情小赋。这些作品才是真正的汉代抒情文学的主体,是上继诗骚,下开百代抒情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是“象”范畴实现从哲学范畴向美学和文论范畴转化的重要时期.陆机将玄学思潮中的言象意引入文艺学领域,从构思角度阐发三者之关联,触及到形象思维问题;而刘勰则鲜明提出“意象”观并与“物象”相区别,赋予“象”审美化品味,其“隐秀”说为“象”做出全新的界说;钟嵘以“滋味”、“直寻”论诗,要求诗人构象“即目会心”,并娴熟地以“意象”从事批评.此阶段山水、田园诗中的“兴感”以及创作中情与景的结合,均是对“象”的文学实践,这为批评家进行理论总结,提出范畴术语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历程中,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论,对后世的文学鉴赏和批评理论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孟子·万章冲,孟子指出:“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他主张鉴赏或评论文学作品,不应割裂辞句,或拘泥于字面意义而歪曲诗的本义,而应从整体上来体会和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孟子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次建构起了鉴赏论和批评论的骨架。然而,对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后世人的理解部分歧很大,焦点集中在对“意”与“志”关系的解释上:“意’倒底是“说诗者”的意,还是“作诗者”的意?“以意…  相似文献   

13.
<正>“怀特所做的努力试图重新使法学研究者意识到法学研究‘本身’,或者其本身所具有的‘跨学科’的特质。”[1]“法律与文学”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范式,也是一个重要的思潮与运动,它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文学中的法律”“作为文学的法律”“有关文学的法律”与“通过文学的法律”。“法律与文学”的这四个方面的展开,还有一个时间的维度,简而言之,可以称之为“自发”“自觉”“扩展”三个历史阶段。通过文明论的视野,我们可以看到在上述的四个方面、三个阶段中,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30年代关于小品文的论争中,郁达夫对林语堂及其小品文观的批评是最实事求是的。他指出了林语堂身上“叛徒”与“隐士”的矛盾及其原因,揭示了其小品文观与这种矛盾的关系,进而分别对“性灵”“幽默”“闲适”加以分析,肯定它们具有积极意义的部分,匡正它们的偏颇。郁达夫之所以能这样,主要因为他对五四新文学与3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认识比较清楚;且处于集团之外并具有非政治化思维的缘故。  相似文献   

15.
朱雅琪 《甘肃理论学刊》2012,(6):142-147,155
刘勰的《文心雕龙》堪称我国最具系统、最为成熟的文学风格论创作。其中《体性》篇更是风格的专论。本文详细分析《体性》篇风格论的特色,指出其以“人”为本的基调,并进一步分析此种论述所表征的“人”的形象及其出现之时代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曾写过一篇《试论文气和刘勰的文气说》(下文简称《论文气》),由于篇幅限制,有的问题“语焉未详”。比如说:以文气说为其基础所提出的体性论,由体性论而阐述的风格美,是《文心雕龙》剖情析采的依据;同时,也构成了我们民族传统中论文学风格美的独特体系。因此,我想再就这个方面,进一步作些探讨。 一《文心雕龙》专述“养气”为篇,是强调文与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针对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海内外学术界、舆论界也相继提出了形形色包的“模式”或“构想”。其中,“一国两冶”论颇为引人注目。这一论点尽管未见多少评价文字,但已在台湾岛内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拟就“一国两治”论的基本概念、内容以及形成的历史背景作一考察,并对其某些实质要点作理论上的辩析。一、“一国两治”论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一国两治”论的主要论点,较为集中地体现在沈君山先生撰写的三篇文章中。它们是:《一个中国两个制度的和平竞争》(台湾《中国时报》,1984年1月23日),《一屋两  相似文献   

18.
关于文学批评的“文学”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批评的“文学”属性在过去的理论中是根据批评的对象所确定的 ,这是一种直观的认识。以对象确定其属性 ,其自身的品质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规定。文学批评“在文学中”,并不是与文学创作并立的在之外。这种“在”体现在批评与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批评从来就不是附属于创作的存在 ,恰恰相反 ,创作与批评结成对象性关系 ,其自身的“文学性”才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19.
<正> 社会历史批评任何时候都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的原则,这是因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社会的精神现象,就其根本性质来说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是社会历史批评作为一个批评流派,严格地说还是十九世纪初在法国诞生的。它的创始人是法国的作家斯达尔夫人。她在《从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和《论德意志》等著作中,否定了当时文学理论界广为流传的以作家的天才和个人生活当作说明文学现象依据的观点,试图从文学与宗教、风俗和法律  相似文献   

20.
伍英姿 《求索》2011,(10):224-225,198
新中国一诞生就面临全球性的冷战格局,冷战语境中中国当代文学要反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体现无产阶级文学属性。在这样的文学观念下,“英雄人物”因为能很好地承载“生活本质”而成为社会主义文学作品中的绝对主角。建国后近三十年里,虽然在冷战形势变动时,“英雄人物”论也受到过批判和质疑,但冷战语境中绝对主义、二元对立思维在文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阶级斗争一步步深化,“英雄人物”最终从确立走向了极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