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裴文睿(Randall Peerenboom)是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的法学教授,牛津大学基金会中国法治的法律、司法及社会项目主任。2006年的《美国政治与社会科学学会年刊》(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刊登了裴文睿撰写的《法律与宪政民主的发展:中国是一个问题案例吗?》一文,文章指出,评判一个国家的民主和法治发展情况,应该结合该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来进行。作者以东亚国家的发展历史为背景,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当前的民主和法治进程在  相似文献   

2.
叶竹盛 《南风窗》2013,(7):53-55
从"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法制",到"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和"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法治从改革的左膀右臂,变成了改革的主躯干。中国的法治历程伴随着改革深入崎岖前行。改革初期,《民法通则》、《破产法》等涉及基本经济制度的法律在巨大的争议中艰难出台。进入新世纪,共识逐渐累积,《物权法》等众多曾经难以想象的法律一一顺利诞生。  相似文献   

3.
邓聿文 《南风窗》2012,(24):44+46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十八大报告十八大报告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改革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党全面推进和落实依法治国的决心。在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  相似文献   

4.
叶竹盛 《南风窗》2014,(24):36-37
<正>法家虽然提出了可观的法治思想,成为富国强兵的有效之道,却又成为苛政乱世的始作俑者,这种悖论式的际遇无疑为当下我们思考中国的法治前途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源。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中讲到,要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中国法律文化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韩非子等诸法家密集论述了法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提出了"以法治国"的说法,并和儒家一起,影响了中国往后的历代王朝统治者。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国家先后制定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还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规章、司法解释,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劳动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李亚涛 《法制博览》2015,(8):146-147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会议主题,第一次将法治提升至新的高度,向社会释放出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理顺社会关系,疏导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强烈信号。法律将成为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凭证,所有的利益诉求和扭结都将通过规则的形式得以表达,疏通,平衡,厘定,规制。在此情况下,根据中国的特殊实际,充分研究中国的传统思想资源,发掘法治中国的可能性,有利于我们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作为在中国民事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是成为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之后中国民事立法的又一里程碑,尽管从立法角度来说,"留有余地、留待后决"的立法范式在宅基地流转、农地入市等传统民事领域的规定,不过它对《物权法》在规定范畴上的精益求精未产生消极作用,也没有削弱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和创新性地位及意义。《物权法》是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护权利人的物权,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财产关系的一  相似文献   

8.
洪明 《法制博览》2015,(6):19-21
从经济法视角看"法治中国"的价值目标,就是要看"法治中国"的实施能给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及如何让中国经济更加健全的发展,包含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各项具体价值要求。文章探究了法治中国释义,分析了"法治中国"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意义,并进一步从分析当前困境的角度提出了经济法视角下的"法治中国"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9.
法律实施问题已经成为法治社会建设中的重要议题。2011年11月3-4日,华东理工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中心、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在上海发起、举办了"法律实施保障机制研究"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就法律实施保障机制领域诸多问题展开研讨,并形成共识。法律文化、法治观念是保障法律实施的基础;法律实施保障制度应当引入多元力量参与;法律实施应当既注重依法审判,同时也需迈向一种回应型的司法。  相似文献   

10.
黄楠 《法制博览》2022,(14):30-32
法治是治理社会的一种手段.为提高法治水平,应当将法治思维贯穿在法律法规建设中.在编纂《民法典》时,就运用了法治思维,有助于完善国家法治治理体系,强化法治治理效果.本文研究了《民法典》中法治思维的具体运用,以期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法治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我国司法工作不仅仅是将生硬的法律条文对号入座般的适用于当前的实践,也不仅仅要求法官在司法的过程中教条、呆板的解决纠纷。"能动司法"正是顺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趋势而产生的。能动司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问题,也是作为一项基本的司法理念被我国基层法院工作者率先接受并推崇的,能动司法弥补了法律制定时因其时代性所导致的滞后问题,引导法官在司法过程中遇到法律漏洞和法律空白时灵活司法,从多元的角度解决纠纷,也解决了在司法过程中不能兼顾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这一难题。本文从能动司法的提出背景、能动的内容、能动司法实行的可行性以及如何准确适用能动司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挥能动司法对我国法制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索国兴 《法制博览》2014,(2):138-139
法律信仰的实质是对法治的信仰。"法治应当包含两层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建立,客观上为实现法治提供了科学详尽的理论支持,主观上,如何实现民众由被动接受到主观认同的转变,从而引领整个社会走向法治,日益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信仰作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较之于外在约束,发挥着更独特、有效的作用。针对中国法治进程的境况,该文将通过分析现存问题,进行学术考量,阐释确立法律信仰的可行性和途径,以期为最终实现法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丁龙 《法制博览》2013,(10):85-86
中国社会下的"潜规则"已经成为当今的法治社会进步的一种障碍,"潜规则"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实际上却支配着社会运行的不成文的规矩,那为何"潜规则"明明起着实实在在调节人们行为的作用却又不为人所光明正大地认可,细细琢磨一番,却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在高举依法治国的旗帜号令下,也许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潜规则对法治的破坏、对法制的消解。基于对潜规则以及我国目前的法治秩序的认识,转型时期的社会现状需要更多的法律人去为依法治国而努力。本文从法学角度分为四个部分对"潜规则"进行分析,第一部分阐述了"潜规则"的内涵,第二部分是对"潜规则"进行解读,第三部分是分析了"潜规则"与法律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是关于如何应对潜规则。  相似文献   

14.
法律信仰是一种对正义追求的高尚情怀。当然只有良法才能产生公信力和认同感,良法必须满足功利性、符合正义要求以及具有权利内容。梳理信仰与法治的关系是法律信仰重要性的体现也是实现法治社会的必然环节。最后,笔者分析现阶段实现法律信仰存在传统法律观念限制、立法膨胀、司法体制弊端、法律工具主义阻碍因素,提出增强权利意识、法治精神同市场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社会优位理念。  相似文献   

15.
有别于青少年"法制教育",青少年"法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有所发展。青少年法治教育,除了对青少年要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之外,应当培养其法治精神,树立法治理念、法治意识,从而建立青少年的法治信仰。培养青少年的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不是一蹴而就的,法治教育需要一个过程,需逐步推进。第一阶段是培养青少年对法律知识的认知。第二阶段是培养青少年的法治理念、法治意识。第三阶段是培养青少年的法治信仰。  相似文献   

16.
王鑫 《法制博览》2015,(8):150-151,132
践行法治思维是建构法治中国,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首要问题和基本要求,没有正确和科学的法治思维,就不会深入理解和贯彻法治中国的深刻内涵,而法律信仰的培育与树立,是践行法治思维的首要命题。因此,没有对法律的信仰或没有深入科学地对所信仰之"法"做到正确理解,法治中国建设也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境。文章以司法队伍建设为研究视角,从而正确厘清所信仰之"法"与践行法治思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都将法治作为其核心概念,法治最本质的特征是非支配。在当代全球化的社会中,对法治的大规模侵犯在那些缺乏法律身份的"非法人群"身上集中表现出来,并反讽性地展示为公民对非公民的支配。这种侵犯的最终结果就是法治在共和主义意义上的失败。要解决这一困难,需要发展一种整合了世界主义理念的共和主义法治观,即在共和政体内部设计一种制度秩序,使其不仅可以提供一种最低限度的法律身份,而且能提供一组至少可以保护个人跨国行为的"自由权利"。  相似文献   

18.
法治视野中的高校学生工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初曾有一位学者说过:"大学什么都研究,就是不研究自己。"长期以来,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常常游离于法治视野之外,高校也成为现代社会法治阳光难以照射到的地方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成为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历史选择,高校"无讼"的年代也已过去。从这层意义上讲,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构建,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学生工作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不容易     
赵灵敏 《南风窗》2008,(17):39-41
只要人民不断地依法诉求和抗争,那么各种社会矛盾就有可能纳人体制之内,通过政治的良性互动、明智的妥协以及修改法律的方式来解决,法治和民主才有可能"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20.
王江雨 《南风窗》2013,(13):95-95
新加坡的法律制度虽然暗合了法家的不少主张,但法家并不是新加坡法治的思想源头。说实话,几乎完全由英文教育的精英所统治的新加坡,恐怕在成为法治国家以后也不会有什么人懂得或有兴趣去了解何为"法家思想"。新加坡作为一个华人社会不同于传统中国社会(如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最大特征是它的法治,这一点新加坡自身深以为傲,也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李光耀曾经指出,新加坡成功的关键是法治(rule of law),以法律在今日新加坡社会至高无上的地位来看,可以说这一点并非虚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