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春城走笔     
春城走笔戴煌《合肥晚报》记者刚过"金秋十月",城里便处处显出一片初冬将临的灰色,加之四处立起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尽管很气派,但无形中使人的生存空间变得狭小、压抑起来,虽有绿色城市之称,却很难见到令人提神的绿色。恰在这时,一只不期而遇的鸿雁飞到了我的手...  相似文献   

2.
林莘 《政协天地》2010,(1):37-38
一湾浅浅的海峡,隔不断悠悠同胞情。海峡两岸的小语教学,在粗壮的树干上分枝,可也显出错落有致的美丽。得益于"五缘"优势,近几年,福建小语与台湾小语互动比较频繁,我也与台湾一些教师同台上课,研讨交流。从台湾名师身上,我看到的是其简约而不简单的功力;  相似文献   

3.
在"世博"展馆里看外国人做生意是一桩很有趣的事情。欧洲展馆内奢侈品较多,如比利时的钻石,成色好的,30分(0.3克拉)就要2万多元;现场制作的比利时巧克力一小盒也要300多元,都比市面上销售的贵多了。东西都存在玻璃柜内,需要购买,就由售货员取出来。这样销售物品自然而然地营造一种时尚奢侈的氛围,让人不敢轻易出手。非洲馆内,那些销售人员,包括制作巧克力的厨师都显出高雅的气质。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怀着极大的必趣,对广州市女青年服装消费心理作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女工,女干部、女大学生。一、总的越势——“显”不是文革期间的服装的整体划一“一片灰蓝”,也不是西方社会的无所敬重的肉体的“显”,而是显出个性,显出青春,显出风格,力求在穿着上显出自己的身份、涵养、追求。认为衣着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我们?他者?张法90年代以来,传统文化显出了而且看来还将显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势头,主流意识对弘扬传统的倡导,学术界对国家复兴的呼喊和努力,影视界大力推出各类传统题材,从古典名著到新编的种种系列,旅游业对传统建筑和景观的复修、寻出、新造,...  相似文献   

6.
不能这样“火”匡钟1993年,中国的日历,一周就有4天是"火红"的;到了1994年,"火红"的日历一周又增加了一天。我们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然而,"预防"的道路千疮百孔,"火"已烧着眉毛了!经济越是发展,生活水平越是提高,安全保...  相似文献   

7.
理所当然的重点陈华莹眼下,反腐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公安机关则是热点中的重点,对于这场斗争,人们在欣喜之余不免有点担心,一是怕下"毛毛雨",不疼不痒地反一次,末了只是逮了几只"老鼠",没摸"老虎"屁股;二是怕下"雷阵雨",不大不小地来一场,然后惬旗...  相似文献   

8.
甘作螺丝钉     
甘作螺丝钉杨健1990年,我服从组织的要求,从学校调入九三学社南充市委办公工作、由一名中学教师变成了一位民主党派机关干部。以前面对学生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如今在这些"长胡子"、"白头发"面前却成了一名小学生。在这无形的压力面前,我毫不犹豫地作...  相似文献   

9.
怪哉!“中外合文”──谷言托改革开放的福,发展经济新招迭出,诸如"两头在外"、"三来一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中中外",等等。文坛也随之拂过一阵清新之风,充满时代气息的新词汇呼啸而来,大大繁荣了祖国的文化。然而,缘于开放,近来文坛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10.
析"中国威胁"论朱必任,曾伯林1992年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政策被打破以后,继续和中国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同时又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所谓"中国威胁"的风潮,所谓"中国威胁"论的主要观点有三:一是中国"经济威胁"论。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的经...  相似文献   

11.
民主的反思     
民主的反思蔡国斌在人们看来,民主是孜孜以求的理想,是完美无缺的,是与真理相等同的。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民主并非绝对完美,民主也不等于绝对真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把"人民"和"权力"两个词合并组成了"民主"一词。从此,"民主"作为人...  相似文献   

12.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在这一场特大凝冻灾害面前,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让群众从心里满意,平凡但不容易;面对产妇的呼唤和自己个人生命安危,毅然选择全力救助产妇,更不容易。  相似文献   

13.
没有结束的追捕王志1993年9月上旬,一位刑侦科长又一次带着满身的征尘返回鹤城,"没什么可保密的了,案情早已清楚,还是向人民群众作个交待吧!"他向笔者开了"禁"......号称"鹤城"的北国边陲重镇齐齐哈尔市,是美丽的丹顶鹤的故乡。自1989年末起,...  相似文献   

14.
水乡的黄昏     
水乡的黄昏杨国民古桥乡村原本很静穆,似失却了青春冲动、墨守因极生活规程的老人,老成持重中显出几分苍茫。紫黛的暮合浮托着一轮沉重的血红,儒染出一种无奈的生动。一条曲曲的河流上卧着一座古桥,桥栏已残损不堪,沐着一缕橘红的辉煌,让人联想起一个遗弃者凄苦窘迫...  相似文献   

15.
可叹的“追缴”夏敬舜,陈守华找了"词儿"出趟差,名山大川转一圈,见识了一番外面世界的精彩,回来竟是公费报销。人们将有些人的这份"潇洒"讥之曰"公费旅游"。说实在的,这"旅游"的性质似乎还颇难界定。人家出差是名正言顺,顺便一游,何错之有?至于花钱嘛,出...  相似文献   

16.
雨点稀散地落在黄山市的街道上.突如其来的秋雨使这个山青水秀的城市顿时显出了冷清与寂寞.我走在去黄山学院的路上,准备去拜访一位叫白盾的耄耋老人。此刻,一段段上个世纪的纷呈与起伏.像电影中的蒙太奇在我的脑海里翻滚……  相似文献   

17.
我发现闽东柘荣人民对"柘荣"的"柘"字推崇备至,已经升华到了一种"文化自觉"的高度了:开个酒家,美其名日"柘一家";整点臭豆腐坊,也称之为"柘一味";出一款新茶,赶快注册"柘一红”。似乎以“柘”字做文章,人能成、事能发、商标能驰名似的。但是,“柘”字毕竟不通俗,红遍中国的“反串”歌王李玉刚在北京献演时,就自作主张将“潭柘寺”唱成“潭拓寺”(做乡是北京》),全场歌迷依然报以热烈的掌声。后来,还是一位在首都师范大学就读的柘荣人在网上登高一呼,很严肃地指出了问题所在,歌迷们才不依不饶,发出了一片嘘声。  相似文献   

18.
1966-1967"大串连"历史反思李玉琦"大串连"一事到现在已经成为经过积淀的历史陈迹。尽管其表面还有些许扑朔迷离的色彩,但是其实质确已经能够为人们所认清和辨明了。所以,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探讨,无须再做利弊得失的评估,更无须再做"肯定"或"否定"的结...  相似文献   

19.
王鹤 《同舟共进》2020,(2):57-63
【背夫】这可真是一堂好家具。紫得凝重深沉的红豆木,经药水处理后更显出木质的精密细腻;设计和做工一看均出自高超匠人之手,大气典雅,一丝不苟。较之店里别的楠木、香樟等高档家具,它依然显出超凡出尘之态。  相似文献   

20.
“政绩工程”当休谷谏近年来,"工程"之说走红,或屡屡见诸报端,或挂在领导者嘴边,诸如"重点工程"、"基础工程"、"富民工程"、"扶贫工程"、"菜蓝子工程"、"希望工程"等等等。最近又听到了一种新的"工程",即"政绩工程"。不过不是出自报端和领导之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