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民族文字试点推行情况一、基本情况第三次全国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以后,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民族语文政策,满足我省苗族、布依族、侗族人民要求学习民族文字的愿望,省委和省人民政府于一九八○年底,配备了民族语文工作干部,拨了恢复民族文字推行的业务经费,指定省民委负责这  相似文献   

2.
贵州民族语文试验推行工作自1957年开始,到现在已有38年的时间。五十年代,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民族语文工作在党的路线、方计、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的领导和关心下,逐步向纵深方向发展,民族文字由试验推行转入正式推行的条件已经成熟,广大干群强烈盼望试行的民族文字尽快总结上报批准正式推行。现将民族语文试行以来的情况总结回顾如下:一、推行民族文字的社会背景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的山区内陆省份。总人口有3,400多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2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4.7%…  相似文献   

3.
榕江县侗文推行工作和双语文教学工作,如果要追溯历史可以说早在5O年代《侗文方案(草案)》诞生并经国家民委批准试验推行后就开始了,后来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这项工作于60年代初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1981年起才又恢复了民族文学的推行,并逐步将侗文引进学校,开展侗、汉双语文教学试验,先后经历了用侗文扫盲,设侗、汉双语分科和侗、汉双语合科教学的几个发展阶段。经过7年多的反复实践,证明:在民族地区,特  相似文献   

4.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有七百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六点一。他们有自己的语言,除个别民族外,大都没有自己的文字。解放后,党和国家急少数民族人民之所需,五十年代,为我省的苗、布依、侗各民族创造了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文字,并在一些民族聚居地区进行了试验推行。五八年以后,民族语文工作受到“左”的干扰而被砍掉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党的民族政策,纠正了过去在民族语文工作上“左”的  相似文献   

5.
第三次全国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以来,贵州省有关各级领导把贯彻党的民族语文政策当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五十年代创制的苗文(四种)、布依文、侗文于81年冬恢复试验推行,在试验推行取得一定成效后,经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民委干82年5月召开了“全省民族语文工作会议”,会议认为:民族文字深受本民族群众的欢迎,必须采取积极稳进的方针,扎扎实实地继续推行。会议结束后,为了适应继续试验推行和扩大推行的需要,省民委组织专业人员集中在贵阳,编写了苗文(湘  相似文献   

6.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一九八一年恢复推行民族文字以来,由于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苗、侗各族人民群众的支持,已获得了显著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一九八三年底止,全州已培养了410名民族语文教师(其中苗文教师262人,侗文教师148人);开办了426个民族文字试点班(其中苗文试点286个,侗文试点140个);目前已有12,898名学员学会了本民族的文字(其中苗族学员8214人,侗族学员4684人),达到了能读能写能用的基本  相似文献   

7.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民族文字为工具开展民族语言(母语)和汉语(第二语言)的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民族教育的水平。这一点已为国内外许多教育学家、语言学家所公认。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由此看来,推行民族文字是使各少数民族发展和繁荣的实际需要,也是各级党政领导履行宪法规定的光荣任务和政绩表现。  相似文献   

8.
贵州的民族语文试验推行于一九八一年秋正式恢复以来,截至目前为止,已遍及全省三十八个县(市),有近七百个试点约三万三千多人学习并初步掌握了民族文字。今后将成倍增长。据《贵州日报》消息,仅黔东南一州今冬明春就要达到三万人左右,一年的人数就相当于过去几年全省的总和。其势发展迅猛喜人。在这总的形势推动下,民族语文在学校的教学实验也有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我省民族语文工作,在党的十二大精神指引下,自一九八二年全省民族语文工作会议以后,一年多来,有了令人鼓舞的发展和变化。试验推行的县(区),由开始的14个县发展到38个县(区)增加了近二倍;推行试点由开始的26个,扩大到696个,增加了二十五倍多;学习人数由开始的1765人,发展到26648人,增加了十四倍多,其中: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贵州民族语文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五十年代民族语言的调查和文字的创制及民族文字的试行工作的蓬勃开展,二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语文工作的恢复和发展。由于各个历史阶段的限制,贵州民族语文研究取了优异的成绩,但也有许多不足,今后应该加强民族语文工作的法制建设,加强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加强对外联系与合作,走一条有地方特色的学科建设与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11.
充分认识开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法制宣传鄂西行"活动的重要意义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十八大和我省第十次党代会的召开之年,也是我省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当前,全省上下正按照党中央确定的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集中精力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在这样的形势下,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全省开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法制宣传鄂西行"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开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法制宣传鄂西行"活动,是促进我省  相似文献   

12.
编后记     
正当我们编辑这期刊物的时候,六届人大和六届政协会议开幕了,这是一次团结胜利的大会,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会。我们编出这期民族语文专辑,作为对大会的一个小小的献礼。 由于中央的关怀和重视,解放后,各有关高等院校为我省培养了一大批民族语文科学工作者。这中间有汉族,但更多的是少数民族。这支专业队伍从五十年代起,就参加了贵州民族语文的各项具体工作。在专家的指导下,从语言调查、文字方案设计、词典语法书的编纂、民族文字的推行到民族识别以及有关语言科学的研究等方向,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期间积累了不少语言材料,并在工作中提高和锻炼了自己。这些年来,不少同志在民族语文科研工作中,在民族文字的试验推行工作中,以及在语言调查工作中都有不同的体会和心得。他们从各自工作的角度,写了一些学术性的文章。为了宣传党的民族语文政策,为了鼓励大家在科研工作上能出更多的成果,我们编辑了本期专刊。这对我省民族语文工作者,既是一个督促,也是一个鞭策。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民族语文工作会议,经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批准,由贵州省民委主持,于1982年五月二十四日至三十日在贵阳召开。会议内容是传达第三次全国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精神,交流和总结去冬以来各民族文字试点推行的经验,部署下一步的工作。参加会议的有省委统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是党和国家对各民族的极大关怀,是对各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在法律上给予的地位和保障。 为了帮助有语言而尚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创立文字,建国后,党和政府制定了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如批准了前国务院文教委员会、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指导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帮助尚无文字的民族创立文字问题的报告》;在中央的领导和关怀下,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中国科学院和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召开了“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拟定了调查少数民族语言的全面规划,帮助需要创立和改进文字的民族完成文字方案的设计工作;国务院于一九五六年三月十日发出《关于各少数民族创立和改革文字方案的批准程序和实验推行分工的通知》和国务院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日《对“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讨论壮文方案和少数民族文字方案中设计字母的几项原则的报告”的批复》等等。这些政策和原则都是民族语文工作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5.
语言文字的发展,标志着一个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程度。我国的民族政策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在创制新文字和改革旧文字时必须结合实际、慎重行事。双语言使用的现象,是许多民族语言发展的自然规律,双语教学是学好民族文字和汉语文的重要手段,民族语文工作的开展,要大力培养本民族的专业人才。建立中央民族学院民语系的实践证明中央决策的正确。论文在许多方面结合了贵州的实际,如新文字问题谈到了布依文和苗文,老字问题谈到了彝文;双语现象联系了伦佬语和土家语等。论文谈到台湾南岛民族母语的现状,呼吁台湾有关科研部门,应大力抢救这些母语的材料,并尽早地解决他们的文字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具有实现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贵州又是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字的山区内陆省份,少数民族人口1200多万,仅次于广西和云南,居全国第三位,占全省总人口的34.7%二全国55个少数民族,我省就有48个;其中世居的16个少数民族,除回族和土家族已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语言,并以母语为主安交际工具,苗、布依、侗、彝等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少数民族地区面积占总面积的55.5%。因此,做好贵州民族语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为促进我省民族文字的总结验收和全面推行使用工作谈点意见。一、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语…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语文工作会议于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在凯里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除岑巩县以外的十五个县(市)的民委,教育局和部分有试点任务的区乡的负责同志,试点教师代表和学员代表共一百四十五人,州教育局和省民委、省民研所的负责同志也出席了会议。 会议总结和交流了几年来推行民族文字的经验,安排了一九八四年的工作。会议认为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清除了民族工作上“左”的错误,重申了党的民族政策,并逐步得到落实。民族语文工作从而获得新生。我省是个多民族的省分,文化落后,建国以来,虽经多方努力,由于历史上种种原因,仍远远不适应“四化” 建设的需要。一九八一年,我们根据党的民族语文政策,在不懂汉语或略懂汉语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苗、布、侗、彝四个民族七种文字的试点。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由开始  相似文献   

19.
50年代,民族文字在贵州热闹了一阵,以后就销声匿迹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开始热闹起来,现在是不死不活的状态。没有人说一定不搞,也没有人说一定要搞。对此状况,汉族同志闭口不言,少说为佳。领导从来也不正视这个问题,只有省民委民族语文办和几个专业人员在那里摇唇鼓舌,根本没有多大起色。等“红头”文件,巴望穿了秋水,这么多年也没有下来。该状况还不知延续到何时。诚然,宪法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可光是“自由”还不行,不采取各种措施和大力支持,推行和使用民族文字也只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20.
民族语文教学,这里是指在贵州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用苗文、布依文、侗文和彝文进行教学。当前,用民族语文在民族地区进行教学,对民族的发展繁荣有着它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毛泽东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没有文化的民族永远是一个落后的民族呢?笔者认为,是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繁荣的主要标志,是经济繁荣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繁荣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则又是以做好基础教育为前提。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抓好教育,提高各民族的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