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1993年12月,马哈蒂尔宣布委任新当选巫统署理主席(相当于第一副主席)的安瓦尔(Anwar Bin Ibrahin)为副总理,按照巫统(马来民族统一机构)传统,巫统署理主席、副总理就是总理的继承人。在安瓦尔之前,已有安华·慕沙和嘉法尔两位巫统署理主席易人,安瓦尔表示他"决不做第三人"。去年4月马来西亚全国大选后,马哈蒂尔新组的内阁班子中,安瓦尔仍任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马来西亚国内舆论认为,安瓦尔  相似文献   

2.
2004年9月2日,马来西亚联邦法院宣判,撤消吉隆坡高等法院对前副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犯有鸡奸罪的判决。安瓦尔被当庭释放。此时马来西亚政坛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在马来西亚后马哈蒂尔时代是否有利于他重返政坛,正引起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3.
1998年9月2日,马哈蒂尔总理突然解除了自己长期培养的接班人、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安瓦尔·易卜拉欣的职务,9月4日将安瓦尔开除出巫统,9月20日又将安瓦尔逮捕。这使马国内外感到震惊。 (一)安瓦尔与马哈蒂尔在经济政策上意见相左。随着今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化,马来西亚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安瓦尔与马哈蒂尔的矛盾明显加剧。安瓦尔和国家银行坚持采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拯救经济方案,即通过高利率及节约措施来抑制马币林吉特的进一步滑落,但马哈  相似文献   

4.
第14届全国大选是马来西亚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执政60余年的巫统倒台,使马来西亚的政治生态焕然一新。这从表面上看是"一马公司"腐败案所致,但实际上是安瓦尔领导的"烈火莫熄"运动动摇了巫统的执政根基,而巫统自身又未能满足马来西亚民众日益多元的需求。"希望联盟"上台后,马来西亚政坛新人涌现,并首次出现了弱势总理,内阁和国会的党派竞争加剧,巫统作为反对党仍对政局发展有重要影响,这些都是马来西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变化。但毋庸置疑的是,马来西亚政坛的两大矛盾——马来人之间、马来人与华人的矛盾——没有变化。马来西亚外交在坚持以东盟为基石的同时,开始强调"马来西亚优先",并积极发展与中、日两个大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马来西亚政坛巴达维、安瓦尔、马哈蒂尔三人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异常激烈,既相互倾轧,又暗通款曲,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去年,马来西亚国内政局出现了几点引人注目的发展动向.从表象看,马哈蒂尔总理的眼泪似乎比往年多了些,一年之中三次落泪.令世人咀嚼回味的恐怕就是在10月10日,马来西亚执政党新马来民族统一机构(简称“巫统”)三年一次的党选大会上的那次,马哈蒂尔发表了一篇声讨金钱政治的檄文.当时,他饱含感情和热泪的演讲,博得全场听众的一片喝彩.由此可见,反腐倡廉已是马政府面临的迫切任务.另外,促成马哈蒂尔发表这篇演讲的直接原因是正在进行的巫统高层换届选举,他想控制选举的发展,使“忠于”自己的人顺利当选.巫统党选常被喻为马来西亚的“小国会”选举.因为自马独立以来,执政党一直是巫统,甚至1987年发生的巫统内部危机,也未曾动摇它的执政地位.而且巫统主席一直是国家总理,巫统副主席、最高理事、妇女组组长和巫青团团长等党内高职,大部分又担当政府各部门的部长或高级官员.所以巫统党选,亦可反映出马当前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政治走  相似文献   

7.
●据新华社吉隆坡7月3日电 ,马来西亚最大执政党 (巫统 )主席、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3日在这里宣布 ,他将在2003年10月辞去巫统主席和政府总理的职务 ,这一职位将由巫统副主席、马来西亚副总理巴达维继任。●据新华社河内7月4日电 ,越南共产党第九届六中全会该日在这里开幕 ,会议将讨论于19日召开的越南第十一届国会第一次会议的人事安排。据越南通讯社报道 ,越共九届六中全会将讨论和决定越共九大文件中提出的一些问题 ,包括确定2010年以前发展教育培训和科技事业的方向 ,讨论贯彻落实越共中央关于干部组织工作的决议的情…  相似文献   

8.
2002年6月22日下午第56届巫统代表大会上 ,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突然洒泪宣布辞去巫统及国阵主席职务 ,经巫统高层挽留后 ,改为继续留任 ,定期退休。6月25日 ,巫统总部发表文告正式宣布 ,巫统最高理事会终接纳首相兼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马哈蒂尔欲辞去所有官职与党职的意愿 ,辞职将在2003年10月25日的回教会议组织峰会之后生效 ,在正式辞职之前 ,马哈蒂尔将继续担任其在巫统、国阵与政府的所有职位 ,包括财政部长一职。巫统最高理事会对马哈蒂尔指定副首相兼巫统署理主席拿督斯里阿都拉为接班人给予一致的肯定 ,在其辞职前…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马美关系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冷战后马美关系的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马来西亚围绕着区域经济开放与自由化等问题与美国较量,两国关系日趋紧张;二是金融危机爆发后,马来西亚和美国政要围绕危机爆发原因、是否接受IMF援助,特别是围绕“安瓦尔事件”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两国关系降到冰点;三是布什总统上台后,特别是“9·11事件”后两国在反恐问题上有所合作,关系逐渐缓和。冷战后马来西亚对美国的态度以及马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马来西亚对当时美国亚太政策的做出的反应,马哈蒂尔本人的外交风格使这种反应更为激烈,但并不是马美关系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29日上午,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最后一次主持内阁会议。这是马哈蒂尔自1981年7月22日第一次主持内阁会议以来的第883次内阁会议。中午,会议结束,马哈蒂尔与内阁部长们挥泪握别。30日,马哈蒂尔最后一次主持执政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简称巫统)最高理事会会议,宣布辞去巫统主席职务,由阿卜杜拉·巴达维任代  相似文献   

11.
在位22年之久的马来西亚总理和执政联盟国阵主席马哈蒂尔,按计划于2003年11月全面引退,马来西亚由马哈蒂尔指定的接班人、前副总理阿卜杜拉·巴达维带领正式步入后马时代.马来西亚新任总理阿卜杜拉·巴达维的一切,引起国际社会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纵横》2000,(2):12-14
1981年上台执政至今的马哈蒂尔·宾·穆哈默德总理是马来西亚的最高实权人物。虽已年逾七旬,仍显得风度翩翩。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精明的治国才干,敢于说“不” 的鲜明个性,对西方国家毫不畏惧的斗士精神,日益为亚洲乃至全世界所瞩目。随着亚洲的崛起,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国的首脑,马哈蒂尔已成为活跃在国际政坛上的明星人物。 弃医从政 仕途曲折 马哈蒂尔·宾·穆哈默德1925年12月20日出生于马来西亚北部的吉打州首府亚罗士打。1981年7月起担任马来西亚政府总理至今已达18年,他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位政治人物。 据日本《世界周报》报道,马哈蒂尔是一个难以对付的现实主义者,马来西亚人民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多数人称颂他是“自独立以来第一个像宰相的宰相”、“马来西亚独立以来第一位有首相风度的首相”。由于他是一位非贵族出身的总理,所以又被国民称为“平民宰相”、“马来西亚有史以来最出色的政治家”,但也有人批评他是个“独裁者”、“极端的马来主义者”。除了被称为“独立之父”  相似文献   

13.
马哈蒂尔1990年10月5日宣布解散全国议会,提前一年举行大选。他领导的国民阵线在这次大选中获胜。执政的新马来民族统一机构(简称新巫统)最高理事会决定马哈蒂尔组织新政府,并续任总理。第一任平民总理马哈蒂尔是马来西亚独立后第四任总理,又是第一个非贵族出身的总理。他1925年12月20日生于马来半岛北部吉打州的亚罗士打。祖父是印度穆斯林,父亲是虔诚的伊斯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是巴达维于2003年10月正式出任马来西亚第五届总理后的第一年。和过去几年马来西亚一直受到各种严峻考验不同 ,2004年的马来西亚 ,虽然也经历大选 ,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但却是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少见的平稳顺利的一年。新政府展现出明显的新风格 ,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一、政治1.第十一届大选变化最大的是政治。由于马哈蒂尔从2002年6月到2003年10月长达一年多的护航 ,以及巴达维的处事低调谦恭 ,巴达维接班伊始 ,人们对他的能力和威望不无疑惑 ,国民阵线成员 ,特别是巫统党员对反对党的威胁无不忧…  相似文献   

15.
2009年3月24—28日,马来西亚巫统(执政联盟"国阵"核心政党)举行最高理事会,选举新一届领导班子。马来西亚副总理达图·斯里·穆罕默德·纳吉布·宾·敦·哈吉·阿卜杜勒·拉扎克(Datuk Seri Mohd Najib bin Tun Haji Abdul Razak)不战而胜当选巫统主席,并于4月3日宣誓就任马来西亚第六任总理。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是马来西亚社会发展中相当重要的一年。是年马来西亚受到伊拉克战争、“SARS”肆虐等事件的猛烈冲击 ,与邻国和西方国家仍时有纠纷 ,甚至一度掀起轩然大波 ,政局虽然比较稳定 ,但政府依然面对反对党的严峻挑战。而特别令人注目的是 ,随着任职22年之久的前首相马哈蒂尔退休 ,马来西亚正式进入后马哈蒂尔时代。一、2003年政治2003年 ,执政党 ,特别是最大执政党巫统仍然面对同是马来人政党的最大反对党———伊斯兰教党的严峻挑战。伊斯兰教党党员将近百万人 ,目前控制着丁加奴和吉兰丹两个州政权 ,声称下届大选时要夺取吉打、彭亨等马…  相似文献   

17.
马哈蒂尔的哲学和政策思想沈友余,方华马哈蒂尔·穆罕默德是马来西亚独立后的第四任总理,出身平民,既无皇室血统,亦无贵族背景。现年69岁,早年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医科,获医学博士学位。60年代是巫统(马来民族统一机构的简称)少壮派三强人之一,被公认为该...  相似文献   

18.
马哈蒂尔目前是整个亚洲任职时间最长的国家领导人,在马来西亚总理的位置上已经干了21年。今年6月下旬的“辞职”风波几经周折,经执政党高层苦苦劝说,他最终同意保留党政职务到明年10月下旬,届时将把巫统(马来民族统一机构)主席和政府总理的职务全部移交给现在的副手巴达维。  相似文献   

19.
巴达维自接替马哈蒂尔出任马来西亚总理并赢得今年大选以来,对内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惩治贪污腐败、打击犯罪、提升国民阵线和巫统形象,对外则采取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积极化解马哈蒂尔在位期间与西方大国之间的"误会",强化与中国及周边东盟国家的关系,成功营造了执政"新局"。  相似文献   

20.
在保障宗教自由的前提下,马来西亚在独立时立伊斯兰为官方宗教。惟马哈蒂尔统治时期通过大规模的伊斯兰化政策和伊斯兰法律体制的改革,大举提高了伊斯兰教的法律地位,其对国内穆斯林的日常生活形成严密的规范,也严重冲击马来西亚的世俗化体制。但是,实施日渐保守和严厉的伊斯兰规范使得宗教激进主义逐渐发展成为普及马来社会的意识形态,执政党巫统反而日渐受制于伊斯兰化的草根力量,近年来进一步向宗教激进主义靠拢。为今之计,马来苏丹、巫统开明的党领袖和元老、誓言维护世俗体制的其他政党领袖、开明的政府官僚和知识分子成为防止马来西亚世俗体制进一步变化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