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郑重地提了出来。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新的里程碑,是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一、依法治国的理论依据从国家发展历史来看.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是人治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以后国家治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人治向法治的变化,资产阶级国家是法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究竟采取什么治理方式呢?这个问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搞清楚。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国…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在我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治国方略的重大发展,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完善,也是今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着重谈谈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相互关联。一、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要理解这个命题,须先分清“法制”、“法治”、“以法治国”及“依法治国”等几个基本概念。首先应当肯定,这四个概念词语并不是互…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的一个基本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以前通常使用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只有一字之差。准确理解和把握“法治”和“法制”这两个词,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精神的基础,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一、“法治”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的新发展“法治”被党的十五大确立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张玲娜 《理论月刊》2001,(10):29-31
党的十五大明确地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对邓小平同志民主法治思想的重大发展,是我国治国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然而,现实生活中,传统法律观念滞后于我国的法治建设,严重地阻碍了我国依法治国的顺利进行。本文仅从法文化的角度,剖析依法治国“难产”的深层原因,探讨摆脱依法治国困境的对策——法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5.
对依法治国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学习十五大报告的体会谷安梁十五大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要理解这个命题,涉及“依法治国”、“以法治国”“法治”、“法制”等几个基本概念。法学界对这些概念已讨论多年,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治权□马新岚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目标。这一新提法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新发展,是我们党在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上的重大进步,是我...  相似文献   

7.
改革呼唤依法治国袁根力杨国武王炳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党中央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原理并结合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所作出的英明而正确的决策;是党和国家事业发...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政治体制改革,确定了伟大的战略目标。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依法治国是否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人存在模糊认识;依法治国是否会削...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五大报告确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是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当代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水平.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及其重要意义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同时,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高度,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郑重地提了出来。依法治国既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思想的重大发展,是我国治国方式的进一步完善,从而明确地肯定了“法治”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反映了国家治理方式的  相似文献   

11.
郭伟 《岭南学刊》2002,(2):77-79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 :要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九届全国人大通过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的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实行依法行政。这标志着我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依法治国作为治国之道 ,必然要求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法治的重要原则 ,也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深刻认识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加强依法行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社会主义国家的依法治国 ,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 ,管理社会事务。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  相似文献   

12.
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提出“依法治国”,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字的变化使概念的内涵得到了更准确的表述。应当说,依法治国就是实行法治,也就是建设实行法治的国家。依法治国或实行法治,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党的代表大会上郑重地提了出来。这是对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建设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标志着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  相似文献   

14.
正17年前,"依法治国"写入了党的十五大报告,成为党的思想;大约15年前,"依法治国"写入了宪法,成为国家的意志;2014年的金秋,"依法治国"被列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主题,标志着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朝着治理方式和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从人治开始过渡到法治,从主要依靠政策开始转向依据法律来管理国家事务的新阶段,这一进步是巨大的。随着这一基本方略的推行,法治、法律等概念将越来越多地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这样新的时代背景下,共青团工作也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依法治国给共青团事业带来的挑战1.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对共青团助手角色提出新要求。依法治国,是党的执政方式的一种转变,是党在总结了从民主…  相似文献   

16.
朱华仁 《群众》2013,(2):14-15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作出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提出了坚定制度自信、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强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建设等一系列新提法、新表述和新要求,特别是在“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一部分,报告更是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意识等法治运行层面,系统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和重大举措。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论述,并将十八大精神贯穿到法治江苏建设中去,应注意把握好如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报告中,对依法治国理论较之以前有了战略性的新认识和新发展,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阐述比以往更加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并对依法治国的基本途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具有刑事司法和治安行政管理双重职能,是国家重要执法机关,在依法治国进程中居于重要地位,负有重大责任。一、公安机关的全体民警,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一这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思想基础"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的一个概念,人治论与法治论两者之争一直存在。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是我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一、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间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同家的基本方略郑重地提了出来。这是对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民主和法制是相互关联不可分的。民主是本质、是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军号。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用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这是第一次,反映出执政党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的重大政策考量,为我们国家今后的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顶层设计,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直面法治领域突出问题,回应人民群众迫切期待,提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举措,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指导和推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