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台胞张先生捐资助家乡原籍平舆县庙湾多台胞张鸣发先生在1995年回乡探亲时,受到杨埠镇党委、镇政府的热情接待。并目睹了家乡的巨大变化。令张先生甚为感动,进产生欲向杨埠投资的念头。在他对常大生的皮带厂进行深人考察后,决定捐资30万元人民币给以资助。回台之...  相似文献   

2.
新事篇     
《中州统战》2001,(7):24-25
★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王庄村 85岁的台胞陶士君先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建设。他多次返乡探亲并帮村里解决实际困难。 1990年陶老捐款 2万多元,在村小学设立了助学金; 1993年捐款 30万元,帮村小学建了教学楼; 1996年捐款 30多万元帮村小学建起了礼堂、硬化了体育场,并购置了文艺用品和教学器材; 1998年捐款 6万元为村里硬化了 3条街道; 1999年又出资 5万元帮邻村肖庄村修筑了 1000多米的柏油路,出资 3万多元帮王庄、肖庄村的村民们购买了铜器、戏装等文艺用品。近日,他又捐款 2万元,打了 7眼机井,使全村 1000多亩受旱农作物“…  相似文献   

3.
连续35年,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顺利进入大学。近10年来,他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了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他叫莫振高,都安高中校长,2011年9月,他被授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是全国获此殊荣的10人之一。  相似文献   

4.
台胞资助的显忠学校越办越好1991年,台胞秦显忠先生(原台北市中山纪念堂主任)及其于秦茂松先生(现台北市议员)捐资38万元人民币在其家乡——河南平顶山市郊县长桥乡豆堂村建起一所小学,家乡人民为纪念秦先生的义举,将学校命名为“显忠学校”,77岁高龄的秦...  相似文献   

5.
新事篇     
已故台胞捐巨资设立奖学金已故封丘籍台胞张靖安先生,生前曾多次回乡探亲,并为村里捐巨资办了不少有益的事。1997年6月不幸病逝。在他弥留之际嘱托亲人,将他一生积蓄的1000万元新台币存入台湾“富兰克林基金会”,将每年近30万元的利息在家乡设“张靖安先生...  相似文献   

6.
台胞李先生为家乡修路捐款6万元9月17日,民权县北关集镇台胞李世军先生把6万元交给了北关集镇城建指挥长赵书军。李先生现年66岁,台中市三三实业有限公司经理。他离开家乡已有47年,家中有高龄老母和7个兄弟。在台湾他时刻想念家乡的父老乡亲,时刻关注着家乡...  相似文献   

7.
简讯     
简讯@3月23日,香港李琳女士向辉县市希望工程捐赠人民币10万元。她说:希望辉县市的失学儿童能够背上书包,重返校园。(的海山)@日前,台胞贾孝宝先生拿出3.2万元人民币支持家乡维县尤吉多贾庄村的希望工程,发展教育事业。同时,他又拿出5万元人民币,为方...  相似文献   

8.
新县籍台胞纷纷回乡捐款办教育1989年,吴陈司章发月台胞章成良、章近筷么任七人国乡邻来,侣们看到本材小学一江亿农荣起。玉铭决定每人捐出2。0美元,改留村小学办学采件。一时间,这件事在该县城、乡河为他请,同年,泅店乡台胞程怀烈向初中、浦小捐款1000美...  相似文献   

9.
柴富年捐资百万建高中元月20日,平顶山市新华区氵蚩阳高级中学顺利建成竣工,这是台胞柴富年先生投资100万元建设的大型教育工程。柴富年先生祖籍平顶山市新华区薛庄乡东氵蚩村,今年76岁。在他离家去台的50多年间,始终不忘家乡父老,尤其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0.
台联以联系海内外台胞、促进祖国统一为宗旨,紧密团结居住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广泛联络岛内、海外的台湾同胞,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成为一个温馨、友爱的台胞之家。1987年,当台湾当局取消岛内民众赴大陆探亲访问的禁令不久,台湾某杂志负责人李先生远道来到吉林市看他的2位外甥女和7位外甥女(他把她们昵称七仙女)。他首次踏上祖国大地,隔不断的亲情和对大陆惊奇的感受,使他返台后写成了4万字的“探亲记”。之后,他又一次来大陆,并再次发表观感文章“再访吉林”。经过商量,当地台办、台联提供“吉林梅花鹿”、“吉林长白…  相似文献   

11.
《政策》2005,(7):30-31
岁月如歌,爱心无价。1995年,一项由国家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旨在资助贫困地区失辍学女童重返校园的公益事业——“春蕾计划”开始在我省实施。10年来,全省累计募集“春蕾”款2600余万元,创办“春蕾女童班”180多个、“春蕾小学”1所,14万贫困女童重圆读书梦。  相似文献   

12.
新事篇     
★美籍华人科学家胡天育先生是偃师市府店镇寨孜村人,1983年他回国时,捐款10余万元人民币兴建了缑山青少年宫。1991年,他向缑山中学捐赠了11台电子琴。1993年8月,他和本村籍台胞李永仁先生一同捐助6万元人民币,建了一座教师宿舍楼。1994年,他寄回3000美元,用于资助贫困生及民办教师。1996年,他又寄回2000美元,为家乡学校购买电教仪器。今年6月,他再次捐资11000元人民币,帮助学校改善教学条件。(偃师市委统战部)★唐河县张店镇党委、政府为解决当地孩子上学难问题,决定筹资建一所新中学,镇内私营企业家及海外“三胞”纷纷伸出援…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2002年全年从上海口岸入境台胞数量已达58.18万人次.入住台胞32.18万人次。大量的台胞在上海工作、生活,势必带来各种需求,在沪就医就是其中重要需求之一,并由此引伸出台资办医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月18日,"迈向生态文明向环保先锋致敬"环保公益资助计划资助仪式在京举行,共有12家社会组织分别获得100万元、50万元和20万元的环保项目经费资助,另入围的8家社会组织获得了2万元的经费支持。"迈向生态文明向环保先锋致敬"环保公益资助计划,是在环境保护部指导下,由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出资支持,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协办的环保领域社会组织资助金额最  相似文献   

15.
一个女人,在历尽千辛万苦的艰难创业后,拥有了自己的企业,这不算奇;一个企业家,拿出企业的一部分空余资金,为慈善事业作几次捐助,也不算奇。笔者感到惊奇的是,一个创办二级民营建筑企业的农妇,自1994年以来,将企业艰苦创业积累的大部分收入,慷慨地回报了社会———资助大巴山区345名失学儿童,并将一直资助到他们读完初中、高中、大学;先后出资为达县安云乡山区解决了照明用电;采取务工、捐资、传技术等形式扶持40多家贫困户脱贫致富;出资50多万元为居民改造臭水沟;为其他公益事业捐资20多万元;安排国有企业下…  相似文献   

16.
广东有一个“仲明大学生助学金”,用于救助那些贫困生完成学业.并希望那些受到救助的学生们毕业后能还回受助款,用以资助更多的学生。仲明大学生助学金自1997年设立开始,每年由设立人出资1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03,(3)
经江苏省台联向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困难台胞的问题,2002年省财政再次拨款10万元用作补助困难台胞和老台胞的专款。为了用好这笔专款,江苏省台联对去年的分配情况作了认真的分析,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两次召开会长会研究确定分配方案,使之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实际,真正把政府对台胞的关爱落到实处。10万元专款已如期下拨到13个省辖市,从1月中旬开始,各市台联根据省台联的要求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为困难台胞、老台胞送温暖的活动。省台联会长胡有清亲自慰问走访了南京和扬州的部分老台胞和特困台胞家庭。据统计,共有90…  相似文献   

18.
一1998年冬天,虽是暖冬,但山城舞钢仍是寒气逼人。台胞王天一、王国本取道漯河回舞钢洽谈投资事宜。其时盛国民书记正在乡里视察工作,得知情况后,立即驱车回市,等候台胞的到来。在与台胞谈到舞钢市计划2到3年内建成花园城市、投资环境将会更好时,盛国民书记如...  相似文献   

19.
宝丰台胞踊跃捐资助家乡祖籍河南省宝丰县的台胞为家乡捐资建设公益事业达120多万元、为改变家乡面貌做出了贡献,受到了乡邻们的称0。随着大陆对台政策的放宽,祖籍河南宝丰的台胞回乡好奕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回到家乡亲眼看到宝丰各项建设蓬勃发展,纷纷表示要尽绵薄...  相似文献   

20.
7月3日上午,以“龙脉相传·青春中华”为主题的2012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在北京正式开营,来自海外和台湾岛内的1100多位台胞青年将在北京等地参观并与大陆学生交流互动。据了解,由全国台联主办的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活动从2004年开始,迄今已连续举办9届,共有万余名台胞青年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