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廖容标,江西赣县人,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党派他到山东开展抗日工作。同年12月,他与姚仲明、赵明新组织领导了黑铁山武装起义,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并任司令员。一天,他率部来到淄川罗村,因当地群众没见过这样服装不整,武器不全的军  相似文献   

2.
正周保中是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杰出领导人。"九一八"事变后回国,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组织领导抗日武装斗争。1935年后,历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中共吉东省委书记、东北抗联教导旅旅长,坚定不移地率领部队坚持抗日战斗。毛泽东曾称赞他说:"保中同志在东北十四年抗日救国斗争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诗篇。"在东北14年的抗日斗争中,周  相似文献   

3.
陈辉 《党史博采》2023,(12):54-58
<正>开国少将王效明档案中记载:他先后四次受过苏联政府奖励,并被苏联政府授予红旗勋章。此外,王效明还荣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四枚勋章记载着王效明一生的革命生涯。加入东北军: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王效明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是从加入东北军开始的,在旧军队中萌发了抗日救国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4.
正董振堂(1885-1937),河北省新河县人,中共党员。1920年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投身于冯玉祥的西北军,曾参加推翻贿选总统曹锟的北京政变和北伐战争。"九一八"事变后,他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思想日益倾向革命。同年12月14日和赵博生、季振同等率第二十六路军1.7万余官兵发动宁都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起义部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他任军团副总指挥兼第13军  相似文献   

5.
抗联名人志     
陈久荣(1904—1937)黑龙江宁安人。193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入东北军当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士兵投奔抗日救国军,任新编第五连连长,多次参加打击日军的战斗。1933年2月率部到宁安参加李延禄领导的抗日救国游击军,任军部副官。7月部队改称东北人民抗日革命军。1934年初任代理军政治委员,丰部进行抗日游击活动。同年秋,被派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6年秋回国后被派到饶河,以东北抗日同盟军第二师为基础,成立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任军长兼第一师师长。1937年3月率部队伏击日伪军,予敌以很大杀伤。在指挥部队突围时,于饶河西北小南河天津班牺牲。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110岁高龄的张力雄,是全国唯一健在的参加过长征的开国将军。他1913年生于福建省上杭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任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第三十四师第一〇〇团政委。1934年10月,张力雄率部从江西兴国出发,踏上二万五千里征程。1936年1月,红五军团与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合并为红四方面军第五军,张力雄任红五军第十五师第四十五团政委。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在会师前后进行的十多次战斗中,华家岭阻击战最为艰苦和激烈。张力雄率部参加了这场战斗。  相似文献   

7.
正孙永勤,原热河省(今属承德)兴隆县黄花川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带领50多人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12月12日,举起"天下第一军,抗日又济贫"的大旗,宣告成立民众军。1934年2月,接受中共地下党建议,将民众军改编为抗日救国军,任军长。先后攻克兴隆、迁安、青龙、平泉、承德、遵化等地百余个敌伪据点,歼灭日伪军5000余人。1935年5月,率部与日军在遵化茅山血战时光荣殉国,时年45岁。同年8月,中共中央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中,称赞他是"为救国而捐躯"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8.
申喜平  罗光良 《湘潮》2006,(4):32-35
2006年4月22日,是平江起义参加者、原铁道兵司令员李寿轩100周年诞辰。1926年,离开老家邵东流浪到沅江一家杂货店当学徒的李寿轩,不堪黑心店老板欺压盘剥,毅然投奔彭德怀率领的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7月,他跟随彭德怀参加平江起义,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同年8月加入  相似文献   

9.
正蔡申熙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是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过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中先后任营长、团长。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后到上海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1930年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同年10月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担任军长,率部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剿"。1931年任红4军第10师师长、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兼军委副主席、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1932年7月任红25军军长,同年10月在湖北黄安(今红安)河口镇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不满27岁。徐向前元帅高度评价他:"具有战略家的胆识和气度"、"他的牺牲,是红四方面军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0.
陈龙,原名刘汉兴,1910年12月出生于辽宁抚顺。他早年参加东北军,“九·一八事变”后,毅然率全连士兵投奔中共党员李延禄率领的抗日救国军(后称抗日自卫军),先后任营长、团长和自卫军副参谋长。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其著名诗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写道:“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足见他对杰出的红军将领、军事家黄公略的信赖和倚重。黄公略,1898年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参加湘军,当过排长、连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攻占武昌城等战斗中立有战功。同年底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同彭德怀等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13师4团党代表,后任红五军第2纵队纵队长。同年11月红五军主力开赴井冈山后,他率部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  相似文献   

12.
在辽宁省清原县境内老会房子 的后山上,长眠着一位可歌可泣的 英雄人物。他,就是杨靖宇将军的亲 密战友──东北抗日联军一军三师 师长王仁斋。王仁斋用自己的生命 谱写了一曲抗日救国、抵御外侮的 壮丽诗章。 智取两镇 1927年,目睹了国民党倒行逆施的王仁斋满怀救国的热情,毅然告别了父母、妻子和不满周岁的儿子,秘密参加了革命。 1933年,海龙游击队和磐石游击队合并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王仁斋任海龙游击 队政委,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第一师团团长。同年深秋,海龙抗 日游击队在山区进行军事训练。王仁…  相似文献   

13.
《先锋队》1999,(7)
彭德怀(1898-1974),湖南省湘潭县人。1916年入湘军。1922年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任湘军营长、团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领导平江起义。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红三军团总指挥及军团前委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一方面军司令员,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八路军副总指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西北野战军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  相似文献   

14.
王维舟,四川省宣汉县人,1920年加入共产党组织(当时加入朝鲜共产党,后转入中共,编者注)。曾任红军第三十三军军长、抗日救国军总指挥等职。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和长征期间,王维舟受到张国焘的无端排挤打击,但他以革命大局为重,忍辱负重,最终赢得胜利。突破嘉陵江防线1935年初,为了  相似文献   

15.
《党员干部之友》2010,(11):49-49
淄博市周村人。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7年参如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四团特务队指导员,代理连长,  相似文献   

16.
李时雨同志是黑龙江省巴彦县人,他是我党三十年代一位杰出的地下工作者.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为谴责英日帝国主义暴行,他积极参加并组织了沪案后援会,声援上海工人、学生运动.在北平国立大学法学系读书期间,正值“九一八”事变,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道理,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投身于抗日救国斗争的洪流,积极参加了北平学生的卧轨、南下请愿运动,同年12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2年4月间,他被党派回东北,发展抗日武装,组织成立了“黑龙江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李时雨任副司令.活动在巴彦、呼兰、兰西等地,…  相似文献   

17.
张小灵 《党史文苑》2011,(11):44-46
邓萍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他1908年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与领导了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参谋长、中共红五军军委书记,参加领导开辟湘鄂赣苏区。同年冬和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主力到井冈山,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兼红五军军长,参与指挥红三军团进行长沙战役  相似文献   

18.
夏明星 《党史博览》2011,(12):46-49
何长工,原名何坤.1900年12月8日出生于湖南华容县一个农民家庭。1919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5月。遭湖南军阀许克祥悬赏捉拿,毛泽东为他取了一个既有中国乡土味道又寓意深刻的名字“长工”。不久。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三十二团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二十八团和第三十二团党代表兼中共宁冈中心县委书记、第五军第五纵队党代表、第八军军长、红军大学校长兼政委、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粤赣省委宣传部长。1934年参加长征,任第九军团政委。  相似文献   

19.
程斌,吉林省伊通县人,1912年生,1929年毕业于长春市自强中学.1930年在长春市大恒钟表店学徒.1932年4月,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宣传干事江滨来伊通街秘密建立了学生反日救国会.经江滨、万长胜介绍,程斌加入了伊通学生反日救国会,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同年5月,经中共磐石县委刘明山介绍加入共青团.8月参加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10月4日,在攻打三道沟何家大院地主武装据点时,左手负伤回家治疗.伤愈后归队,在政治部保安连当队员.同年11月,中共满洲省委代理军委书记杨靖宇整顿磐石工农义勇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程斌任第二大队第四小队队长,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9月18日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独立师)”程斌任政治部保安连政治委员.1934年任柳河县游击队政治部主任.1934年11月7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成立,程斌被任命为第一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1935年8月13日,一师第二任师长韩浩牺牲,9月13日程斌被任命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师师长.程斌之所以被委任一师师长,主要是他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军事指挥能力,如1935年秋,他曾亲自到本溪县柜子石主持了各路义勇军和山头“绺子”(土匪)的头目会议,促使1000余人接受了抗联领导或与抗联配合行动.1936年夏,一师西征,取得“摩天岭大捷”,  相似文献   

20.
在东北军史中,杜长龄是一位特殊的人物。他备受张学良和王以哲的欣赏,暗里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军早期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军官。先后组建抗日义勇军、组织领导廊坊起义,虽惨遭失败,但救国之志尤坚。1934年,他接受组织安排,在新疆继续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不幸被盛世才抓捕。1941年英勇就义,享年40岁。由于种种原因,杜长龄的名字一直湮没于历史长河中,值此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以此文来告慰像杜长龄一样为抗日救国英勇捐躯的烈士英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