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不断探索 ,我党的治国方式成功实现了由“人治”向“法治” ,再由“法治”向“‘法治’与‘德治’并举”的飞跃。这两次飞跃标志着我国治国方式逐步摆脱了具有典型“人治”特征的“以党治国”模式的影响 ;同时也标志着我党治国方式逐步走出了片面强调“法治” ,片面强调法律制度建设 ,而忽视“德治” ,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特别是道德建设的误区。这两次飞跃的最终结果———“法治”与“德治”并举 ,是我党治国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继在党的十五大中提出“依法治国”的治国理论之后,又在2001年1月10日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同时又指出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一治国方略的提出其实质:就是把”以德治国”提升到了与“依法治国”同等重要的治国战略地位。这也是“德治、法治并重兼施”在治国历程中意义和作用的一种显现。因此,“德治、法治并重兼施”必将对我们党的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乃至新世纪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从思想建设的范畴来看,“以德治国”在我党治国实践中具有许多重大意义 首先,“以德治国”的提出,可以归结为:是对古今中外一切国家政治经验的总结。翻开我们数千年的治国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规律——中国历代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的政治地位,都十分重视思想道德的教育,甚至看成是治国的根本。在《尚书》里我们可知,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公”就曾有“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的德治论断。从《尚书》中也可知晓,尧、舜、  相似文献   

3.
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是一种新的治国方略,本文了“以德治国”的概论、特征、意义及其与传统德治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全面阐述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之间相融、相异、相济、相斥的关系,同时对如何运用这两种治国方略做了简单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一)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这里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治国方略”这一概念,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上使用这个概念还是第一次。什么是“治国方略”呢?结合中外历史及现实,综合起来看,所渭“治国方略”大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蓝图,如目标、  相似文献   

5.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如何领会这一治国方略的精神,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旺与繁荣。现代意义上的“以德治国”与中国古代的“德治观”不同。现代意义上的“以德治国”是在继承、超越和发展传统“德治观”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以重视和强调法制的作用和法制建设为前提,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为根本原则,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因此,要全面深刻地领会、理解“以德治国”的精神并使之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种治国方式紧密结合起来使之共同发挥作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6.
论共产党治党治国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那么,他“新”在何处呢?从无产阶级政党治党治国这一角度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他解决了中国共产党“为谁执政”、在执政过程中“如何治党”、“如何治国”的根本问题,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执政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又将此写进了宪法。这一治国方略的确立,表明我国已实现了“人治”到“法治”、“法制”到“法治”、“以法治国”到“依法治国”等法制思想认识上的质的飞跃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转折,虽...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们党的基本治国方略。新世纪大学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关系祖国和民族未来的重要一代。“道德防线”和“法律防线”是合格人才的生命线,筑牢人生的这“两条防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与要求,事关治国方略的实施成效。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构筑“两条防线”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五大确定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几千年来治国方略的根本性改变,是摒弃人治、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郑重地提出来.这是对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理论的新发展,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新的里程碑.依法治国,作为治国基本方略,意味着治国方式的重大转变,它标志着治国方式的重心从依靠行政命令、政策措施向法制措施的根本性转变.这无疑将导致一场深刻的制度变革与观念更新.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党的治国理论跨人了新的里程碑,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治国方略的一个重大发展。德治思想的明确提出,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渊源,而且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同时也是时代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关于“道德”与“法律”在治国中的作用,古今中外,一直争论不休。仅强调“道德”或只注重“法律”的作用都是片面。道德与法律是相互区别的,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不能相互替代;道德与法律又是紧密联系的,它们共同作用于国家的治理,不可偏废。在国家治理中,德治是基础,法治是保障,且法治也是德治的保障;德治和法治又相互作用,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前提,法治是德治的理性升华。我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在治国中的作用,今年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将“以德治国”明确地提了出来,指出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党的又一项英明决策,是对邓小平理论关于治国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这不仅是一次治国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一种带有制度性的重大变革。它将涉及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最终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提出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把“以德治国”提到了治国方略的高度来认识,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政治、道德、法律理论的重大发展:“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14.
黄中平 《理论前沿》2002,(13):25-26
“三个代表”与“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需要我们科学把握。“三个代表”是治党治国的强大思想武器,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完善的治国方略。实践“三个代表”必然要求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15.
在进入新世纪的重要时刻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并强调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以德治国”这是我国社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 ,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 ,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认真领会“以德治国”方略 ,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加强各级党政干部从政道德建设 ,提高执政党的水平 ,巩固执政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关于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这个重要思想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又一重大发展。本文试从德法并举治国方略的理论基础、实践意义分析了这一思想的内在合理性 ,并初步探讨了实施德法并举治国方略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经过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已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伟大目标,第一次把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载入了宪法。这是我国治国方略向“法治”转变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法治是与人治根本对立的两种治国方略。法治强调的是人民主权和法律的统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所追求的民权,最终目的是实现“公忠不党”的全民政治,即以国民党的党义治国,而非仅仅以国民党党员治国。而在中国实行民权的障碍是中国人特有的皇权思维。兴民权,必须经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打破皇权思维。民权实施和运行的手段为建构权能分治的“万能政府”、实行地方自治,这对当今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儒家“为政以德”思想是我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儒家“为政以德”思想的治国模式首先把为政者的“修己”作为治国的一个前提条件,然后在“修己”的基础上达到“安人”的政治目的,以此维护君主的统治地位。通过分析儒家“为政以德”思想的相关论述,以求从中为当代中国治国安邦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 ,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这是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思想的重大发展 ,是我国治国方式的进一步完善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但是 ,由于我国现存的一些传统观念、价值理念 :如“官本位观念”、“草民意识”、“重结果轻过程”、“重实体轻程序”、“重辩证轻形而上”、“重变通轻固守”等思想观念的影响 ,使国民们仍深陷于人治意识的泥潭 ,法律的权威无以确立 ,依法治国的进程不能深入。因此 ,本文试图剖析以上传统价值理念对依法治国的负面影响 ,呼吁重构价值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