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纪桥》2015,(11)
《论持久战》是指导抗日战争方针的纲领性文件之一,其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指出中国必胜日本必败的战争结局,极大地鼓舞了军心民心,为鼓舞全民族坚持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具有重大历史意义。通读全文,毛泽东同志对于中国抗战的战略自信、战略定力、战略策略贯穿其中,分析研究毛泽东对于中国抗战的"三大战略",可以发现《论持久战》对于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论持久战》的形成,离不开毛泽东对此前国内革命战争中以弱抗强条件下持久战、游击战的经验总结,朱德是对形成持久战理论作出重大贡献的重要军事领导人。《论持久战》是毛泽东的军事代表作。它的形成,离不开毛泽东对此前国内革命战争中以弱抗强条件下持久战、游击战的经验总结,离不开毛泽东对古今中外以弱抗强军事智慧的汲取,也与毛泽东集中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持久战智慧密切相关。朱德是对形成持久战理论作出重大贡献的重要军事领导人。  相似文献   

3.
正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论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揭示了坚定自信与努力奋斗的关系。毛泽东的名篇《论持久战》,通篇贯穿着坚定自信、努力奋斗的思想。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亡国论"是不对的,这是强调要坚定自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速胜论"也是不对的,这是强调要努力奋斗。毛泽东分析问题、研究问题,重视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论持久战》抓住了中日战争双方互相对立的四大特点:日本方面,一是战争力量强;二是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三是国土小,人力、物力不足;四是国际  相似文献   

4.
霞飞 《党史博览》2005,(8):4-10
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自然由多种因素促成,但抗日战争有正确的战略指导,是其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因素。1938年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就是对抗日战争进行正确战略指导的著作。这部著作是毛泽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逐步总结、撰写出来的。太原失守后,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深入敌后,领导这场持久战。从“做眼”到反“围攻”,毛泽东验证了持久抗战的可能性早在1936年7月,抗日战争还没有开始时,毛泽东就在延安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说过:中日早晚要打一仗;中日这一战,是持久的他还向斯诺谈到了打持久战的各项方针。抗日战争刚开始时,毛泽…  相似文献   

5.
《湘潮》2015,(3)
<正>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一部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它创作于抗日战争爆发初期的1938年。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重温这一抗战名著的写作过程、流传往事及世人评说,回味作品背后的点点滴滴,有着独特的意义。《论持久战》的创作背景、经过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短短几个月内,日军铁蹄在华北、华东肆意践踏,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沦陷,大片国土落入日寇魔掌,无数家庭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无数同胞饱受欺凌、惨遭屠杀……  相似文献   

6.
胡新民 《党史博采》2014,(3):26-28,33
美国研究毛泽东的著名专家罗斯·特里尔所著的《毛泽东传》,是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记中最被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特里尔在此书中是这样论及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的:"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这篇著作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纲领性文件。"◆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抗日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  相似文献   

7.
《论持久战》的问世《论持久战》一文,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三八年五、六月间,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文章总结了抗战十个月来的基本经验,预示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回答了人们急待解决的问题。我在同年十月间,有幸学习了这篇光辉著作。回忆当时,还记得有这样两句流行  相似文献   

8.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发表的一篇重要著作。文章以缜密的理论、鲜明的观点、通俗的语言严厉批驳了当时存在的“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思想,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战胜强大敌人的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指明了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根本方向。后来战争形势的发展,完全证明了毛泽东这些科学预见的正确性。然而人们很少知道,就在这部著作发表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党内却掀起一股公开同毛泽东正确思想闹对立的政治风波,挑起这场纷争的主要人物,便是从共产国际回国的王明。  相似文献   

9.
正1938年五六月间,毛泽东以《论持久战》为题,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作了历时9天的讲演。讲演围绕着"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与最后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怎样进行持久战与怎样争取最后胜利?"共讲了21个问题。最后,他明确指出,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只要坚持持久抗战,结果都是一样的:日本必败,中国必胜。这一结论,气势恢宏,掷地有声。结束时他还郑重而谦恭地表示:"这个  相似文献   

10.
在1938年抗日战争一周年之际,毛泽东于5月26日至6月3日间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发表了著名的长篇讲演,它就是《论持久战》。《论持久战》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精辟阐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持久战总方针,严厉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论持久战》是毛泽东继《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之后的又一篇最重要的军事著作,它语言通俗,道理深刻,广泛传播,深入人心,进一步坚定了中国人民持久抗战的胜利信心,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具体道路。———编者  相似文献   

11.
正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为了否定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挖空心思抹杀毛泽东军事思想代表作———《论持久战》的创新性价值。他们以蒋百里的《国防论》和《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在前,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在后为由,诬称后者是"抄袭"。但是,只要将这三本书从内容上加以比照,"抄袭说"就会不攻自破。《国防论》问世于全国性抗战前夕。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爆发后,围绕着抗日战争应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方针,在党内进行了一场争论。争论中,毛泽东与彭德怀之间曾有过一定的分歧。争论的结果,毛泽东吸取了彭德怀建议中的合理成分。在著名的《论持久战》中,他对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作了全面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使其更加完善。 在洛川会议上,彭德怀并没有完全赞同毛泽东的看法 对于抗日战争怎样打,毛泽东早就有所考虑。1936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在1938年5月先后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两篇文章,指出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指明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趋势,解决了党领导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的趋势和战争的战略是紧密相连的,趋势决定了战略.本文主要从持久战的视角来分析毛泽东提出的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早在1938年5月《论持久战》一文中就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象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78—479页)当年我在抗大学习《论持久战》时,因为抗战刚开始不久,抗日根据地处在初  相似文献   

15.
博览之窗     
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创新性价值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为了否定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挖空心思抹杀毛泽东军事思想代表作——《论持久战》的创新性价值。他们以蒋百里的《国防论》和《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在前,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在后为由,诬称后者是“抄袭”。  相似文献   

16.
《论持久战》的魅力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一书,内容博大精深,而文字却通俗易懂,是一部"满腹经纶的哲人不觉其浅、粗通文墨的老妪不觉其深"的奇书.该书一问世,就以其特有的魅力,在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产生巨大的反响和深远的影响。有例为证:1....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按语     
正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发表《论持久战》讲演80周年。毛泽东在讲演中精辟阐述了中国必须采取持久战及中国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据。其中一项就是:"中国的战争是进步的,从这种进步性,就产生了中国战争的正义性。因为这个战争是正义的,就能唤起全国的团结,激起敌国人民的同情,争取世界多数国家的援助"(1)。正义的战争必能获得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即"得道多助"。全国的团结和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战最后取得胜利的重要国内因素;  相似文献   

18.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篇经典著作.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运用唯物史观,从社会发展规律、战争性质等角度,分析了中日两国的国情和前途,论证了中国必胜的战争结果,并深刻阐述了人民战争的伟大思想;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了中日两国的国情特点、持久战何以可能、内线和外线、反对主观性和发挥能动性、消灭敌人与保存自己、进行决战和避免决战等战争中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客观、全面、发展地认识和把握中国抗战,强调了坚持抗日战争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批评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唯心论和机械论等错误观点.《论持久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军事著作,同时也是合理利用地理环境,成功进行时间和空间的互换,从而变劣势为优势的研究战争问题的理论经典。辽阔的国土空间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毛泽东通过对中国地理形势的研究,充分利用"地利"优势,在了如指掌的中国地理"大棋盘"上就抗战问题实事求是地总揽全局,长远谋划,持久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论持久战》是自《孙子兵法》以来最重要的一部兵书,因此,研究《论持久战》者重视研究其军事思想、军事韬略,是很自然的。《论持久战》又是毛泽东依据其哲学思想写出的一部军事著作,因此,研究《论持久战》者重视研究其哲学思想,也是很自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