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防止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几点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些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统计,五、六十年代,我国青少年犯罪比例在整个犯罪人数中,仅占20%至30%;而1974年以来,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犯罪人数中已占到70%至80%。青少年犯罪率上升还有以下特点:第一是低龄化的趋势。据几个城市的抽样调查证明,六十年代的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是17至21岁,从1979年开始,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段前移到14至17岁,其中犯罪的高峰年龄男性为  相似文献   

2.
香港青少年犯罪的矫治和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少年犯罪作为全球性的问题在香港一直广受关注。1996年香港青少年犯罪数字达犯罪总人数的三成,引起社会的普遍忧虑。于是受联合国1986年制订的“少年犯司法行政最低标准守则”的影响,香港自八十年代开始推行以“社会为本,辅导为主”的犯罪矫治措施,强调以较宽容的态度处理犯了轻微罪行的青少年,尽量避免让犯罪青少年进入刑事司法审讯制度内,避免把犯事的青少年监禁起来,而是让犯罪人留在原来的社区,令其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这与近年来世界性处理青少年问题的大趋势是一致的。目前,世界上在青少年司法方面,比较强调改过自新、矫…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犯罪在香港日益严重,犯罪率越来越高。据香港灭罪委员会介绍,每100宗犯罪案中,20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35宗。诸如参加黑社会、贩毒吸毒、嗜赌成性、少年逼女友卖淫、少女自甘堕落…… 青少年加入黑社会已成为青少年犯罪中的突出问题。据统计,香港21岁以下青少年因触犯非法社团罪行而被捕的人数有上升趋势,1994年上半年比1993年下半  相似文献   

4.
性犯罪是目前青少年犯罪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解放后至1966年以前,青少年犯罪率比西方任何国家都低,性犯罪更少。十年动乱期间,订年少年犯罪数刚增。近年来实行对外开放,国际交往增多,国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通过各种渠道渗透进来腐蚀了一些青少年,青少年性犯罪数字上升,年龄下降。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的界定与涵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树华 《公安学刊》2000,12(3):15-19
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问题是青少年犯罪研究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影响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界定的有两个方面问题 ,即青少年犯罪中青少年的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问题和青少年犯罪中“犯罪”范围的界定问题。我国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是社会学或犯罪学用语。青少年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岁不满26岁的青少年所实施的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上限为18岁 ,下限为6岁开始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7-2015年新疆刑事案件中青少年受教育程度及犯罪数据,通过构建受教育程度对青少年犯罪量的影响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求得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层和指标因子的权重,借助灰色关联模型计算青少年受教育程度与犯罪数之间的关联度,分析主要影响指标因子与青少年犯罪量的相互关系可知,青少年刑事案件整体呈下降趋势;与青少年犯罪案件关联度较高的指标因子有普通中学学校数、小学学校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负担学生数,关联度较低的指标因子有特殊教育学校数、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的教师负担学生数、职业高中在校学生数,研究生的招生数、在校学生数、毕业生数;青少年受教育程度评价指标体系中的6个指标层与青少年犯罪的关联度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街头青少年工作"的有效治疗四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香港青少年犯罪问题开始出现严重化的趋势。透过一项政府委托的研究,外展青少年社会工作——街头青少年社会工作——在1979年正式以队际形式在18个优先选择的社区开展。经过了三十多年服务模式的探索、改变及迭积的经验,这项服务的推行目前已日趋成熟。经研究发现有四个元素令街头青少年工作治疗成效显著:与工作对象建立互信;工作员作为学习榜样;鼓励服务对象参与协助过程;容许服务对象从错误中学习。  相似文献   

8.
让李殿武陷入深思的是这样两组数字: 1998年,城关镇派出所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337人,其中25岁以下青少年 110人,占总数的33%。 1999年,该所打击处理的违法犯罪人员降为320人,而其中25岁以下青少年却上升为 143人,占总数的 45%。面对呈逐年上升趋势的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年4月,汉川市人大代表、城关镇派出所所长李殿武在辖区内发起了派出所民警与有劣  相似文献   

9.
在香港,盗窃是最普遍的青少年罪行。若要减低青少年犯罪的数字,我们必须找出有效的和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法。在过去20年里,本地研究就青少年犯罪的背景因素(例如家庭和朋辈的影响)已作出不少的探讨,但鲜有就青少年的犯罪抉择过程作系统性的研究。事实上,只有了解犯罪者在每个犯罪阶段的想法及抉择方式,才能对症下药,以开展相应的预防措施。本研究以理性选择理论为基础,通过个人面谈的方式,收集并分析了30位曾犯盗窃罪行的青少年有关犯罪抉择过程的资料。研究发现青少年的盗窃过程可以分成5个阶段和15项犯罪抉择,大部分受访者的抉择方式是理性的,即在犯案的过程中会考虑风险和利益。  相似文献   

10.
当前,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犯罪中占很大比重,犯罪人数的增减和案件数量的升降无不伴随青少年犯罪的变化而变化。在新形势下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预测和研究,对于搞好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做好预防犯罪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一、河南省青少年犯罪概况建国以来,河南省青少年犯罪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59年以前,整个社会发案率,青少年犯罪率也低,平均每年300人左右。1955年是青少年犯罪最低年,全省只有46人犯罪,占全部案犯总数的0.81%。1959年以后,特别是十年浩劫的影响,严重败坏了社会风  相似文献   

11.
沙田是香港最早发展的卫星城市之一,时至今日,沙田已经完全城市化了,沙田的人口不断上升,居民相对年轻得多。在这一特定环境下,就会滋生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综合社会问题。以1998、1999年为例,沙田平均每月超过一百名青少年因触犯各项罪行而被捕,同时又有大量青少年离家出走。青少年犯罪,尤其是带黑的青少年犯罪,令人十分关注和担忧。 香港有很多青少年组织,但大部分的招收对象都是奉公守法的青少年,很少组织那些惹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中国梦的实现者,而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严重的恶性行为已然危及到中国梦的行进,惩治与预防刻不容缓。1997~2013年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统计数据客观、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近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洞见青少年犯罪的发展变化规律。因此,我们应作出积极应对:具体而言,我国青少年犯罪应着力建立健全18岁至25岁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体系,同时采取"抓早抓小、教育为主、刑罚为辅"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3.
1988年3月,在台北市青少年问题与对等研讨会上:“中央警官学校警政研究所”所长蔡德辉提出报告说,台湾地区12岁至18岁的少年犯罪升居世界首位。其比率是每10万少年有787人犯罪,超出联合国所统计的开发中国家少年犯罪21倍(每10万少年有37人犯罪),比已开发国家超出5.9倍,(每10万少年有134人犯罪)。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开发中国家与高度开发国家的少年犯罪问题日趋严重。以1982年为例,英国10岁至未满17岁少年犯罪人数,约占该年数度犯罪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西德青少年20岁以下犯罪总人数为539,978人(其中8至13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的状况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为第十九届国际警察高度专业化研讨大会交流论文。文章首先对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变化中出现的三次犯罪高峰作了简要回顾。继而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少年犯罪数字增大、比例过高并“居高不下” 的事实为依据,探讨当前社会转型期中国青少年犯罪的变化特点:在青少年犯罪方面,初犯年龄提前,女性犯罪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主体;在青少年犯罪类型方面,除传统的类型外,绑架、雇佣杀人、涉枪案件、盗窃机动车、计算机犯罪等日渐增多;在青少年犯罪形态方面,团伙犯罪突出,出现了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随后,文章对跨世纪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体预测:一般案件不会大幅度增加,重、特大案件继续上升,侵财及性犯罪是主要犯罪类型,暴力性犯罪、团伙犯罪、跨国犯罪更趋严重。根据我国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文章进一步阐述了标本兼治,教育和预防为主、惩罚为辅的预防及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关于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没有消退可能的观点,在犯罪学界得到多数人的认同。但文章认为,青少年犯罪比例从1989年开始回落,到1995年、已从1988年的75.5%下降到56.9%。文章提请犯罪学界注意,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随着我国青少年人口比例的大幅度下降,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也将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6.
朱静君 《广东民政》2009,(10):38-39,42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我曾经到香港某社工机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实训,在专门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机构,近距离接触香港社工,感触良多。一.青少年问题与问题青少年 我在香港某机构体验实训中接触了几个案例:A是16岁的女孩子,父亲是香港居民,母亲在她出生后也获准到香港定居,她被留在外婆身边8年。  相似文献   

17.
(一)甘肃在建国后的十七年里,刑事犯罪率逐年下降,青少年犯罪率很低,社会治安良好,人民生活安定。但是,十年动乱之后,青少年犯罪大幅度增多,居于各种犯罪现象的首位。据省第一监狱统计,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八四年,在押犯中十八岁至三十五岁的罪犯由9.37%升到78.74%;一九八四年判处的刑事罪犯中,二十五岁以下的罪犯占到67.2%;兰州市高达83.2%。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8.
台湾人口:台湾1992年10─19岁人口38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69%,其中15─19岁人口为186.4万人。台湾青少年死亡率近年有下降的趋势,15─24岁青少年每十万人死亡率为男性138.6人,女性为52.8人;体质:1989年比较1979年,10岁、15岁、18岁男性学生平均身高,分别增加了3.0公分、3.2和2.0公分,女生分别增加了3.1公分、1.8和1.5公分;平均体重男生则分别增加了4.4公斤、4.6和2.8公斤,女生分别增加了4.2公斤、1.9和1.0公斤。死亡:台湾青少年死因,不论男女皆以伤害事故居首位,约占死亡总数的50─60%,远高于香港、日本、新加坡、甚至美国…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日趋严重,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去年,我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人犯中,14至17岁的少年、占人犯总数的9.6%,18至25岁的青年占人犯总数的55.5%。两项合计,青少年犯共占批准逮捕人犯总数的65.1%。由此可见,青少年犯罪已占社会犯罪的半数以上,成为犯罪群中的主体力量。因此,遏制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保护青少年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诱因朱晓明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已引起社会各方尤其是家长们的关注。究其原因,有一点不容置疑,那就是每个青少年的违法犯罪都可以从其家庭方面找到或多或少的原因。隔代教育的负作用最典型的案例是1994年夏天的一宗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女拦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