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成为时代主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必须让大学生正确认识两大时代主题及其转换,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解决两大主题的路径选择和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2.
作为美国理想的"美国梦"伴随着整个美国文学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菲茨杰拉德是由美国文化和"美国梦"孕育成长起来的现代小说家,"美国梦"是其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他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20世纪20年代这一新旧意识相互交替的历史岔口上,因此其作品的主题和题材都紧扣时代脉搏,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但同时又带有一种缅怀过去的情绪和"重温旧梦"的冀盼,表现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留恋。  相似文献   

3.
和平与发展的两大时代主题,是邓小平同志在冷静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的客观事实基础上得到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既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充满着高超的政治智慧,同时也经受住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风云变化的考验。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世界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但是,邓小平同志的判断依然没有过时,也就是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开始全面展开。为了给经济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邓小平适时地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时代主题做出新的分析,并最终形成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大战略判断。这一重大战略判断的确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董振瑞 《党史文苑》2007,(12):44-46
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开始全面展开.为了给经济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邓小平适时地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时代主题做出新的分析,并最终形成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大战略判断.这一重大战略判断的确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杨火林 《党建》2004,(7):8-9
邓小平的时代观,既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依据,21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邓小平对时代主题作出科学判断从20世纪起,世界进入了列宁所说的“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大历史时代”。20世纪前50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革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在美国这个崇尚个人自由的国度里,契约自由成为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之一。因而,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包括所有工人在内的保护性劳工立法几乎没有取得什么重大进展。然而,在进步主义时代,"只是为妇女"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看民进党的成立和国民党开放党禁,台湾逐渐进入7竞争性政党政治时代,当代中国境内出现了一种新的政治形态.经过20多年的发展演变,台湾政党政治在经历了以国民党为首的泛蓝和以民进党为首的泛绿两大政党集团对峙的"二元化多党制"之后,"两党制"格局已渐次清晰.针对台湾政党政治轮流坐庄的特点,大陆方面既要致力于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效机制,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促进国家最终统一,还要充分估计到台湾竞争性政党政治对大陆造成的影响,为两岸的政治性谈判早作预案,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9.
孔华伟 《共产党人》2004,(19):17-18
百年沧桑,刚刚过去的20世纪.波澜壮阔,风雷激荡。上半个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浩劫空前;下半个世纪,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全世界人民在艰难中跋涉,在求索中奋进,在曲折中发展,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新生,在社会变革和科技革命中发展,创造了以往时代无可比拟的新文明。  相似文献   

10.
自1982年至2017年,中共中央共发布19个中央一号文件,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两个不同时期。两个时期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包含丰富的农村基层党建思想。这些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存在明显差异。但是,"三农"工作的共同主题又使两个时期中央一号文件中的农村基层党建思想具有一致性。中央一号文件中农村党建思想的落实,既保证了党"三农"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又从不同方面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水平。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1世纪初的中央一号文件与时俱进,紧贴"三农"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新要求,在农村基层党建方面有许多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时代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基本思想,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为我们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正确认识时代的基本特征,正确估计国际形势,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奠定了基础。今天,我们已进入21世纪,这一思想为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所继承和发展,仍然是我党在新世纪科学制定国内和国际战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数据是21世纪的原油,国家、行业和个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大数据"时代核心要通过"大数据"启动透明政府建设、引领社会变革。2012年10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广东省财政厅视察,荐书《"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他敏锐感知到"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指出,"大数据"是世界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提高的前沿,是政府工作一个新的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的中国,在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下,民族--国家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需要强大的政治权威;"领袖"也就成为必须,具有广泛吸引力的理论对"领袖"地位的巩固意义重大.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及其后来的发展巩固了在此次会议上确立的毛泽东在中共党内的领导地位,并最终使之成为党的"领袖".  相似文献   

14.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根本性质和总主题。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并没有过时,依然是观察世界复杂现象的指导性线索。如果离开了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人们无法把握包含全球两大矛盾即南北矛盾和东西矛盾的变化及其规律,无法说明当今世界存在的阶级现象。苏共自我放弃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立场,导致亡党亡国的悲剧。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观察世界复杂现象,与"以阶级斗争为纲"有严格的区别,要求人们既要研究分析人类社会的阶级历史,也要研究当今世界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南京火车站"158"雷锋服务站的李慧娟获评全国"时代楷模",20年后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年春运运能极其紧张,有的中转旅客在候车室一等就是一两天,她想了一个办法:为旅客表演快板,让大家藉此消遣并感到温暖. 年夜饭飘香 这一时期,"衣锦还乡"成为不少外地务工人员过年回家的骄傲.1991年,中国GDP不...  相似文献   

16.
陆茹 《党史文苑》2011,(21):44-46
在革命作为时代主题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们党十分重视国统区文艺战线上的斗争。为了组建一个在党领导下的爱国作家团体,使作家们团结起来,以文艺这个武器反对蒋介石反动政府,征得鲁迅同意后,1929年中国共产党文艺委员会决定,以鲁迅为领袖,以左翼作家和围绕在鲁迅周围的青年作家为核心,组建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鲁迅和周扬都是20世纪30年代初"左联"的创建人,鲁迅为"左联"的成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那时,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07,(9)
在19至20世纪的俄语文学中,"干预"政治是其创作的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这一创作主题在众多的俄苏作家那里得到体现。这里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家,分析论述"干预"政治在其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其对政治"干预"的三种不同形式,即激进式、温和式和中立式。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紧扣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抓住经济全球化战略机遇期,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更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火车头。开展全方位的外交,实现"合作共赢",成为2002年至2012年中国外交的特点和亮点。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11,(1):12-16
每座国际大都市都要经历大项目时代。 巴黎的大项目时代是20世纪50年代,芝加哥的大项目时代是20世纪60年代,上海的大项目时代是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变化,真可谓惊心动魄,扑塑迷离,充满了戏剧性,耐人寻味.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加上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危机,使资本主义陷入节节败退、"朝不保夕"的困境;而社会主义则捷报频传,从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大有行将取代资本主义之势.20世纪下半叶,一切又颠倒过来了,社会主义步入低潮,苏东九国发生和平演变,资本主义却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面对这一变化,一时间,人们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看法众说纷纭,相当混乱."社会主义不行时了,马克思主义不管用了,资本主义香起来了"的言论到处流行,"信仰危机"、"信任危机"迅速漫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