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文明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使社会生产的发展速度、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社会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文明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社会文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生产力标准适用于社会事物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而生产方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生产力。生产力的状况最终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的面貌,生产力的变化发展,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生产力是决定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物质力量。生产力在整个社会及其历史发展中的这种基础地位和首要作用,决定了社会要发展必须首先保障生产力的发展,并要求社会中的一切事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总是在适应自身的事物的推动下,不断突破某些事物的阻碍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生产力与各种事物的辩证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拟社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虚拟社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公众的社会生活,而且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在给公众社会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暴力"、"网络犯罪"、"网络推手"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秩序,因此,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管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作为重构人类生活的希望和社会团结的重要机制,法人团体及其构建是应该得到强调的。发展法人团体是复杂社会分工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社会团结的有效途径。结合涂尔干的理论视角,追溯法人团体的发展源流可以看出,它同时具有组织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重要功能。分析这些功能和法人团体的基本特征,对消除社会失范状态、重建社会秩序、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当代中国的个体发展和社会整合具有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5.
消费社会是人类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表现。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也逐步由工业社会向消费社会迈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就是消费社会的基本体现。消费社会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大量的生产、生活废弃物被丢弃给大自然,日益造成我国严峻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此,我们需要自我反思并采用多元途径,如全民消费教育、大众媒体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环保立法等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6.
体育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存在,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活,严重制约着我国体育的发展。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需用一系列手段对体育社会问题予以解决和控制。治理体育社会问题的手段主要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纪律手段、社会舆论手段。  相似文献   

7.
廖小琴 《前沿》2005,4(6):157-160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调。社会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和谐发展。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推动力量。在当代中国,促进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与目的。促进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需要在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实现。关键是要从根本上确立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平衡发展的价值取向,重要路径是承认和高扬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婚姻是依社会风俗和社会法律规范化了的人类个体的两性结合 ,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这一社会的细胞 ,构成社会生活的基础 ,成为反映各个时代的社会形态、社会行为和社会风貌的一面镜子。恋爱、婚姻与家庭的形式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 ,我们有必要从科学的层面去研究和把握它 ,去进行深层次的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当代社会生活方式正在进入一个全面追求生活质量的崭新时期。在我们满怀无限喜悦的心情展示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的同时,又不能不清醒地看到,这一历史性变革将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目前仅仅只是变革的初始。在走向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模式将突出表现为:渐变型、不平衡型和民族开放型。一、渐变型从整体发展速度看,我国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发展模式将是“渐变型”而不是“突变性”。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活方式发展进步的基础——社会文明建设还  相似文献   

10.
一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9卷第 3 72页 )人类改造自然 ,创造物质产品 ,满足人类社会物质需要的物质生产 ,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 ,是生产力不断改进 ,不断丰富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 ,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生产力发展 ,促进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不断充裕。科学技术反作用于社会主体 ,并通过社会主体的能动作用 ,变革生产关系 ,使之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进而完善上层建筑 ,使之适应经济基础不断改进的需要 …  相似文献   

11.
瑞安作为温州大都市的南翼中心城市,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提升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环境生活"五大品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争创全省科学发展先行区、转型发展示范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强国,需要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新路。根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绿色发展不只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而是要用绿色发展理念统筹"五大建设",形成绿色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的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绿色生活的新需要。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发展绿色生态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与绿色生态生活需要,发展绿色经济满足人民美好物质生活与绿色物质生活需要,发展绿色文化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与绿色精神生活需要,发展绿色社会满足人民美好社会生活与绿色社会生活需要,发展绿色政治满足人民美好政治生活与绿色政治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3.
民俗具有社会性、模式性、传承性和变异性。其形成以社会生活为基础 ,其发展与社会生活相适应 ,对社会生活具有教化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民俗全面渗透于社会环境之中 ,对公安工作有各种影响和作用。公安工作应严格依法尊重民俗 ,充分开发利用民俗资源。  相似文献   

14.
王振国 《中州统战》2002,(12):10-1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任务,是对邓小平两个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理论的重大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三方面的联系,即人与自然的联系、人与社会的联系、人与思维的联系,相应地也就形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即物质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因此,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治伦理思想是历史上的思想家有关政治伦理问题的认识结晶, 其主题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正当性。 历史上的思想家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道德层面有着十分深切的关注。 什么样的社会生活是符合道德的生活, 生活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 与历史上的思想家一样, 生活在现时代的人们也要对这一问题给出属于我们自己时代的答案。 我们对有关社会政治生活伦理问题形成自己理解的前提, 就是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政治伦理思想产生、 发展的历史, 以及理解中国政治伦理思想, 作为人类共同的思想遗产之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锦智 《传承》2012,(24):34-35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人学重要的理论关注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的社会,是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政治民主不断进步、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发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广州的团组织和其他青年团体共同推出“青年健康生活行动”,希望通过倡导青年的健康心理生活、学习生活、职业生活、消费生活、娱乐生活以及交往生活,从而形成健康的社会发展趋势。这一行动不仅对本地区社会面貌改善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推动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进步、和谐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社会实践的理论升华,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如果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实践进行分割,其哲学体系就没有了社会基础,经济社会生活也会缺乏正确理论引导。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从而指导生活,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方式的形成、发展和变革,除了地理环境、人口等条件以外,主要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历史传统、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在不同的社会、在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了不同社会形态,以及同一社会形态不同发展阶段生活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拟社会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但改变了公众的社会生活,而且改变了中国政治生态环境,在给公众社会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暴力”、“网络犯罪”、“网络推手”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秩序,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管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