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万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有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有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这要求  相似文献   

2.
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关系。联系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起点,由联系出发就能形成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内容和基本体系。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对立统一的双方之间的联系构成矛盾,事物自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规律。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联系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和概括,以期获得对联系的更全面的认识和更深刻的把握。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的普…  相似文献   

3.
林楠 《政协天地》2012,(6):62-64
整体思维观念,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方式看待客观世界及其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思维观念。整体思维观念不仅把整个客观世界看作一个大的有机整体,认为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割裂的,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答     
从现实情况来说,事物既存在着矛盾又存在着联系,从时间上来看是没有什么先后之分的,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就有哪一个更根本、应该用哪个解释哪个的问题了。那么,是联系产生于矛盾还是矛盾产生了联系呢?当然是后者,正是因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排斥的对立面,才造成了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实际上,所谓事物外部之间的联系换言之也就是更大的事物内部诸因素和环节之间的矛盾关系。教材中给出的人和其他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实质上是生物圈这个更大的事物内部的诸矛盾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的一部分而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其根源在于事物自身的矛盾。唯物辩证法是研究事物矛盾的学说,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我们要深刻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学会矛盾分析方法,遵循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曰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6.
承认一切事物之间通过中介而联系、过渡、转化,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对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介作深入研究,揭示中介在事物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唯物辩证法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中介理论,具有重要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一系列重大关系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认识和把握有关方面之间相互联系的中介。本文对以上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要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需要注意四个联系:注意联系中西国情,注意联系历史环境,注意联系社会现实,注意联系实践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学到活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一、要把握一个关系,三是三不是。规律是事物内部的关系或联系。遗传规律揭示了亲代与子代的遗传基因的传递关系,价值规律揭示了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因此,列宁说:“规律就是一种关系或联系”。但是,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不是外部强加的、主观臆造的联系;是内部的本质的联系,而不是浮现于事物表面的现象的联系;是必然的联系,而不是偶然的联系。二、重点把握本质的联系。水往低处流;春夏秋冬依次更替;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同一种商品的价格经常波动。这些联系是固有的…  相似文献   

9.
杜宇 《淮海论坛》2007,(1):37-37
由于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矛盾的复杂性,由于机遇具有多样性.因此.作为可以改变事物现存状态的事件和条件,机遇本身具有多发性。这些多样的机遇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它们互有交又,互相转化,交互作用,结为整体。如果从对立统一规律的矛盾决定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基本观点出发.任何事物都时刻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10.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总结了经验,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一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在这里,实质和核心问题就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问题.实践表明,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阻碍和破坏经济社会的发展,付出代价.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而联系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关键在于从总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以正确地解决矛盾.邓小平同志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11.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在于能否选择正确的路径,采取正确的方法。正确的路径,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的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总体联系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侧重从国际形势与国内需求的联系中,深刻认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从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联系中,坚定地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从"五位一体"建设与党的建设的联系中,努力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每一个事物都是这网上的一个结,都同其他事物发生联系,相互作用,永恒发展。我们所面对的物质世界及其万事万物,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二者的统一便构成世界的历史演化过程。所以,我们在考察一个事物的时候,就要从静态上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其性质和地位;从动态上用永恒发展的观点分析其特点和规律。一、从普遍联系的角度看公安教育培训工作的性质和地位第一,公安教育培…  相似文献   

13.
归纳推理在案件侦查中被广泛应用,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概括犯罪事实情况,根据事实材料、推测犯罪过程,进行并案归纳推理。运用归纳推理要注意的问题是:在运用完全归纳推理时,要考察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不能有遗漏;在对条件材料进行归纳时,要判定事实材料与整个犯罪事件有无因果联系,要分析个别材料之间的因果联系,以便把零散的事实材料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14.
亲情关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首先来自于亲情关系直接影响着一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进而使亲情关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联系,即亲情关系的广泛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亲情关系的亲和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亲情关系的稳定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亲情关系的差序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亲情关系的自发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无意识性之间存在着种种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王邵英 《湖湘论坛》2003,16(4):95-95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 ,也是学术界应予以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然而 ,迄今为止 ,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呈现出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局面。规律是事物之间或事物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它可具体表述为 :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一定要适合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状况的规律。其中 ,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是指教育者所运用的教育介体 (即所传授的教育内容和所实施的…  相似文献   

16.
刑事案件的侦破有许许多多的途径和手段,但无论运用何种途径和手段,都离不开联系的观点.联系是事物的普遍规律,运用它于侦查破案是成功之道.本文通过对桐乡市公安局成功侦破"9·28"抢劫杀人案件经验的分析,从联系的角度对侦查破案进行理论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列宁在研究什么是规律时,曾引用了黑格尔《逻辑学》一书中这样一句话,“规律就是本质的关系。”列宁还说:“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列宁全集》V38 P161)可见,规律就是各种事物之间以及各种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普遍的、必然的、内在的本质联系。据之可得,领导活动规律就是领导过程诸因素之间普遍的、必然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它深藏于领导过程诸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之中。领导活动规律究竟主要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是什么?笔者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管见。  相似文献   

18.
平凡与非凡     
平凡与非凡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也不是毫无联系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和周围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绝对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平凡和非凡是有一定联系的,二者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两种不同状态。平凡是起点,非凡是巅峰。非凡来自平凡,从平凡到非凡实质上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这种飞跃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够实现。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已经用实践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提起袁隆平,大…  相似文献   

19.
高中学生已进入青年时期,是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已不满足于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观察,而是要探求和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只有掌握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并以此为指导,才能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促进辩证思维的发展。我在高中《政治常识》的教学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指导教学、改革教学,收到了显著的成效。表现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观  相似文献   

20.
于苏光 《新东方》2005,(3):62-64
和谐是宇宙万物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规律。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一向注重事物的和谐性。研究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着眼于事物之间的协调或协同,譬如认为天地人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崇尚、追求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