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改革的深入,农村产业结构、生产及生活方式的巨变,横向联系和人际交往的日益增多,这些对农村中学生的认识和学习究竟有着怎样的一些影响呢?有些同志曾在这方面做过一些调查,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但是,由于经济改革和原有基础的不平衡性,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为此,我们从我市各郊区县中随机选了9所不同类型的农  相似文献   

2.
本刊将在《农民企业家》这个栏目里陆续向读者介绍一批当代农村的风云人物——农民企业家。这是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而崛起的一代新人,是中国农村经济振兴的希望。就整体而言,我国农村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还处于萌发阶段,这些带头的农民企业家的作用十分突出。有人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今农村一些地方的商品经济可以说是“能人经济”。这个说法不无道理。 农民历来被看作是“泥腿子”、“乡巴佬”;农村,历来被看作是保守、落后的地方。怎么会在这样短短的几年之间,就产生了这么多精明强干的企业家呢?这是由于党在城乡推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神州大地出现了百业俱兴、生机勃勃的局面。束缚农民的种种绳索逐步解开,他们的聪明才智逐步发挥出来了。一部分农民勇于创新、善于经营,兴办起各种事业,开始是一村一乡的专业户,进而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村企业家。他们象一颗颗土封尘埋的珍珠,拂去了尘土,立刻焕发出耀人眼目的光彩。 这些农民企业家是怎样同传统观念决裂的?是怎样艰苦创业的?怎样在崎岖不平、条件各异的乡土上开辟成功之路的?他们是怎样在市场竞争的惊涛骇浪里经受锻炼的?他们经营致富之后又是怎样扶持周围较为贫困的乡亲?他们的活动在今天的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紫阳同志在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要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经济区。这就从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怎样结合我国国情,使城市得到发展呢?我国的基本方针是:适当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4.
《瞭望》1984,(7)
本刊这一期发表了一组有关农村专业户的专题报道,反映了农村专业户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人们从这里可以感受到我国农村充满生机的春天气息。积极发展专业户,是我们党在农村推行责任制之后的又一项大政策。社会主义不可能在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巩固和发展起来。积极发展各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和经营方式出现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状况。大体说来,一是维持着原来组织的框架,建立了“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经营管理体制,组织了地区性合作组织。另一是原社队组织基本瓦解,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名存实亡,原有生产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统一经营只有虚名。但有些地方,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后,个体经营因素发展较为活跃,专业户得到蓬勃发展。搞得好的地方,专业户走上了各种形式的联合,出现了新的合作经济形式。处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农村合作经济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农村经济第二步改革所应考虑的.  相似文献   

6.
杨晓青 《团结》2006,(4):38-42
一、坚持宪法规定的“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理念依法治国首先就是依宪治国。宪法第八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巩固宪法规定的“农村集体经济”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首先,要稳定家庭承包制。土地承包制是适应当时历史发展的一种较好的制度,极大地释放了农村农民的积极性。土地承包制尽管有弊端,然而在没有新制度出台之前,取消它是不现实的。我国地域辽阔,只能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生产经营方式。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严…  相似文献   

7.
建国初期,在探索中国农村农业合作道路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农业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农业合作与社会主义、与农业现代化、与家庭经营等问题存在某种程度的认识遮蔽。为促进新时期农业合作的发展,在理论上厘清农业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农业合作与社会主义、农业合作与农业现代化、农业合作与家庭经营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上海经济的发展与振兴依赖于进入国际经济的循环(即发展外向型经济),这一结论已为愈来愈多的同志所接受.然而,这仅仅是认识的开端,更为迫切的问题是,上海作为我国拥有技术、管理等优势的最大沿海城市,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究竟应扮演怎样的角色,选择怎样的战略?就此问题,我们谈些不成熟的意见. 一正如赵紫阳同志所指出的,当前,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一个有利  相似文献   

9.
《瞭望》1984,(20)
本刊第十一期发表了《一个提心吊胆的专业户》的报道和短评,反映了吉林省柳河县果树专业户金元吉,承包果园,勤劳致富而横遭非议、陷入困境的情况。近来,金元吉的境况如何呢?大家都很关心。本刊记者最近再一次访问了金元吉,柳河县所在的通化地区党委的同志也写信给本刊编辑部,向我们提供了金元吉的近况。中共吉林省委、通化地委和柳河县委都非常重视金元吉所遇到的问题,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支持他发展生产。金元吉兴奋地对记者说,往后我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了!现在,我们特将这两封信摘要发表。同时,我们还对有些读者来信中提出的问题作了简要的解答。专业户是农村新生产力的代表,发展专业户,是党中央在农村工作上又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大决策。我们应当象支持建立责任制那样,满腔热忱地支持专业户!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农业两个飞跃若干理论认识问题(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1992年7月,邓小平在审阅十四大报告时,对“两个飞跃”的观点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明确指出:“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集约化”,农业的第二个飞跃是“走到新的集体化”。他强调:“现在  相似文献   

11.
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展开伊始,面对广袤的农村大地,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群体——青年。占农村人口1/3强的青年,不仅是农村政治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更代表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和未来。农村青年是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他们的认识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认识?我们应怎样有的放矢地对农村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这无疑是这次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课题。对此,我们运用问卷、座谈、走访方式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2.
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来,各种形式的专业户在农村象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近一时期,以自有生产资料和技术专长为门路,进行专业化生产的专业户,即自营专业户的数量,也有很大程度地增长。它的产生,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对自营专业户的性质、地位及其发展前途问题,目前在认识上还不够一致。本文想就自营专业户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编者寄语     
《瞭望》1989,(5)
“滞胀”,经济生活中又一个热门话题出现了。 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70年代在西方国家出现的这一“滞胀”现象,曾一度使资本主义经济陷入困境。目前,在我国是否也会出现“滞胀”呢?不少人为此担心。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目前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农村改革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改革的成绩与硕果同各种矛盾相互并存,交织在一起,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多姿多态的局面。去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平息以后,资产阶级自由化对农村青年有何影响?东欧诸国的历史性剧变对农村青年的思想有何波及?农村青年关切和焦虑的问题是什么?他们争论的热点话题是什么?这些问题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有何影响?是否潜伏着不安定因素?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农村青年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争取农村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为此,我们团县委派出6名同志分为三组,以座谈和问卷的形式,走访调查了100名农村青年,认识到农村青年的思想在改革和各种社会矛盾的运动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既有好的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将调查的情况与我们的浅显认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前,农村的改革已经从单一的领域拓展到各个领域,从生产环节延伸到流通及分配环节,从经济涉及到政治,从农村走向城市。在新的形势下,中央提出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完善双层经营,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农村改革是个大题目,千头万绪,究竟怎样把中央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我认为,当前应当把搞活县级,作为牵动整个农村改革的“牛鼻子”,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部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多种经营的开展和联产承包制的建立,出现了大批专业户(重点户),包括承包专业户和自营专业户。它们一开始就以商品生产者的面貌出现,讲求经济效益,充分利用零散的资金和劳力,发挥了农村各种能手的作用,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分工和多样化的经济联合。经济联合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当前,各项生产的产前产后的社会化服务,诸如供销、加工、贮藏、运输、技术、信息、信贷等各方面的服务,已逐渐成为广大农业生产者的迫切需要。适应这种客观需要,合作经济也将向这些领域伸展,并不断丰富自己的形式和内容。长期以来,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流行着一些错误观念:一讲合作就只能合并全部生产资料,不允许保留一定范围的家庭经营;一讲合作就只限于按劳分配,不许有股金分红;一讲合作就只限于生产合作,而把产前产后某些环节的合作排斥在外;一讲合作就只限于按地区来组织,搞所有制的逐级过渡,不允许有跨地区的、多层次的联合。这些脱离实际的框框,现在开始被群众的实践打破了。  相似文献   

17.
"海选"村长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但直接选举党支部书记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此会不会推选出一些能力不强、素质不高的人,影响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这对加强党的领导与村民依法自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能源短缺,尤其电力供应紧张,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如何解决农村电力紧张问题呢?人们非常重视开发水利、煤炭、风力等资源,发展水电站、火电站、风力电站,增加发电能力,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当前电力不可能有较多增加的情况下,怎样挖掘农村现有电力的潜力,充分利用它,却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贫困山区,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广大农民极大的劳动热情,为贫困山区经济的起飞奠定了基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方面重建了家庭经济,焕发了微观活力,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无法避免的土地小块经营的局限性。近年来以粮食生产萎缩为信号,预示着贫困山区农村经济面临新的困难和矛盾,客观上提出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双层经营的任务。然而,贫困山区发展集体经济,完善双层经营将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障碍。因此,要从贫困山区的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历史运动的轨迹在我们脚下延伸。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把十亿中国人推到了与十年前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只要端详十年改革造就的社会面貌,我们不难发现,在这新旧体制并存、交替时期,社会上出现了许许多多过去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双轨”现象。应当怎样认识这种现象?它对今后的改革会有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