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强奸未遂案中,受害人与犯罪分子搏斗,左手指被犯罪分子咬伤,留下清晰咬痕,手指覆有薄层血迹。经办案单位排查,发现陈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遂将陈某血样DNA与受害人手指咬痕上DNA检验比对,结果认定同一。该类案件为常见案件,但要处理好需要有一定技巧,本文将检验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马卫东 《证据科学》2001,8(3):162-163
在实际侦查中,皮肤上咬痕的鉴定比较注重咬痕的痕迹特征检验。由于人的皮肤在记录咬痕方面是一种很差的介质,有些咬痕特征不能得到明显的反映,因而在个人识别上的利用价值不大。应用PCR-STR技术对咬痕留在皮肤上的唾液斑进行多态DNA位点分型,可以达到个人认定或排除的目的。现就我室受理的两例皮肤上咬痕的DNA检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案例资料 2005年12月5日,我市某宾馆发生一起麻醉抢劫案件。技术人员将2个烟头、啤酒瓶送检。检验时发现啤酒瓶内的酒未喝过,因此啤酒瓶日检验后无DNA。2个烟头检验后发现烟头上DNA为受害人所留。技术人员紧急赶到现场重新进行勘查,发现一枚啤酒瓶盖上有咬痕,经向受害人了解,得知犯罪分子是用嘴咬开啤酒瓶的。故技术人员将啤酒瓶盖送检。  相似文献   

4.
沈家健 《法医学杂志》2001,17(2):120-121
咬痕是上下颌牙齿相对咬合作用于人体或某种物体上并进行切磨、撕扯而留下的痕迹。在法医检验,特别是性犯罪检案中,人体咬痕常掺杂于人体其他损伤之中。人体各种类型损伤中是否有咬痕、有何特异性及咬痕的同一认定,对犯罪嫌疑人的排查、甄别及认定,特别是在某些只有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的案件中,就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5.
咬痕是上下颌牙齿相对咬合作用于人体或某种物体上并进行切磨、撕扯而留下的痕迹。在法医检验,特别是性犯罪检案中,人体咬痕常掺杂于人体其他损伤之中。人体各种类型损伤中是否有咬痕、有何特异性及咬痕的同一认定,对犯罪嫌疑人的排查、甄别及认定,特别是在某些只有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的案件中,就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6.
咬痕(bitemark)是指某一个体的牙齿或牙齿与口腔其它部分一起作用于物体(人体、食物和其它物体),造成该物体在形态学上发生改变而留下的痕迹[1]。1874年,美国“防止虐待动物学会”报告了第一例儿童虐待案例———玛丽·艾伦案,其中首次涉及到咬痕证据[2]。咬痕多见于暴力案件和性犯罪案件,在受害人和加害人身上均可发现。许多学者认为,咬痕可以作为证据,因为咬痕特征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相对稳定性,许多案件可以根据咬痕鉴定提供的线索和证据去破获或作正确的判决,由此可见,咬痕的法医学鉴定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一、咬痕的发生情…  相似文献   

7.
陈林  陈艳玲 《证据科学》1998,5(4):169-171
咬痕(bite mark)是指某一个体的牙齿或牙齿与口腔其它部分一起作用于物体(人体、食物和其它物体),造成该物体在形态学上发生改变而留下的痕迹[1].1874年,美国"防止虐待动物学会"报告了第一例儿童虐待案例--玛丽.艾伦案,其中首次涉及到咬痕证据[2].咬痕多见于暴力案件和性犯罪案件,在受害人和加害人身上均可发现.许多学者认为,咬痕可以作为证据,因为咬痕特征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相对稳定性,许多案件可以根据咬痕鉴定提供的线索和证据去破获或作正确的判决,由此可见,咬痕的法医学鉴定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实际侦查中 ,皮肤上咬痕的鉴定比较注重咬痕的痕迹特征检验。由于人的皮肤在记录咬痕方面是一种很差的介质 ,有些咬痕特征不能得到明显的反映 ,因而在个人识别上的利用价值不大。应用PCR -STR技术对咬痕留在皮肤上的唾液斑进行多态DNA位点分型 ,可以达到个人认定或排除的目的。现就我室受理的两例皮肤上咬痕的DNA检验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我室在 1999年 6月及 8月受理的两起咬痕案例 ,检材为血液 (痕 ) ,唾液斑。2 .皮肤上咬痕唾液斑提取 :用干净消毒后的 1cm2 纱布沾取蒸馏水后 ,用镊子夹着纱布以同心圆方式由里向外…  相似文献   

9.
动物咬痕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几类常见动物的咬痕特征老鼠、兔子、狼、狗、猪、牛、马、驴等动物,都可以在客体上形成咬痕.不同动物在不同客体上留下的咬痕特征不同,咬痕的具体表现形式与动物的牙齿结构和被咬客体的物理性质有关.本文在此仅对几类常见动物咬痕的一般特征作点粗浅介绍.1.1 鼠咬痕  相似文献   

10.
咬痕DNA分析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咬痕进行DNA分析 ,国外学者推荐使用两根棉签法[1] 提取 ,即先用湿棉签擦拭咬痕 ,再用干棉签擦拭 ,将两根棉签分别进行DNA提取和扩增 ,以增加检出单一个体基因型的机会。本文作者提取 1例咬痕样本进行DNA分析 ,取得满意结果 ,现报道如下。1 案例资料2 0 0 2年 11月 ,在某地女厕内发现一女尸。尸体衣物被撕毁 ,其乳房、前胸、面颊部位有咬痕 ,女尸内裤有少量血迹。用棉签蘸取少量生理盐水 ,在尸体咬痕上轻轻擦取咬痕斑迹 ,Chelex法提取棉签上的咬痕斑迹和死者心血、内裤上血迹DNA ,用ABIPro filerPlusTM 、Y PLEXTM5试剂 (REL…  相似文献   

11.
阿碧 《检察风云》2005,(8):36-38
在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时候,不少于弱势的受害者(尤其是妇女和儿童)在情急之下会咬罪犯,而罪犯在“狗急跳墙”或者气急败坏的时候,也会咬受害者。在办案实践中,有时也会在案发现场发现和提取到作案人的咬痕,无论谁咬谁,都会在对方身上留下明显的咬痕和伤口,这些伤痕就成了日后追  相似文献   

12.
咬痕越来越多见于虐童、性犯罪等暴力案件中,常是嫌疑人攻击或受害者自卫的结果。由于人类牙齿大小、形状、排列各不相同,在皮肤、食物等物体上形成的咬痕具有特征性。法医牙科学运用这个原理,将实际咬痕与口内牙痕进行比对,认定或排除嫌疑人。本文就咬痕证据的实际应用、咬痕分析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并展望咬痕分析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1简要案情2000年6月21日晚,平阳县吴某某(女,28岁)被人杀害。尸体检验发现吴颈部环绕一匝白色电线,旁边地面上有一截白色塑料质地的电线护套线。经仔细勘察,发现护套线断端上有一个似牙印的可疑咬痕,极有可能是案犯为方便用电线勒受害人而用牙齿咬断电线所留。经侦查,发现何某某有重大嫌疑。为揭露和证实犯罪,采取死者吴某某和嫌疑人何某某血纱布,与留有可疑咬痕的电线护套线断端一并送检。2检验2.1肉眼检查及提取送检的检材为一长12.5cm、宽0.6cm白色塑料质地的电线护套线,其断端处有一面积约0.3cm×0…  相似文献   

14.
1案例资料 某年8月某日,在某市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勘查人员在勘查现场时在地面发现一个吃剩的梨核,确定是犯罪嫌疑人所留。为明确案情,将梨核送检。笔者采用干棉签擦拭牙印和果皮部咬痕边缘部位,  相似文献   

15.
黄知军 《刑事技术》2003,(Z1):47-48
1案例简介2002年1月5日凌晨,宜昌市某村发生一起蒙面入室抢劫案,受害人罗某夫妇被一伙蒙面歹徒持刀砍伤,并抢走部分财物。接到报案后,区公安分局侦技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开展侦破工作,经勘察现场,仅在距中心现场60余米处的一田坎下提取到数枚烟头,同时在侦察中发现外来人员向某与李某有作案嫌疑,但李某去向不明,传唤向某,因无确凿证据,向某拒不承认到过现场和参与作案。为揭露和证实犯罪,采取向某血样、李某妻子与女儿血样与现场烟头进行PCR检验。2检验用chelex-100提取现场烟头咬痕处唾液斑DNA和向某血样DNA、李某妻子及女儿血样DNA,经ep…  相似文献   

16.
犬咬人不仅是公共健康问题,也是社会安全问题,会引发诉讼。在犬咬人事件或案件中,准确认定嫌疑犬至关重要。犬咬人必然会导致咬痕的遗留。本文通过系统查阅和总结相关文献报道,从犬齿列排布特点及用途、损伤类型及形成机理、损伤部位影响因素、犬咬痕的法医学鉴定要点等方面进行综述,展望了犬咬痕法医学鉴定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犬咬痕法医学鉴定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咬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玮 《刑事技术》1998,(6):6-11
咬痕在解决刑事、民事案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由于咬痕证据的应用难度较大,影响了其证据价值的发挥。本文对咬痕的分类、物质基础及形成机制进行了阐述,使咬痕分析更趋科学化、明朗化,以期提高咬痕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证据价值。  相似文献   

18.
接触DNA检验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在接触物体后,会在物体表面留下少量的接触DNA,对它的检验是目前法医DNA检验的热点和难点。在不同情况下,接触DNA的STR检验成功率差异较大。影响接触DNA检验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有个体差异、载体属性、接触时间、遗留时间、检验时能否突出重点部位、检验策略的选取和结果分析等,本文详细综述了接触DNA检验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人牙咬痕因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和相对稳定性,在实际案例中可为案件的调查取证提供依据,因此应用咬痕进行个体识别成为法医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咬痕鉴定方法由来已久,其分析手段逐步进步,准确性不断提高,特别是3D识别技术初步应用于咬痕统一认定中,势必是分析手段的一个飞跃。本文将对咬痕同一认定的重要性,咬痕分析方法的发展及3D数字化应用于咬痕同一认定的必要性及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在一起拦路强奸案件的诉讼过程中,采用长波紫外反射照相技术,成功地拍照显示出案犯身上的皮下咬痕,为证实犯罪提供了科学依据。 1994年7月23日,我市北郊乡西漳涧村外发生一起拦路强奸案件。据受害人陈述,她在与罪犯搏斗中曾咬过罪犯右膝部。数日后,派出所民警抓获重大嫌疑人康某(男、24岁),经审讯,康某供认了犯罪事实,在康某的右膝部见有两处新鲜伤疤,康也供认是作案时被受害人咬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