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发展,犯罪手段也在日益的科技化,给侦查案件,打击犯罪带来诸多挑战,这就使得侦查机关不得不在侦查过程中运用一些科学技术手段,增强侦查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秘密侦查,也被称为技术侦察,秘密监听就是这类侦查措施之一。秘密监听是指刑事侦查机关在未经当事人许可的情况下,通过安装窃听器听取当事人通话内容进而从中获得犯罪证据的一项侦查措施。秘密监听措施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侦查机关的取证能力,提高了侦查机关的破案率。  相似文献   

2.
技术侦查虽然在实践中大量存在,但中国现行法律无力制约技术侦查,其合法性一直颇受争议。因此,通过这些手段获得的材料是否具有证据能力就成为当前司法实践中一个退退两难的问题。追严重妨碍了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制约了办案效率、影响当事人正当权益的实现。只有通过刑事诉讼立法明确技术侦查的合法性,进而解决其所获材料的证据能力问题,才是摆脱实践困难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技术侦查措施的法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增加了"技术侦查措施"一节,技术侦查措施法定化是控制犯罪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人权保障的价值。但是应当规范技术侦查措施的名称、种类及实施方法,建立审查监督制度,对技术侦查措施予以审查监督,对获得的材料的证据资格严格审核,赋予当事人获得救济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张嵩 《法制与社会》2011,(31):52-53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大部分侦查措施由侦查机关自行决定并执行,当事人不服侦查措施提请监督的范围、程序及向哪个机关提请监督均缺乏明确规定,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并借鉴外国做法,指出完善我国当事人不服侦查措施提请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5.
侦查构造是利益衡量的理论。即何种样的侦查构造能够最好的平衡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与国家打击犯罪得需要这对矛盾。当事人主义的侦查观是在平衡了检察官、警察、法院、受害人、犯罪嫌疑人和律师等多方主体利益的基础上而提出的一种侦查构造。其合理性显而易见。本文便是在这种侦查观的指导下,旨在分析构建一种合理的当事人主义的刑事搜查制度。  相似文献   

6.
完善职务犯罪侦查体制的两个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务犯罪的发展促使职务犯罪侦查体制的革新,而职务犯罪侦查体制改革有两个维度:一是从职务犯罪侦查体制的独立性、一体化和专业化上实现侦查的有效性;一是从内部监督、机关监督、当事人权利和社会监督等四方面实现职务犯罪侦查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典范 《法制与社会》2013,(1):256-257
技术侦查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侦查手段,对弥补常规侦查手段的不足,提高侦查效益大有裨益。但作为一种具有较强侵权性的侦查手段,其本身也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其侵犯权利的无形性,对公民基本权利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干预;其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的保密性对对当事人诉讼权利造成了较大侵害;其实施方法和特殊的功效性,也带来了司法伦理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佘景妮 《法制与社会》2012,(31):148-149
新刑诉法用专节明确规定了技术侦查措施,对侦查活动监督提出了新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技术侦查的内涵、新刑诉法对技术侦查措施的规定及监督技术侦查的必要性,对如何监督技术侦查措施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明 《河北法学》2012,30(5):55-65
侦查公开和侦查秘密原则有各自的内涵,一般应主张侦查公开为原则,侦查秘密为例外.侦查公开原则要求侦查机关应当就侦查的一些情况向当事人及其律师或向社会公开.侦查公开具体而言涉及到公开的对象、时间、方式和公开内容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秘密侦查与侦查公开原则会产生严重的冲突,解决这种冲突的主要方法就是遵循基本原则、在秘密侦查和侦查公开间保持平衡,同时强化司法控制,并建立相应的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0.
取保候审如果运用不当,有可能对职务犯罪侦查、当事人权益保护以及案件公正审理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从实践出发,探讨取保候审制度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适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职务犯罪侦查中取保候审的适用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政法学刊》2016,(6):102-110
侦查行为对当事人的权利影响极为重大,必须引入监督机制,才可能保障侦查权的正确行使,西方国家主要是通过司法审查的方式对侦查权进行制约。一些学者以"三方组合"的理论为依据,提出对我国侦查模式进行诉讼化改造。但是,侦查模式的诉讼化改造不仅存在理论误区,而且存在实践困境。对侦查诉讼化如果缺少必要的警醒,可能误导侦查改革的方向,甚至为警察不作为背书。对我国侦查模式的改造,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采取内部法制监督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张文琴 《河北法学》2015,33(3):63-73
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二首次对“技术侦查措施”作出增补规定.通过新的刑事诉讼法对技术侦查措施的规制研究,分析归纳技术侦查措施的界定,应当包括权力主体对技术侦查措施的界定和部分秘密侦查措施;对技术侦查措施使用的权力主体、适用范围、证据的合法性等问题进行研究,使技术侦查措施在法律规制下不断完善,在侦查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同意监听作为监听的一种特殊情形 ,在犯罪侦查中的适用存在着内在冲突。作为一种任意侦查手段 ,同意监听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侦查效率并增强侦查有效性 ,但同时也侵害了另一方当事人的权利。对此 ,各国有不同的解决方式。要发挥其提高侦查效率之利 ,避免其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之弊 ,必须对同意监听的合法性进行合理把握。  相似文献   

14.
新刑诉法对技术侦查措施做出了相关规定,确立了其法律地位。技术侦查有其内涵和外延。对技术侦查获取的证据材料应合法使用。对技术侦查措施应当进行监督从而保证通过技术侦查获取的证据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5.
许志鹏  黎权 《法制与社会》2011,(26):269-270
为提高职务犯罪侦查能力,适应侦查工作新形势和转变侦查模式,需要创建职务犯罪情报网络体系,通过全面收集职务犯罪情报信息,以技术侦查、特情侦查为手段,建立情报主导下的职务犯罪侦查模式,推动职务犯罪侦查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时间由审判阶段提前到侦查阶段,这对加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另一方面,律师提前介入增加了检察机关侦查、起诉工作的透明度,对检察办案人员的办案质量和执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律师介入侦查活动在国外早已有之,我国还是第一次从立法上明确规定。如何对待律师介入侦查起诉活动是检察机关所面临的一个非常迫切的现实问题。一、自侦实件侦查阶段律师介入的问团自侦案件是指由人民…  相似文献   

17.
孙毅 《法制与社会》2013,(4):259-260
技术侦查在职务犯罪侦查中有适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且《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此也持肯定态度。2012年3月15日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包含了关于技术侦查的内容,但是职务犯罪中适用技术侦查存在一定的风险。技术侦查所导致的风险依然是可控的,完全可以在法治化的轨道内适用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措施。我国应该以法治原则、正当程序原则以及令状原则为指导,构建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机制,以遏制重大贪污贿赂犯罪。  相似文献   

18.
《政法学刊》2022,(3):121-128
通过“天网工程”“平安城市”等工程的建设,利用视频图像为侦查工作服务已经成为现实,视频侦查技术也已经成为继刑事技术、行动技术、网侦技术之后的又一项重要支撑技术。视频侦查工作的发展历经十余载,涌现出了大量技战法和相关理论。对视频侦查内部要素进行分析并总结其规律,能促进视频侦查更好地发展。视频侦查发展主要有规模、思维、技术三要素,并且三要素交替驱动发展侦查工作。在初期,主要通过大规模建设视频监控基础设施来推动发展,当规模接近上限,主要依托思维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新技术规模化应用以及侦查人员对新技术的掌握应用,又将促进视频侦查工作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伏兆倩 《法制与社会》2013,(21):241-243
2012年刑事诉讼法经过修改,增加了"技术侦查措施"这一节,为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适用技术侦查措施提供了法律依据,提高了侦查效率和打击犯罪的力度,增强了技术侦查的规范性,同时,也对保障人权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刑事诉讼法对技术侦查措施规定过于笼统,使得对技术侦查措施的很多规定都缺乏可操作性,使很多法律规范都不能得到落实,不能发挥技术侦查措施该有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新刑事诉讼法中对技术侦查措施规定的分析,介绍了技术侦查措施的作用和不足,提出了完善技术侦查措施的方法,以使技术侦查措施在实践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樊凡 《法制与社会》2013,(10):116-117
对于新《刑事诉讼法》是否承认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学界颇有争议。本文认为,诱惑侦查的合法化具有必要性,它的合法使用,不仅有利于有效预防和控制犯罪,提高侦查效率,也有利于权衡各种法益。针对诱惑侦查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细化法律的规定,严格诱惑侦查的批准程序和监督程序,对采用诱惑侦查手段获得的证据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有效的保护,全面提高侦查人员自身的素质和法律意识,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救济制度,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