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内与海外》2007,(7):F0002-F0002
7月4日,2007两岸侨联“和平与发展”论坛在福建厦门隆重开幕。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中国侨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林军,中国侨联副主席林明江、李本钧,台湾侨联总会理事长吴振波,以及厦门市领导刘赐贵、欧阳建、詹沧洲、陈联合等出席欢迎晚宴,与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侨界代表以及大陆省(市)侨界负责人400多人欢聚一堂.共同预祝两岸侨联和平与发展论坛成功。  相似文献   

2.
2012年10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谢长廷以个人身份访问大陆。4~8日,谢长廷以“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个人身份访问大陆。谢长廷担任过台湾“行政院长”和民进党主席,是历来民进党访问大陆最高层级的卸任官员,其大陆之行备受瞩目。访问期间,国台办主任王毅、国务委员戴秉国、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分别会见了谢长廷。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谢长廷在与王毅会面时称,民进党认为“九二会谈精神”在于“宪法”,而北京认为是以一个中国为前提,国民党则自己发明“九二共识”字眼。因此,民进党虽认同有“九二会谈精神”,但从来都不会承认“九二共识”。  相似文献   

3.
台湾日据时期来台的日籍殖民作家西川满搜集、整理、创作了一些台湾民俗题材文 学。被他认为是“日本南方异国情调”的台湾民俗文化现象, 大部分和闽南文化高度近似乃至完全 一致, 其实质是中国大陆文化向台湾的延伸与发展。西川满的台湾民俗题材文学恰恰成了台湾与 中国大陆、台湾民俗与大陆民俗、台湾文化与炎黄文化血脉不能被斩断的反证。违背西川满的初衷 的是, 其台湾民俗文学文本客观上变成了“文化殖民”神话的证伪书。  相似文献   

4.
6月1日 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与台湾断绝所谓“外交关系”,与我国建交。台湾的“邦交国”现为24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169个。  相似文献   

5.
“我想把台湾的樱花种植技术引入锦州,开办一个樱花主题的观光农业同,让大陆的游客一起享受浪漫的樱花之旅。”8月20日,正存辽宁锦州参加第十三届“辽宁台湾周”的台湾“樱花达人”张洲府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6.
台湾的“南向”政策即是以经贸搭桥,与东南亚国家建立起新的“睦邻关系”,希望打破其在国际上的孤立,是台湾当局“务实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向”相对于“西进”而言,“西进”是指由于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台湾商人近年来到大陆投资的趋势。台湾“南向”战略正式始于1994年。从去年底今年初,台湾当局借东南亚金融危机,重启“南向”政策。东南亚一些国家由于金融危机而遭受严重打击,对台湾的经援也表示兴趣,希望借台湾的援助来化解本国的经济危机,有靠近台湾的倾向。这值得我们关注。一、台湾实施的第一次南向政策从1994年开始…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造成台湾问题的最大外部因素,也是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和实现统一的最大外部障碍。中美两国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但长期以来,美国一直与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保持军事关系。自1996年台湾海峡危机以来,美国扩大了它与台湾军事关系的范围,包括美台军官之间就战略和作战问题进行研讨、台湾军官赴美军事院校受训等。美国企图将台湾纳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国会一些议员还力图通过“加强台湾安全法”。美台之间保持和扩大军事关系使台湾当局和少数主张“台独”的分子产生错觉,促使他们顽固拒绝与大陆在“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论述日本国内的华人经济活动,但并不沿袭以往的研究方法、即以特定地区的特定时期和特定领域为对象的所谓个别研究,而着眼于日本经济“国际化”过程的一个侧面、即“人的移动”(外国人的出入国),以此勾勒出华人的地位和动向。不过,本文仅限定于在日华人(包括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东南亚的中国人和华人)人口的变迁。由此或许可以推测日本与中国大陆及台湾关系的变化以及东北亚地区华人人口的流动状况。此外,本文将尽可能与在日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日本政界一直存在着一股被称为“台湾帮”的亲台势力,他们不愿看到中国的统一,始终或明或暗地帮助台湾与大陆对抗,特别是近年来,其活动日益频繁,他们一方面与“台独”分子相勾结,另一方面利用其在政界的力量影响日本政府的对华、对台政策。日本的“台湾帮”已成为我国统一台湾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0.
2006年6月19~20日,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学者在北京举行了名为“中俄社会科学论坛”的学术研讨会。这次“中俄社会科学论坛”,就是中俄两国领导人在2004年10月商定的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这次活动中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唯一一次高层次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11.
2013年5月15日至18日,由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德国马克斯·韦伯基金会、德国佛来宝大学历史系和华侨博物院共同举办的“华侨华人与中国侨乡近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德国、美国、新加坡、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们齐聚一堂,  相似文献   

12.
8月初的五羊城,正是骄阳酷暑时分。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与广东华侨历史学会联手主办的海峡两岸“华侨与抗日战争”学术研讨会,就在市中心珠江之滨的华厦大酒店内徐徐拉开了帷幕。时值李登辉抛出“两国论”,海峡两岸关系骤然紧张。但政治变幻与学术氛围似乎两不相扰,会议不仅如期举行,而且获得圆满成功,大大出乎举办者的预料。两岸侨界学人的盛会出席此次会议的,主要是来自海峡两岸侨界、华侨学术界的人士,共有71人,其中大陆49人,台湾19人,另有新加坡2人,香港1人;提交论文42篇,其中大陆27篇,台湾15篇。中国侨联顾…  相似文献   

13.
蔡英文自2016年5月20日执政台湾以来,拒不接受“九二共识”,大力推行“去中国化”,在“求‘独’、联美、抗中”执政理念推动下,在南海问题上淡化对“历史性权利”的维护,变相切断台湾与大陆的历史联结,给南海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使两岸共同维护南海权益变得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4.
进入90年代,台湾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获得了迅速发展,特别是1993年台湾当局抛出“南向政策”,企图通过“以经促政”和“政经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稳固的政经关系,来增强与大陆抗衡的筹码,这对大陆吸引台资及发展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拟从投资、贸易、援助三个方面概述90年代以来台湾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并对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的政策措施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中后期,日本在亚洲东方崛起。明治年间日本就制定了以征服中国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19世纪末对华发动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霸占了台湾和澎湖列岛,从此走上了以武力侵略征服中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世界贸易组织号称“经济联合国” , 是台湾迄今加入的最重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从 台湾问题在该组织的演变来看, 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台湾问题最为复杂、耗时最长、牵涉因素最多。 在大陆、台湾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再回顾加入的历程, 从政治、经济的角度研读世界贸易组织的 台湾问题, 对于打击台湾当局的“台独”企图也许更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7.
图片新闻     
《东欧中亚研究》2009,(4):F0002-F0002
2009年6月22-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俄社会科学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次论坛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经济分论坛暨第九届中俄经济学家学术研讨会”和“中俄关系分论坛”。  相似文献   

18.
2014年6月26-27日,首届“安全促发展国际论坛”暨2014警察与科学国际讲坛由中国公安部国际合作局主办,浙江省公安厅和浙江警察学院承办,在浙江警察学院国际会议厅举行。该论坛是一个半官方、半学术、开放的国际性论坛,秉承平等、互惠、合作和共赢的宗旨,聚焦执法安全合作,致力于通过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及相关国际组织的执法交流、协调与合作,促进和保障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加强本区域与世界其他地区执法部门的对话与合作贡献力量。本次论坛上,  相似文献   

19.
在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华人经济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这里所说的“华人经济”系由(1)中国大陆经济、(2)中国大陆外华人经济组成,后者又包括①香港(已回归)、澳门(1999年12月20日回归中国)及台湾的中国人经济、②海外华侨华人经济。 从狭义上看,也许只有海外华侨华人经济才能称为“华人经济”,但由于它们相互联系着,所以从广义上进行探讨。这里不单就华人资本的动向,而是更广泛地进行观察。 虽说经济危机,但并非亚洲经济全都陷入了危机,仅从经济增长率及其他宏观数字来看,中国和台湾莫如说经济情况良好。新加坡虽然情况不好,但与其他东南亚国家  相似文献   

20.
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之际,为配合中俄关系史上的创举——“俄罗斯国家年”的活动,加强中俄两国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俄罗斯科学院于2006年6月19~20日在中国北京共同举办了“中俄社会科学论坛”。论坛由“中俄关系:历史、现状与未来”国际会议和“全球化与中俄经济”国际会议两部分组成。该活动为“俄罗斯年”的国家级项目之一。“中俄关系:历史、现状与未来”国际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和世界历史研究所共同承办。来自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