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国际关系的缓和对拉美的政治形势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特别是持续10年的中美洲地区冲突已明显地缓和下来。随着地区局势的缓和,中美洲国家已逐步把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置于更重要的地位。但是,从整体来看,拉美地区内外的变化,既为拉美国家进一步调整经济、加快一体化步伐开辟了新的前景,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先,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发展,至少从近期看对拉美国家似乎是忧大于喜。西欧主要国家和日本过去没有,今后也不可能把拉美作为重点合作对象。70年代以来,欧洲共同体和拉美的经贸关系呈下降趋  相似文献   

2.
拉美土地和农民问题的教训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清  刘雨 《理论导刊》2012,(6):109-112
拉美国家历史上大规模的土地兼并迫使农民因失地而向城市迁移。这一方面导致该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又造成城市失业率上升,收入差距扩大。拉美国家利益冲突加剧、社会长期动荡、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受阻的主要原因正在于此。本文着力探讨拉美土地和农民问题的深刻教训,同时,也对中国当前脱离实体经济,即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城市化所带来的土地及农民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1998年拉美国家在厄尔尼诺现象(损失100亿美元以上)和亚洲及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经济又一次陷入困境。在对外贸易方面,由于亚洲和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国际初级产品比如石油、食品、矿产品需求不旺、价格下跌,严重地影响了拉美国家的出口收入;亚洲国家的货...  相似文献   

4.
拉美国家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在过去的一年中普遍实行调整计划,合理解决外债问题,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但在新的一年里,仍面临着严峻的困难。 去年拉美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全地区平均国内生产总值有一定增长。据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公布的材料,去年拉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4%,高于1985年的2.7%。但是,拉美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巴西和秘鲁的经济发展迅速,达到  相似文献   

5.
一九九一年,拉美国家加速经济调整,采取多种措施缓解债务危机和遏制通货膨胀,因此拉美地区经济得到恢复并开始出现转机。但拉美经济仍然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赵紫阳总理对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巴西、阿根廷和委内瑞拉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期间,本刊发表这篇述评,阐述中国与拉美国家友好交往的深厚渊源、良好现状和光明的前景。中国和拉美国家在若干方面有着共同利益,双方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又各有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可资互相借鉴。完全可以相信,中拉关系将出现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1992年12月初,中国首都钢铁公司购买秘鲁最大的一家国营铁矿在利马正式签约,秘鲁总统藤森参加了签字仪式;11月,智利总统艾尔文的亚洲之行访问了日本、中国和马来西亚,实现了有史以来智利总统首次对亚洲的正式访问。今年1月,巴西的瓦里克航空公司开辟里约热内卢至香港航线……拉美国家与亚太地区的贸易往来也在迅速增加。这些事实表明,拉美国家正在积极开拓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外交关系,尤其是发展双方的经济合作。80年  相似文献   

8.
对拉丁美洲国家来说,中国曾经是—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国家。六十年代还只有一个拉美国家同中国建交,过去二十多年中,访问中国的拉美国家总统也只有五位。然而,经过多年的交往,相互增进了解,中国同拉美国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仅在今年五、六月间的一个月内,接连有三位拉美国家的元首——厄瓜多尔总统乌尔塔多、巴西总统菲格雷多、圭亚那总统伯纳姆相继访问我国。这在中国同拉美国家的关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正如乌尔塔多总统在访华时所说的:过去来中国访问的拉美国家总统很少,而现在我们接踵来访,这说明拉美对亚洲、对中国的政策正在变化。我们愿意同中国交朋友。  相似文献   

9.
拉美国家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忽视改革可能产生的社会代价,致使贫困、失业等问题不断严重,民众生活水平没有得到适当提高,对政府和执政者的不信任情绪不断增加,致使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再次进入高潮期。90年代中期以来,在民众的抗议浪潮中,拉美地区至少已经有7位总统在没有完成任期的情况下被迫下台。一些国家的冲突仍在不断发展,呈现愈演愈烈之势。除了对国家体制有组织的反抗外,拉美国家的社会冲突还表现为社会环境的恶化和失控。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贫困现象的扩散、社会矛盾的加剧,导致拉美国家社会环境恶化。在农村,农民不断分化,许多…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头30多年,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然而进入80年代后,则陷入了困境。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从1970—1974年的7.3%降至1981年的1.2%。1982年和1983年连续2年为负增长,经济增长率降到战后近40年来的最低点。为此,拉美国家对经济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2,(22)
事件 为期2天的第二届欧盟-拉美国家首脑会议18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闭幕。与会的15个欧盟成员国和33个拉美国家的领导人签署了旨在加强双边关系并强烈谴责美国实行单边主义政策的《马德里宣言》。  相似文献   

12.
盛夏的八月二日下午,首都人民迎来了巴拿马的友好使者——由卡米洛·戈赛内议长率领的巴拿马议会代表团。巴拿马朋友应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邀请,对我国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友好访问。宾主都认为,这次访问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将是很大的推动。 赵紫阳总理在中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北戴河会见了代表团。他回顾不久前以及一九八一年对拉美国家的访问后说,这些访问使他加深了这样一个印象,即中国同拉美国家在和平与发展这两个当代最根本的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立场。中国同拉美国家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持一致或相近的立场。他说,“因此,中国同拉美国家,包括巴拿马,应该而且也有条件进一  相似文献   

13.
一、巴西与中国基本国情的可比性巴西联邦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是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位于南美洲东南部,总面积850多万平方公里,占拉美国家的47%。土地面积、人口、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均居南美首位。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拉美国家实施了声势大、范围广、影响深的改革开放。这一进程不仅在拉美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在整个第三世界来说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无怪乎有人称之为拉美大陆上的一次“经济政变”。  相似文献   

15.
王传涛 《学理论》2012,(28):15-16,42
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逐步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随后陷入了长期的发展停滞阶段,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缓慢、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社会秩序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人们称之为"拉美陷阱"。当前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与拉美国家处于同一发展阶段。所以有必要探讨拉美国家"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分析中国可能陷入中等陷阱的因素,提出我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根据最近美洲开发银行的统计数字,1996年拉美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1995年的0.7%提高到3%;在此基础上,1997年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4—5%。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继续回落,1996年上半年只有22%,为1972年以来的最低点。由于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幅度大于外债额的增长幅度,因此外债负担有所减轻,1996年负债率(外债相当于出口收入的比重)估计在225%左右,为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总而言之,种种迹象表明,拉美国家已彻底摆脱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的一年,拉美国家尽管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但仍未能扭转经济持续下降的颓势,全地区经济再度陷入衰退。形势的发展表明,在经历了长达9年的经济危机之后,这个地区的经济依然回升乏力,不得不在谷底继续徘徊、挣扎。 据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去年年底公布的24个国家的统计数字,这个地区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0.5%。这是继1989年下降1.5%之后,连续第二年出  相似文献   

18.
拉美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从原来大力兴办国有企业、保护国内市场、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进口替代”模式转变到以鼓励市场竞争、实行对外开放为主的新经济体制上来。在拉美国家经济体制转轨和改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拉丁美洲国家是最早开始工业化、现代化实践的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不公一直是困扰一些拉美国家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在吸取拉美国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吸收借鉴当代世界的先进发展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即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20.
应英国首相梅杰之邀,巴西总统卡多佐、秘鲁总统藤森和巴拿马总统佩雷斯·巴利亚达雷斯出席了今年2月10日在伦敦召开的旨在推动双边经济关系的研讨会,讨论拉美的改革和贸易机遇,以及“欧洲和拉美:贸易伙伴”等课题.此次会议进一步证明,拉美国家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拉美的对外关系中,美国历来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冷战后,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