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宪法颁布实施已近四年了。在新宪法的指引下,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日益显示出它的巨大威力。坚持以法治国,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牢固地树立法制观念,特别是宪法观念,使自己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养成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这是我们在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迫切  相似文献   

2.
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的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学习邓小平关于党与法关系的理论杜耀富正确处理好党与法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这个问题在我们党内和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曾经是一个禁区,长期未能获得理想...  相似文献   

3.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是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原则.这个意义深远的规定,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对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 新宪法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总的指导思想制定的,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长期稳定性的宪法,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再好,也不会自动执行。它要靠人去遵守和运用,靠有力的措施去保障,否则,便是一纸空文。可见,宪法实施的保障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保证宪法的实施,新宪法作出了一系列的明确规定,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宪法实施保障体系,这就是宪法的法律保障、监督机构的保障、党的保障和人民的保障。党的保障是最根本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坚持党对国家的领导与坚持“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分别在中国共产党十二大通过的章程和一九八二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里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是党和国家机关组织活动的两项重要原则。认真地贯彻这两项重要原则,就能够正确处理党的政策与国家纪律的关系,党和国家的关系,从而能够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更好地确保宪法的最高权威。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四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组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它作为具有最大权威性和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对于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对于保证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部好宪法的颁行,并不意味着它的各项规定都能得到完全的  相似文献   

7.
有政府就有管制,管制本身就是政府的职责之一。但是,问题在于管制什么和如何管制。而这个问题在我们国家还得加一个谁去管制。如果说政府本身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的话,那么,在我们国家政府还有一个更广义的理解,因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很多情况下,也包括于广义政府的范畴中(这应当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于是,政府管制问题在市场经济日益健全的我国就显得更加重要,当然,也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8.
<正>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谈到法制建设时指出:“现在的问题是,不但有相当数量的群众,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党员,包括一些负责干部,对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已经制定的法律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遵守和执行。”这种状况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很多同志对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本质缺乏认识。为了改变这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状况,有必要进一步认清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本质。什么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本质呢?彭真同志在代表宪法修改委员会所作的宪法修改  相似文献   

9.
<正>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共产党要不要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既是一个重大的实际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党的十二大总结了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历史经验,对这个根本性问题,作出了创造性的回答:“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见新党章)。新宪法也明确规定:包括共产党在内的各政党“必须以宪法  相似文献   

10.
正如戈尔巴乔夫同志在其《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所说:当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这辆“汽车不是驶向掌握方向盘的人想去的地方”的时候,“我们苏联领导人得出的结论——而且我们将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一结论,就是必须采用新的政治思维。而且,苏联领导  相似文献   

11.
宪法是关于政治统一体的类型和形式的总体决断,涉及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同时,宪法也是关于国家治理的根本法和基本原则,具有法律的属性,是一类特殊的法律规范。宪法的政治性和法律性是宪法客观存在的两种属性,二者在效力和地位上具有层次性,发挥的功能也有差异。本文指出研究宪法的政治性和法律性、合理定位宪法政治性与法律性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看待宪法、推动宪法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秦正 《法制与经济》2021,(2):97-101
"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只是道德要求,也已经进入法律视野.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必须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共有四类主体."必须"和"模范"都有其特定的语义,相应的"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在法条中就有了明晰的法律意义.国家以立法形式将四类主体的守法责任专门化、明确化,蕴含了专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在...  相似文献   

13.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回应经典宪法定义的缺陷,刘茂林教授提出了"宪法就是政治共同体的规则"这一命题。宪法是凌驾于公法和私法之上来协调公法和私法之间关系的根本性的共同规则,是直接表达整体性的法律,部门法是不自足的,应该从宪法那里获得满足它自己的必要条件,甚至还有许多实质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是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贯彻这一精神,就要努力实现全国“四五”普法规划提出的“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目标,即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转变,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由注重行政手段向注重法治手段转变,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普法工作如何在普及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部署,山西省宁武县地税局党委及时召开会议,组织学习了党章和党的十八大报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精神,研读《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学习材料,使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同时,对全局12个党支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工作安排,  相似文献   

16.
干部道德,主要是指干部的职业道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官德”。它基于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又高于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既是调整干部同他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准则,又是指导约束干部从政行为的准则,也是党和人民群众对干部的基本要求。道德自律是内在的约束力量。它的工作之窗·监察论坛,主要是指干部的职业道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官德”。它基于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又高于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既是调整干部同他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准则,又是指导约束干部从政行为的准则,也是党和人民群众对干部的基本要求。道德自律是内在的约束力量。它…  相似文献   

17.
符合法律的宪法解释是在宪法有复数解释时以法律为准据而选择宪法解释的方法,与合宪性解释的方向恰恰相反。在我国宪法实践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曾经将《宪法》第40条上的公安机关解释为涵盖国家安全机关,这是较为典型的符合法律的宪法解释。从理论上说,为化解违宪疑虑,也可以通过这种解释方法将《宪法》第40条上的通信解释为排除通讯记录,而将检察机关解释为涵盖监察机关在内。与合宪性解释不同的是,符合法律的宪法解释属于逆向的以宪就法,因此通过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须接受宪法上的再审查。这种解释方法既能维持宪法的最高性,恪守宪法与法律之间的界分,同时又能容纳宪法含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法学》1983,(1)
我国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经正式颁布了。新宪法在总纲第五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之后,又增加了一项规定:“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这一新的内容,十分有力地说明“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任何组织和个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江泽民同志亲自选定的中央领导同志法制讲座1996年第一讲的题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王家福研究员为中央领导同志讲课时,江泽民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①这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时,李鹏总理的报告中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②这次全国人大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市开展法制宣传周活动期间,北京市法学会与本刊编辑部于五月二十七日邀请贾潜、王斐然、王桂五、谢飞、肖永清、王定国、齐一飞、魏泽同、许崇德、孙国华、郭道晖、吴杰等首都法学界部分同志座谈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的问题。陈守一会长主持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