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党课》2010,(18):4-7
近几个月来,南海纠纷四起,争端升温。周边邻国蚕食我国岛屿、挑衅南海主权之势愈演愈烈。今年2月,菲律宾国会通过法案,将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和中沙群岛中的黄岩岛划入其领土;时隔两周,马来西亚总理登陆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宣示马来西亚“拥有”此片领土;越南则一边声称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一边向南沙群岛增派海军陆战队。  相似文献   

2.
《党史文汇》2010,(4):61-61
赵南在南海问题上频频挑衅中国:2007年4月,越南政府进一步划定了南沙部分油气招标区块,并在南沙举行所谓“国会代表”选举;越南还和英国BP公司合作在南沙修建天然气输送管道。不但如此,越南还放出硬话,狂妄地宣称“拥有南沙全部岛屿的主权”,其官方《西贡解放报》甚至声称“决不放弃一寸土地”,并“不惜与中国一战”。  相似文献   

3.
越南不止一次在未与中国协商的情况下擅自勘探争议海域的油气资源。最近,越南又试图与埃克森—美孚达成油气初步勘探合作协议,由于勘探地点恰位于南海中越争议海域,被中国政府认为侵犯中国主权遭到抗议,最终不了了之。  相似文献   

4.
焦世新 《学习月刊》2010,(21):45-46
近来美越关系有所改善,美国驱逐舰“麦凯恩”号访阿岘港;越美在南海举行非战斗演练;越美在河内举行首次副部长级国防政策对话等等,加之南海争端成为中越关系的摩擦点,国内关于“越关联手制衡中国”的猜测随之而起,一些媒体和网络上出现了指责越南“忘恩负义、狼子野心”的声音.甚至有人叫喊对越南动武。  相似文献   

5.
南海面临危机 全国政协常委、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张黎上将在今年6月全国政协小组会议发言时指出,南海形势目前非常严峻。南沙有500多个岛礁,中国只控制其中4个,越南占了29个,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各占了3个以上。中国在南海没有一口油井,而其他国家却有1000多口.每年开采石油5000~1亿吨。现在这种开发还有加速之势。  相似文献   

6.
东盟正处于历史上最甜蜜的时期之一,有4位追求者对它感兴趣。一位学者的形象比喻将东盟在中、美、日、印四国博弈中所处的地位烘托了出来。然而,东盟与中国在地理上形成的天然接近感近来不断受到影响。其中,越南和菲律宾想把它们与中国的南海争端挂在东盟的列车上,凭合力与中国较量;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十分重视南海权益,并竭力维护之。在不同时期,中国针对南海地缘形势并结合自身实力,通过不同方式维护南海权益。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军事实力较弱,且处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包围之中,维护南海权益的手段十分有限,主要以外交方式维护主权。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南海权益遭到有关国家的侵犯之后,中国一方面与美国、菲律宾等国进行交涉,与之达成谅解;另一方面,在与南越政权、越南交涉无果且对方继续侵犯南海权益的情况下,中国又不得不在南海进行自卫反击,收复了西沙群岛、维护了南沙权益。1990年代以来,在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美国及其支持的有关声索方不断在南海向中国发起挑战的情况下,中国通过综合运用外交、法律、加强治理等多种手段,有力地维护了中国合法权益和南海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8.
正7月12日,应菲律宾单方面提出设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罔顾事实,肆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作出并公布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上演了一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然而,历史是不容篡改的,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拥有坚实的历史和法律根基。就在70年前——1946年12月,中国海军上校林遵率4艘军舰驶抵南海,登上南海诸岛,  相似文献   

9.
正为重申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加强与各国在南海的合作,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一、中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收复日本在侵华  相似文献   

10.
于非 《党建文汇》2002,(20):17-17
7月27日.东盟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尽快与中国达成一项正式的联合宣言,以结束双方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据报道,东盟主张,现阶段各方应暂时回避主权之争,限制在有争议的小岛和岩礁上新建住地和设施,加强军事领域的透明度.事先通报各自的军事演习和军事行动,防止出现占领新的地区等:这表明,中国与东盟在解决南海纠纷问题上又向前迈出一步。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科学揪刊登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张文杰、谌民航的文章说,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解决海洋争端问题提出了“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战略思想。当前我国在东海、南海面临着岛礁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的严峻局势,科学理解邓小平这一战略思想,对于正视和解决钓鱼岛、南海等海洋争端,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国政府向南海派遣了农业部所属的中国渔政311船。外界普遍认为,中国此次派遣渔政船前往南海执行巡航任务,主要目的是为了宣示中国对南海所拥有的主权,与最近一段时间美军战船在南海进行的挑衅活动不无关系。从美国近日一系列行动来看,显然意在  相似文献   

13.
由于对南沙群岛主权和资源的重叠声明以及继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危机之后,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冲突问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冲突加剧,东盟邻国屡次擅自侵占南沙群岛中的岛礁,而中国在1992年后由于快速的经济发展变成一个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进口国,对南海海底资源的主权呼吁也越来越频繁。于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就此展开了一场长期的博弈。文章试以国际关系基本理论中的博弈论分析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南沙群岛纠纷。  相似文献   

14.
1974年1月19日,中国与南越在南海爆发的西沙海战,是70年代中叶在南海发生的重大事件。这场海战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海战,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战略势态影响深远。越南南北双方签订停战协议后,南越政府便趁着陆战局势的相对稳定,积极展开了在南海抢占战  相似文献   

15.
丁力  功力 《党建文汇》2000,(6):41-41
前些时候,我随一个农业方面的代表团到越南考察。与我国相邻的这个国家,近年来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方面的进展,就像南海北部湾吹来的暖风。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南海问题在国际上得到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为了进一步显示自身对于南海部分岛礁与海域主权的合法性,菲律宾在西方大国的支持和协助下,向联合国国际海洋法法庭提起诉状,要求其对中菲之间的争端进行仲裁。今年7月12日,南海仲裁案的"最终裁决"完全偏向于菲方,引发了中国的强烈反对,同时也给南海问题的走向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越南近期频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不仅在南海与我国争端不断,早期购买的6艘基洛级潜艇已经全部到位,并以此公然威胁封锁我航母基地攻击航母,还在筹备购买苏35或欧洲先进战机。此时正在磨刀相向的越南,不知道能否在5月7日这个越南独立战争的决胜之战奠边府战役胜利62周年的日子,想起并肩作战的中国同志加兄弟。62年前这一天,法军指挥官德卡斯特莱少将向越南人民军投降,其参谋部人员全部被俘,奠边府战役以越  相似文献   

18.
薛力 《学习月刊》2014,(15):39-40
7月9日在北京举行了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7月1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议案,要求中国将“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撤离南海海域;7月15日,中国突然把南海981钻井平台连同百余艘相关船只撤离中建南海域,这比原来宣布的钻井结束时间整整提早了一个月。  相似文献   

19.
在无政府状态下,资源的实际占领、使用或消费是所有的前提条件;没有实际的占领、使用或消费,所有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主权的形成只是国家间达成的契约;国家相互尊重主权是因为这对相关国家最有利;一旦条件变化,通过武力掠夺资源或有利生存条件、侵犯主权的事情就可能发生.中国的海洋权益受到严重侵犯,最大问题是未能够实际占领、控制和开发利用海洋.因此,对尚未被任何国家或地区占领的海域进行实际占领、控制与开发;对于有争议的海域要实际占领、控制与开发;对于已经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占领的岛、礁、沙、滩等以及已经勘探、开发的海域,中国要不断宣示主权,通过不断派军队进行干扰、维护主权的办法,采用多种策略将侵略者赶出被侵占的海域.  相似文献   

20.
正南海问题的根源南海诸岛究竟属谁?历史早就给出了明确答案。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益,二战结束后数十年没有任何国家提出异议。因为南沙群岛回归中国,是战后国际秩序和相关领土安排的一部分,受到《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保护;否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就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否定,就是对国际法的公然违背。对于南海诸岛属于中国这一点,菲律宾同样心知肚明。但自上世纪60年代末南海地区发现丰富的油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