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谷纪 《前线》1962,(21)
最近,美帝国主义发出了对古巴实行新的侵略的危险信号。肯尼迪在十月二十二日悍然宣布美国对运往古巴的“一切进攻性军事装备”实行严格封锁。与此同时,美国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其他军事部署,伺机发动对古巴的突然袭击。此后,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往来信件,肯尼迪提出必须拆除在古巴的所谓“进攻性”武器,并且要在联合国进行所谓“国际视察”和“核实”之后,美国才可以同意取消对古巴的海军封锁和提供不入侵古巴的保证。但美国的“空头支票”没有  相似文献   

2.
《廉政瞭望》2008,(12):63-63
肯尼迪上任不久,美国当局便对古巴实行经济封锁,严禁古巴雪茄销往美国,然而在肯尼迪签署这一文件之前,却有苦难言。因为,他太痴迷古巴的哈瓦那雪茄了,他知道,一旦自己签署了这项法令,就意味着自己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抽不到古巴的哈瓦那雪茄。  相似文献   

3.
美国肯尼迪政府在經过长期的策划和准备之后,于四月十七日清晨,不惜冒天下的大不韙,公然对古巴发动了一次武装侵略。肯尼迪政府原是企图借此一举推翻古巴革命政府,实現其扼杀古巴革命和重新奴役古巴人民的罪恶目的。但是。美国的这次侵略冒险却是一次短命的睹博。英雄的古巴軍民在美国雇佣軍入侵之后,立即投入保卫祖国的光荣战斗,在不到七十二个小时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核按钮”是怎么来的肯尼迪当上美国总统后,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军方和政府中的一些人要求“惩罚那些俄国人”。由于担心出现未经允许就下达核打击命令等情况,肯尼迪想到了开发“核按钮”,也就是后来的“核手提箱”。这样。美国总统可以把核打击的权力时刻掌握在自己手里,“核按钮”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5.
去年四月间,美国雇佣军入侵古巴遭到了惨重的失败,英勇的古巴人民赢得了巨大的胜利。一年来的事实表明,肯尼迪政府并没有从入侵古巴的惨痛失败中取得教训,相反的,却一步步加紧对古巴的侵略和干涉,阴谋孤立古巴,扼杀古巴革命,消除古巴革命对拉丁美洲各国的影响和镇压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然而,一年来拉丁美洲局势的发展,却同肯尼迪政府的愿望相反,在古巴革命的深刻影响下,拉丁美洲各国  相似文献   

6.
1962年秋冬的古巴导弹危机和中印边界冲突事件,是中苏分裂并导致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分裂的分水岭.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中苏不断调整各自的外交政策,寻求对方的支持和帮助.随着危机的结束,苏联迅速改变立场,指责中国是中印边界冲突的始作俑者;而中国也公开指责苏共在处理导弹危机的过程中犯了"冒进主义"与"投降主义"的错误.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巨大分歧与矛盾,使中苏走向了公开分裂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扼杀古巴革命进而遏制拉丁美洲各国人民革命运动,是美帝国主义对拉丁美洲一贯的政策。最近时期,肯尼迪和他手下的美国负责官员不止一次地叫嚷,美国是不能同社会主义的古巴和平共处的,美国“决心不让本半球再出现共产党国家”在行动上则以更加阴险、更加狡猾的方式,继续对古巴进行种种侵略、破坏活动以及对拉丁美洲各国人民横加干涉和镇压。  相似文献   

8.
古巴距美国近在咫尺,遭受美国孤立和封锁已长达40余年。苏联东欧地区的社会主义政权像多米诺骨牌似的崩溃后,古巴遭受“双重打击”,形势  相似文献   

9.
谷纪 《前线》1962,(23)
古巴统一革命组织全国领导委员会和古巴政府于十一月二十五日发表声明,揭露了美国总统肯尼迪十一月二十日演说的侵略实质。声明指出:“一声武装冲突已经避免,但是并没有获得和平。”古巴声明重申保卫古巴主权的五项正义要求,号召古巴人民保持高度警惕,这完全是正确的。中国人民对坚持反美斗争的英雄古巴人民怀,着无限钦佩的心情,并表示坚决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邢纯 《前线》1963,(14)
肯尼迪在一九五五年就说过:容忍、谦让是“一切自由组织的社会团体的基础。”从去年“古巴危机”之后,肯尼迪和其他美国官员,更加频繁地宣传达种“容忍”的哲学。据说,“容忍是和平的关键”,“除非在不同民族、制度间有相互的容忍,否则就不会有和平。”今年六月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