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必有一死,死亡对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如何面对死亡。海德格尔采用现象学的方法,对"此在"之死亡作出阐释。要理解"此在"作为"整全之在"和"本真之在",分析死亡就成为必要一环,死亡不是死到临头,而是向终结存在。面对死亡,此在受到"良心"的召唤,展现出本真之在,自己作出决断,不断筹划着自己。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都在建立人类本体论。马克思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建立,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性,强调人类在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海德格尔以此在为出发点,通过现身情态的领悟建立了基础本体论,并阐释此在的共在性和历史性。他的思想带有一种原始本真的东西,有悲观论的倾向,但在此在的历史中又强调扎根在未来,赋予此在一定的超越性。尽管他们研究的出发点和方法不同,但他们都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关注人和世界的问题,把两者作一比较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死亡”是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在其早年作品《存在与时间》中,他将死亡界说为一种“我的死”。“我的死”并非海德格尔的文学性发挥,而是奠基于坚固的逻辑性基石。本文在深耕《存在与时间》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四个环节的展开,还原呈现了海德格尔对“我的死”的逻辑建构。第一,对“死亡”进行语言学澄清,以将死亡从日常性中抽离出来;第二,论证“死亡”的必然性,从而突出了死亡问题的紧迫性与不可逃避性;第三,论证“死亡”的“向来我属性”(Jemeinlichkeit),从而标画出死亡的主体性;第四,指明死亡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从而揭示出死亡的生存论内蕴。至此,“我的死”最终呈现为:此在(Dasein)唯有在本己的死亡可能性中“先行(vorlaufen)到死”,才能本真的开展自己的生存。  相似文献   

4.
西方传统本体论认为,本原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基础,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由之构成、万物消灭后又复归于它的东西,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或者是精神。但在海德格尔看来,哲学的根本问题并不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而应该是“在”的问题。由此海德格尔重提了“在”的问题并深究了“在”的意义,批判了无根的西方传统本体论,反转了西方形而上学的整个方向。而当海德格尔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并找到了人(Dasein)这个“此在”的时候,他的有根的生存论思想终于建立了起来,从而也就完成了他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与语言的诗性意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小川 《求索》2008,(4):109-111
海德格尔在哲学领域内反对主客二分,彻底反理性,提出了“此在与世界”的存在论观点,强调了语言的本体地位,突出精神创造的本源性和绝对性,使人们关注重心从“在者”(存在)转向“在”本身。海德格尔对人生存本真状态的关注,深入探究语言与“此在“之间的本质关系,从而给语言赋予新的意义——鲜活的诗性意蕴。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秉承现象学还原方法来追问存在的意义.在前期《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从显现一端来追问存在的意义,主张存在只能通过此在显现出来,构建此在形而上学.在后期,海德格尔发现此在的显现方式对存在本身的限制,转而构建世界之四重整体的形而上学,让存在从自身出发显现自身,此在与存在处于自由的游戏之中.  相似文献   

7.
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始于弗雷格,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继承和发展了其以数理逻辑为工具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的思想及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和阐释进行哲学研究的方法,确立了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正是海德格尔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并对语言本质的论述及其语言观的阐述才使得这一语言转向更深入和彻底,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的语言理解有一个发展的历程,早期着重从人的此在性出发探究语言的言谈属性,后期则倾向于大道之说的显隐二重性。但其语言哲学一以贯之的主题即是对存在的追寻,从Rede、Sage到语言是存在之家,从语言的本质到思诗合一,都体现了海德格尔运思语言与存在共通的大地性,以及其语言哲学的思想旨归。  相似文献   

9.
“道说”———本质的语言乃是存在之家,体现了海德格尔语言观的最大特色,即从存在论和世界观的角度揭示语言与存在的本质联系,进而为确立人与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崭新的基础;海氏指出,生活在“思想贫乏”时代的当代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并通过“倾听”自然这个“神圣者”的“道说”而进入精神之家园。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恢复希腊的生存论是通过"在的语法学考察"和"现象学直观"两个环节实现的。在《形而上学导论》中为恢复希腊的生存论思想,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外在之路"——"在"的语法学考察。但它的意义却在于:通过这一考察,初步探询了希腊的生存论态度,并提示出恢复生存论的"内在之路"——现象学直观。通过这两个环节,海德格尔完成了相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的"生存论转向"。  相似文献   

11.
刘剑伟 《前沿》2011,(22):165-168
审视古代中西的诗歌理论,可发现对宗教中的神秘体验是重要课题之一。在中国,这种神秘宗教体验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最终流变成了具有艺术审美意趣的禅境。本文认为,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禅境,是一种空灵无极的自由境界,是一种平和淡定、不悲不喜、清澈空灵的状态,是大自由、大解放,也是具有审美意趣的艺术境界。这种空灵无极的自由境界是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是设计的最终归旨,它决定了设计美的形态应表现为空、灵、朴、悦。这在中国古代的设计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促成了中国古代设计艺术精华部分的形成。可自近现代以来,这一传统精华出现了流失的危机。如何通过具有时代感的设计语言去阐释中国传统的空灵朴悦的设计美?这是当今设计师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关于语言的思考体现在世界的世界性和历史的历史性中,但在晚期更凸显出其语言思想的批判性。晚期海德格尔通过对非诗意的语言即日常语言、形而上学的语言以及技术语言的批判,努力克服了语言的不纯粹性及工具性的理解,为语言的本性即诗意语言的显现开辟了道路:作为纯粹语言的诗意语言自身言说,其言说的方式是沉默的道说,在沉默的道说中,诗意语言言说并聚集了天地人神四元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王俊 《求索》2011,(11):106-108
海德格尔的晚期思想凸显出对作为纯粹语言的诗意语言的思考,但其诗意语言思想有其限度。我们需要对其诗意语言之思以及语言本身进行再思,揭示诗意语言的当代性,让诗意语言成为真正纯粹、开端性的语言。在区分欲望的语言、工具的语言和真理(诗意)的语言三种话语之后指出:诗意语言同时是欲望、工具、真理(诗意)三种语言的游戏。当代意义上的诗意语言帮助我们思考我们在当代的命运,促使我们建筑当代的家园。  相似文献   

14.
魏欣 《理论月刊》2007,(6):51-53
萨特与海德格尔的思想上的争辩,可以归为生存与存在的争辩。“existence”意味着生存,在萨特那里它形成了主题,而海德格尔的主题却是“being,”即存在。存在与生存的争辩将萨特与海德格尔区分开,揭示出了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实质是生存主义,而海德格尔与之无关。  相似文献   

15.
赵振羽 《理论月刊》2012,(10):40-43
亚里士多德提出悲剧的目的在于"净化",即"卡塔西斯",这一概念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生存论存在论思想。通过对《诗学》文本——尤其是其中三个重要章节的分析与解释,及其与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思想的比较研究,通往卡塔西斯本真含义的三条道路从遮蔽中彰显而出:语言之路、存在之路和罅隙(hamartia)之路。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的技术观对发展伦理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德格尔在追问"技术之本质"时指出:技术时代的"危险"不在技术本身,而在技术作为此在的解蔽之"命运".由于技术这种解蔽方式遮蔽了其他方式,因而此在的"存在"被遗忘了.这种回到人的本质处去思考技术的做法,对发展伦理学的启示在于:生存危机并不在于技术本身.发展伦理学不直接批判技术,而是以发展观问题为核心,对人类自身行为根据进行价值批判.  相似文献   

17.
傅守祥 《求索》2007,(4):186-188
作为一个颇具多价性的、富有争议的文学母题,作为古希腊文化对人类命运与生存境况的特别关注,俄瑞斯忒斯主题始终内蕴着古老而又常青的生命回响和神圣启示,各个时代诸多戏剧家借助它展现和寄寓其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现实悖谬的反抗。法西斯统治下诞生的存在主义戏剧《苍蝇》,借助俄瑞斯忒斯主题的现代性呈现,明确而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由生存的问题,并以“行动”的选择与“自为”的存在作出了颇具现代意义的绝望的反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