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我国为应对当今各国面临的一系列世界性问题而提出的人类文明新理念和新方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从继承层面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了马克思把“现实的人”作为世界历史主体的观点,继承了马克思以生产力作为世界历史发展根本动力的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世界历史“多线论”的发展道路,继承了马克思以“自由人联合体”作为世界历史发展指向的理念;从发展层面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历史主体上实现了从无产阶级到世界人民的转变,在历史动力上实现了从发展生产力到保护生产力的转变,在实践方式上实现了从阶级斗争到阶级斗争基础上的合作共赢的转变,在发展道路上实现了从历史发展的时间继起到各种国家制度空间共存的转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关于全球治理的理论和方案,已成为构建当代真正世界历史制度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
《廉政瞭望》2012,(14):62-62
最喜人:49年前首飞天 今年已75岁的瓦莲京娜是世界第一名女航天员.人类历史上进入太空的第一位女性。1963年6月16日,曾担任雅罗斯拉夫尔工业布料厂团委书记的瓦莲京娜乘“东方.6”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了71小时,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太空女航天员。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一方面继承了黑格尔,另一方面又从物质生产和交换出发而认为世界历史只是从资本主义时代才开始,从而明显区别于从启蒙思想家到黑格尔的人类历史整体性思想.弗兰克等新马克思主义学者用向前追溯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否定欧洲中心论,但却陷入了单纯的经济视角.就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发展而言,不仅需要重新审视从启蒙思想家到黑格尔的思想,也需要重新研究西欧现代化启动之前中国与西方的文明交流历史.  相似文献   

4.
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顺应世界历史潮流,首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如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成为引领人类社会前进的鲜明旗帜,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深感于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性实践,本文旨在深入剖析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间的逻辑关联,尤其是后者蕴含的世界历史逻辑:由世界历史特征、态势与中国角色构成的时代性逻辑层次,由世界历史目标、方式与价值导向构成的内涵性逻辑层次,由世界历史交往、修正与危机应对构成的实践性逻辑层次以及由世界历史谜语和斗争构成的策略性逻辑层次。  相似文献   

5.
叶彤 《支部生活》2005,(6):38-39
纵观世界历史,任何文明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水。水,孕育了人类,如果这个世界缺少了水,我们拥有的一切将化为乌有;水,繁荣了人类,如果这个世界缺少了水,我们憧憬的未来将不再辉煌;水,是生命之源,如果这个世界缺少了水,我们……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性质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敏 《共产党人》2006,(11):35-36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经济全球化成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世界各国日益被融入到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中。明晰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对于我们全面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脉络,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解放思想是正确认识世界发展规律而科学改造世界的先导。解放思想必须有思想的大解放。人类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从群居自给到社会协作分工,从君权神授到民主法制,  相似文献   

8.
正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落后农业国,到改革开放逐步成为世界工厂,再到迈向高质量的发展,见证了中国走过的不平凡的发展之路。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以上高速增长,部分年份增速达两位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人口大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中国的经济总量2010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差距日益缩小。  相似文献   

9.
王存刚 《学习论坛》2007,23(12):73-75
研究社会主义需要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这是由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属性即历史性和世界性所决定的。所谓历史眼光,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放到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去审视和研究;所谓世界眼光,就是要超越单个国家、地区,而从全球层次上、世界体系层次上观察和研究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正1.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17年的15%左右。在短短40年间,我国经济从很低的水平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进出口额位居世界第一,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即将实现全面小康,7亿多人摆脱了贫困。这样的发展奇迹,在人类历史上不曾  相似文献   

11.
江成国  刘铮 《党建》2009,(9):26-29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60周年纪念日。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从一个积贫积弱、朝朝代代无法解决温饱的农业国,发展壮大成为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三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成功地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经济奇迹。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 周年。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世界大战 的历史上,有许多令人费解却又让人好 奇的故事,其中有些奇异的巧合、偶然的 突发事件,可能改变战争和历史的进程。 犹太人为何逃到上海? 核心提示:从1933年到1941年,上 海先后接纳了3万多名欧洲犹太难民。 在这个特殊时刻,上海成为二战期间拯  相似文献   

13.
我的中国观     
西方长期以来一直误判中国,其根本原因是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比如"欧洲中心论"、"西方文明优越论"和"历史终结论"。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范围最广泛、内容最深刻的变革,并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随着中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超越美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可能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主流版本,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发展模式。中国人今天进行的探索,必将为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秩序的未来发展作出弥足珍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梦”的前景几何,牵系全球。两会期间。“75%”“机遇”“效仿范例”等成为世界热议中国的一连串关键词。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局部地区安全形势堪忧的大背景下,中国两会的一举一动——从领导层换届到大部制改革,从未来5年目标到两会代表委员提出的诸多议案提案,许世界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提振了世界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确证了马克思在人类历史上首先自觉到全球化作为一个社会发展趋势的存在;表明了马克思通过揭示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内在关系,揭露了资本扩张式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内在矛盾;分析了全球化对人类文化的影响,进而科学地描绘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共产主义。它开启了人类真正认识全球化的帷幕,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全球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熊宏俊 《求实》2002,46(12):26-28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动因和趋势 ,初步展示了世界历史背景下生产力发展的多样性图景。今天 ,落后国家在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之后 ,通过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实现世界历史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的发展 ,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因此 ,思考生产力的发展模式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 ,对于人类自觉走进世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吉玉梅 《党建文汇》2007,(10):18-18
回顾巴基斯坦60年的历史,可以发现这个国家的政局总是处在军政权与民选政权交替的历史循环之中。60年来,从阿尤布·汗到穆沙拉夫,巴基斯坦先后经历了4次军人执政时期。虽然大多数军政权执政期间巴基斯坦的经济出现好转,但在执政后期总会面临政党要求分权的巨大政治压力。集权、分权、再到集权,似乎已成为巴政治发展的宿命。  相似文献   

18.
本书从一个资深业内人士的视角对世界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体系做了深入的剖析,破除谎言,揭示真相,以冷峻的笔触勾勒出中国崛起的大战略。全书从美国立国以来200多年国家博弈的宏大历史画卷中,提炼出中国崛起的历史主题:中国必须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火红大凉山     
从1952年建州至今,凉山已走过了60个春秋。6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凉山,60年是收获,是辉煌,是巨变。一条60年的道路,一头连着贫穷、落后、守旧、封闭,一头连着富裕、领先、文明、开放;一段60年的时光,有彝区人民"一步跨千年"的厚重历史,也有"经济跨千亿"的时代风采;一幅60年的画卷,让世界见证了一个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今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时代得到了进(?)本在全球的扩张使人类历史真正进入“世界历史”的完备形态;在此,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致(?)全球范围充分扩散、深化,特别是“冷战”后资本的寄生性、腐朽性更为露骨;“世界历史”历史(?)向极限发展,又在生产力和普遍交往上为全球社会主义准备着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