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2011年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及面临的问题在平稳增长的基础上,今年我国经济可能转向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计可以达到9%—10%。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将减缓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但是,经济增速下降伴随着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在结构调整、外需不足、投资控制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增长速度实属不易。预计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会延续平稳增长趋势,如果国际经济恢复或国内需求增长较快,宏观经济可能转向较快增长。宏观经济运行将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保增长"的最终目的在于促就业、保民生近几年来,中央一再要求各地政府一定要按科学发展观行事,不要只盯住GDP,不要不计代价地盲目追求GDP的增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宣布  相似文献   

3.
4.
经济稳定增长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从我国目前经济运行态势和国际环境看,要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就必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实践证明,我国近年来制定并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符合实际的、有效的。1996年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社会供求关系开始逆转,有效需求不足替代通货膨胀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更使我国经济雪上加霜,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艰巨任务。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正确应对,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克服了国内需求不振、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保  相似文献   

5.
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是宏观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但相关文献都侧重于财政支出、税收等对宏观经济的单方面影响.本文构建了基于财政支出、税收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模型推导可知,在给定税收、财政支出政策的变化路径时,税率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关系,政府投资性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正相关,社会福利不仅与政府支出规模有关,还受到其支出结构的影响.实证检验显示,在我国经济运行中,总产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税率、利息率、工资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存在最优宏观税率,政府投资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率存在正向影响,但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且在不同经济区域上存在较大差异性.这说明财政支出、收入政策的稳定性,差异性的区域税收制度安排和政府支出结构,有利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求知》2005,(8):46-47
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着,而在这种高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说:“假如把被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加进失业率统计,截止到2002年,广义失业率可达到15.7%”。蔡昉表示,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必然带来就业。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2)
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必须协调发展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我国近年来消费的下降,尤其是农村消费的下降,却对GDP的增长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的增长,这种依赖性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恶化将必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在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消费率增长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农村消费率的增长是当务之急,唯其如此,才能保障我国经济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不受过多的影响,保持强劲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8.
张立群 《求知》2004,(8):17-18
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措施逐步到位,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正在朝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宏观经济正沿着调控预期方向运行,改变调控基调的理由还不够充分 7月17日,多方关注的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浮出水面。《瞭望》新闻周刊在第一时间内,采访了多位经济专家,以期判明全年经济的脉络走向。总体运行符合调控预期基本面依然不错,从经济运行的宏观层面来看,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说,10.4%的 GDP 增速,  相似文献   

10.
展望2011年,我国经济将步入政策紧缩期,适当的政策排序应该是抑通胀、调结构、稳增长。我们预测,2011年我国GDY实际增长9.6%,CPI上涨4.3%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政府都在积极部署十二五规划的投资,热情很高,但由于2010年底通货膨胀抬头,资产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激励因素会减少,积极扩张政策更趋于正常化,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是主调,2011年经济增长比2010年应略有回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巴塞尔新旧协议对银行资本约束的要求出发,提出了银行资本约束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命题。文章论证了五个有关银行资本充足和宏观经济效率的假设,然后从银行资本约束对银行微观信贷结构和信贷价值取向产生影响的视角之下证明了一个定性命题:目前继续对中国的银行业进行严格的资本约束可以提高整体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为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推动当前工作,4月23日下午,全省党校系统"当前宏观经济与实践科学发展观报告会"在省委党校举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应邀作题为"当前宏观经济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报告。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薛引娥主持报告会。  相似文献   

13.
1、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是否已经从8%-9%上升到了10%-11%?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势头:连续五年经济增长速度超过10%,且没有严重通货膨胀。人们自然会问: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6,(30)
与1995年经济平稳回落相反,1996年经济走势将转向平稳回升,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已表现出这一征兆,预计下半年仍会保持这种趋势。 在经济走势平稳回升的背景下,预计下半年物价走势将比较平稳。下半年最终需求的增长率将是平稳回升的,在此情况下,市场供求缺口不会很快扩大;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预计仍会获得较好收成,农产品供求形势将比较稳定;调价因素在供求总量大体平衡的情况下,估计不会对物价总水平发生大的连带影响;成本推动的涨价压力可能会加大,但随最终需求增长的平稳回升,特别是随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国有企业“三改一加强”工作的深入,企业对成本上升的消化能力将增加,因此成本推动对价格总水平也不会发生大的影响。 当前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15.
郭毳 《学理论》2011,(36):54-56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特别是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入去杠杆化的长周期,这些国家的储蓄率将逐步回升,而消费率可能进入下降渠道,对于中国而言,大幅收缩的国际市场使现存的出口导向模式难以平衡国内供求关系、消化过剩产能,扩大内需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16.
17.
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表明,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仍然集中表现为内外经济失衡,流动性被动过剩,进而导致投资继续扩张,资产价格过快上涨,经济风险进一步增大。表面来看,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增长过快,热钱流入加速,外汇储备增加过多,汇率升值压力增大,似乎中国的经济问题不在内而在外,是短期总量失衡,而非长期结构失调,是宏观政策不当,而非体制安排扭曲。  相似文献   

18.
“登顶“后“温和调整“基于对本轮增长及今年前三季度各项指标的分析可知,明年我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GDP增速在11%左右,并将进入周期性繁荣的顶部区域。若以年度计,我们预期经济增长的顶部可能是2007年,而若以季度计算,这个顶部可能出现在明年上半年。2008年下半年或2009年,经济将进入温和调整期。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政策绩效的价值取向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上,政策绩效不同于政策结果之处在于它对其内在价值及其行为方式改变的特别关注,因而具有较强的价值意蕴.政策绩效在社会转型中的"应然"状态与"实然"现实之间的差别,就是政策问题存在的闭区间.在此基础上,公共政策的自由裁量权、公共政策的回应性、有效性、公共性、公民精神以及治理、善治等作为一种"绩效指标",对政策绩效及其实现程度等都有很大的影响.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特质的社会问题的大量积聚、政府主导的政策模式、公民社会的不健全等,首先作为一种"自变量",影响着当下我国的现实政策绩效,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公共政策的自由裁量权、回应性、有效性、公共性、公民精神等的存在形式和发生作用路径;另一方面,作为"因变量",它们被嵌入不同的制度运行、政策实践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成为一种既定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决定着当下各种利益诉求、利益整合、利益分配、利益落实等的性质和内容.在技术和价值之间,政策绩效找到了其存在的基本空间.  相似文献   

20.
曾涤 《求知》2007,(9):44-46
本世纪初.全球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许多国家的GDP增速在6.0%以上。~2001年全球GDP之和312818亿美元。2005年达446316亿美元.四年增长42.7%。全球人口63.2亿.人均GDP达7062美元。其中西方七个经济大国仍保持较高的增速.拉动了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四年中美国由101714到144866亿美元,增长42.4%,与全球同步,仍然占全球GDP的32.5%;日本同期由42452~J46638亿美元,增长10.0%。是七国中经济增长最缓慢的国家.GDP由占全球的13.6%降到10.5%;德国由18739~27301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