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不久前在陕西、甘肃和宁夏部分市县调查发现,今年国家大幅调减退耕指标后,各地超前发动的退耕还林工程普遍成了难以兑现的“黑户工程”,“政府拿不起,群众放不下”,由此在当地农村引发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基层干部和群众强烈呼吁这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农村低保制度)是国家为稳定、持久地解决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问题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2007年全国各地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2008年底全国农村低保人数达到3900万人,保障比例(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为4.4%。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瑞国 《创造》2002,(9):34-34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是由新时期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的多样性决定的,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分析问题,解决矛盾、寻求方法。遵循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分析农村群众的思想变化的特点,探索农村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群众更加注重自己的实际利益。农村的贫富差距也明显拉大。农村群众接受的新观念增多,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增加,早日实现小康的愿望日益强烈。农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与人之间更加看重利益关系。受各种思想的冲击,农村群众更加重个性的发展。思想解放的浪潮不…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家家户户拉起了小喇叭。“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小喇叭进农家,群众不出门,也知天下事了。农村群众不仅能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了解了外界的各种种养及供求信息,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惠农政策。是我国为解决“三农”问题出台的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旨在改善农业生产、农村民生,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十年聚焦“三农”。党的十八大指出。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巫溪县和云阳县同属国家扶贫重点县、三峡库区移民县,在惠农政策实施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贪腐现象,面对人民群众的诉求,两个县采取了各自的处理方法,竟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面对群众的举报,云阳县相关职能部门迟迟不予正面回应,不仅间接助长了基层的腐化,还使举报群众屡屡遭到恐吓威胁。同处库区的巫溪县。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专项查处涉农犯罪,不仅遏制了涉农贪腐、为国家挽回巨额经济损失,还获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惠农政策成为巩固政权的助推剂。  相似文献   

6.
黄学君 《湖湘论坛》2002,15(3):92-93
乡镇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他们处于农村工作的前沿,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搞好农村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因此,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提高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大环境而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尤其是我国已经加…  相似文献   

7.
倪泽姑 《湖湘论坛》2002,15(2):47-48
一、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干部是维护农村稳定的顶梁柱,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农村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第一,要加强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能否始终坚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历史表明,我们党只要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紧紧依靠群众,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就能够克服任何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反之,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失败。因此,在农村工作中,必须坚持…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12,(2):19-20
开展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立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改善农民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入手,从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入手,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入手,多搭建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平台和载体,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群众参与。  相似文献   

9.
姚夏林 《今日浙江》2013,(21):49-49
我1995年到乡镇工作,至今近20个年头了,前后呆过5个乡镇。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一直在基层摸爬滚打,天天和群众打交道,我就是在群众中成长起来的,也是群众把我推到现在的岗位七的。  相似文献   

10.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是推动农村发展、实现农村和谐的力量源泉。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我们应依据农村社会的热点、难点以及一些农民深层次的思想问题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为基础和中心,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切入点,以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为重点,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实现农村社会和谐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从贫困到小康的转变不仅是我国农村从生存型社会到发展型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的过程,也是农民群众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及农民群众民主觉悟和权益意识迅速增强的时期。为此,应加快农村及整个国家公共品供给制度的改革,构建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迅速增长的公共需求,这是促进农村及整个社会发展和和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春节期间。农村消费品市场活跃,不少商家也瞅准了这个发财的时机,大量的商晶,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农村市场,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但也给不少不法商贩提供了大举进犯农村、倾销假冒伪劣商品、大发不义之财的机会,致使尚不健全的农村市场成为假劣商品的重灾区,使农民消费者成为“消废者”,极大地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扰乱了农村市场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3.
《辽宁人大》2006,(5):8-9
改进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它对保障农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小康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刊召开改进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专题讨论会,邀请部分专家、代表展开研讨并摘要编发。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广西农村带进了一片发展的新天地,无论在农村经济建设,还是在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上,都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袁浩 《人大论坛》2012,(10):41-41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人民政府为了让村民能够更方便地办理业务,从今年2月起,在全镇范围推行了“群众事务党员代办”制度,并抽调了15名党员干部担任代办员,主动上门为群众跑腿代办户口迁移、农村医疗保险、准生证、农村五保户审批等几十项业务,并随时根据需求而增加代办业务,以满足群众所需服务的要求。(9月5日《南方日报》)  相似文献   

16.
王昕朋 《前进》2001,(6):37-38
农村村级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顺利贯彻执行,进一步团结广大农民群众,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在于村级党组织。农村村级党组织能否保持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对我们党的农村工作乃至整个事业,关系十分重大。近年来,各地各级党委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大力加强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创造出了适应各地实际的经验,使村级党组织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与新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致使一些地方出现了…  相似文献   

17.
罗文良 《创造》2003,(3):44-44
村民自治是国家的治国方略,由农民群众直接选举村委会,是我们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伟大创举,是从农村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方面。从2000年开始,云南省大部分农村开展了村级体制改革,进行了第一次村委会选举,基本实现了由上级指派、任命村干部到由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的平稳过渡。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首轮选举中出现的问题,如宣传工作不细致、不全面,群众不知道选举程序,选举原则,选举方法和选人要求,最终无法自主选择;选举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牵动着旧的农村经济社会体制的神…  相似文献   

18.
吴成来 《半月谈》2003,(19):48-49
在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如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知识和书籍的渴求一直是个难题。近年来,福建省武夷山市在广大农村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创建“一分钱读书社”,把文化扶贫由“送”变为“建”,走出了农村文化扶贫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9.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自1996年开展以来,在繁荣农村文化、服务农民群众、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10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很大成绩,总结这些年来文化部门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苏昌选 《当代广西》2008,(19):37-38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农村党支部书记是村级党组织的“班长”,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头人”。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党支部书记为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一批年富力强、勇于开拓、有组织能力的年轻骨干被选为村“两委”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