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高祖贵 《和平与发展》2013,(5):14-26,129-142
美伊关系在19世纪中叶至1979年有过一段友好阶段。随着伊朗在中东地区政治、能源、安全、宗教等方面影响力的上升,与美国在中东的政治主张、经济利益等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1979年至今,美国都采取遏制打压、甚至以军事打击相威胁的对伊不友好政策。  相似文献   

2.
海湾地区是中东仅次于巴勒斯坦的热点地区,尤其在当前,美国意欲发动推翻萨达姆的新的海湾大战,这一地区更为举世瞩目。刘月琴研究员的新作《冷战后海湾地区国际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36.3万字),作为一部系统……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在近期伊朗核危机中积极介入并提出妥协方案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俄罗斯与美国的地缘政治冲突和分歧,使得俄罗斯与伊朗保持着紧密的联盟关系;另一方面俄罗斯与美国是战略伙伴关系,俄罗斯无力反制美国,俄罗斯外交中存在美国“软肋”。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可能是20世纪中国对外关系中最值得研究的内容之一。中苏关系不仅对世界与中国影响巨大,也极富戏剧性。在短短20年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两国就从结盟到亲如兄弟,又反目成仇以至兵戎相见。中苏关系的这种重要性与戏剧性,使得探讨中苏关系具有双重反思意义:第一,反思中苏关系,可为当前如何协调中国外交与与内政提供极为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有确凿史料依据的中俄外交关系开始于17世纪中叶,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这大约两个世纪的时间通常被称为中俄关系史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6.
一伊朗学是国际学术界的一门显学,根据第二届伊朗学全国代表大会(2004年12月20~23日在德黑兰由伊朗学基金会主办)上的学术会议分工,伊朗学应包括伊朗文学、伊朗经济、伊朗考古学、伊朗历史(含伊朗历史地理学和地方史)、伊朗科学和教育史、伊朗语言及语言学、伊朗民族文化及人类  相似文献   

7.
一个是位于地中海东岸的西亚蕞尔小国,另一个是位于北美洲的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以色列和美国这两个实力相差甚巨的国家却形成一种不是盟国胜似盟国的亲密关系.以援助为例,以色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享有美国援助款项最多的国家.在外交和安全领域,美国更是承担着保护以色列的生存与安全的责任,在中东事务中常常实行偏袒以色列的双重标准.美以这种极为特殊的关系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不少人撰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近期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东室主任李伟建研究员主编的<以色列与美国关系研究>(时事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一书,是国内首部全面系统地研究美以特殊关系的著作,堪称对两国关系研究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8.
当前,俄罗斯问题研究正向纵深演进,其中对于俄罗斯能源问题的研究出现了好势头,正属方兴未艾.在此之际,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人民大学陈小沁博士的新著《俄罗斯能源战略与能源外交》①.  相似文献   

9.
作家周其森是“鲁军”的一匹黑马,2009年他的《场客》得到张炜、雷达、李存葆、阎晶明等著名作家、评论家的高度评价,而今年的新作《借壳》延续了他亦庄亦谐的风格,增加了更多深层次的思考和对小人物命运的观照。股民的苦乐辛酸、“借壳”背后的隐秘玄机,都化作《借壳》里一幕幕荒诞反讽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霸权·制度·战略——读《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治来 《国际观察》2006,78(5):76-79
二战结束,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世界权力结构的优势地位更加明显,美国霸权的神奇性色彩愈发突出.然而,对于美国霸权在世界政治转型中所出现的新变化,已有的霸权理论模式("霸权稳定论"、"霸权周期理论"、"霸权转移论"等)未能做出迅速而有效的解释,国际关系学界有必要对此而为之.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门洪华博士新近完成的<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以下简称<霸权之翼>)一书,[1]就是上述有益探索中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1.
America and Iran have not had diplomatic relations for two decades. In May 1997 the election of Mohammad Khatami, a reformist, to Iran's presidency provided an opening for a cautious rapprochement. Khatami advocated people-to-people contacts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to break the i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greed. After critically evaluating the idea of people-to-people contacts and discussing the role of the large Iranian diaspora in America as a mediator between the peoples of the two countri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sports diplomacy that resulted from Khatami's initiative. It concludes with a comparison with the ping pong diplomacy that heralded the thaw in US-Chinese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2.
India confronts the conflicting imperatives of Indian domestic politics and its strategic interests when dealing with Iran. As India's global profile has risen in recent years and its tie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have strengthened, this conflict has come into sharper relief. India's traditionally close ties with Iran have become a major factor influencing how certain sections of U.S. policymakers evaluate a U.S.-India partnership. India has tried to balance carefully its relations with Ir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however, due to intense American pressure, especially after the signing of the U.S.-India civilian nuclear energy cooperation pact, India has moved closer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cerning the Iranian nuclear program. But strong domestic constraints remain that will prevent India from completely abandoning its ties with Iran, even as a re-evaluation of India-Iran bilateral ties is long overdue.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How and why did the Richard Nixon Administration end up with an Iran policy more in line with the preferences of the Shah of Iran than of the United States? At its onset, the Administration did not have a clearly defined or formalised Persian Gulf policy. Attempts to create over-arching guidelines regarding American conduct toward Iran were of little consequence, as the pro-Iranian inclinations of leading decision-makers led to day-to-day decisions that strongly favoured the Shah. This limited room for manoeuvre amounted to little more than acceptance of what was already established procedure. The Shah’s strenuous lobbying of American decision-makers, using their common Cold War considerations to his advantage and the effective sidelining of critical voices within the Nixon Administration, explain this outcome.  相似文献   

14.
15.
简述中亚五国独立10年来的成就与问题,指出政治基本稳定,体制转轨平稳,但也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坚定社会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但改革中问题不少.经济最困难时期已经度过,但仍未完全摆脱危机.社会明显转型,问题较多,处理不好会影响政治稳定.外交成绩卓著.本文还对中亚五国发展前景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Kaspi A 《对外政治》1990,55(3):651-659
Trends in 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are reviewed, with a focus on migration policy and changes in migration legisl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evaluates the U.S. policy of selective immigration based on migrants'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or socioeconomic status. (SUMMARY IN ENG)  相似文献   

17.
2005年的美国     
2005年是布什第二任期的头一年.在内政上,布什政府从年初以强硬的保守主义姿态登场,到年末的步履蹒跚,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在外交与安全上,布什政府从年初"扩展民主"的高度理想主义姿态,逐渐回归到战略目标与手段更为均衡的状态;经济上,增长强劲,状态良好;美中关系则经历了重要的一年,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两国开始在更为平等的基础上展开深度互动.  相似文献   

18.
2002年的美国     
2002年美国度过了一个没有战争的“战争年”。布什总统在其2002年1月30日的国情咨文讲话中提出“国家安全”、“国土安全”和“经济安全”三大目标。一年来,在外交与防务方面,美国提出一个战略、应对两大热点、调整三组关系、全球四处出击;在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方面,共和党选情“晴空万里”,经济复苏过程“多云间阴”,强化国土安全措施与美国传统政治理念形成“强对流大气”。美国外交、防务、内政、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安全”这一大课题的统率下深入调整,并产生种种新的张力。  相似文献   

19.
2004年的美国     
2004年是美国的选举年。布什与共和党在大选中经历过非常困难、非常激烈的阶段,但最后却获得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胜利。这一过程仿佛就是2004年美国内外形势的一个缩影,尽管麻烦、困难不断,但回头看,美国又在“9·11”事件后的战略轨道上,向前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一、内政贯穿全年的竞选和选举活动,构成了2004年美国内政的主轴。围绕大选的喧嚣与骚动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2004年大选是继2000年之后又一次争夺非常激烈的大选。尽管选情激烈,布什与共和党却有些出人意料地取得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胜利。布什在选举人票方面以286∶252获得胜利…  相似文献   

20.
2003年的美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 ,可谓是美国反恐的多事之秋。一年来 ,美国以打响反恐第二场战争为契机 ,全方位推动总体战略布局和内、外政策调整。在外交方面 ,打响一场战争、推出一个战略、应对朝核热点、排查大国关系 ;在内政方面 ,选举政治左右政坛、经济强劲复苏、强化国土安全措施进一步蚕食美国传统自由空间。美国内政、外交的方方面面 ,罩在战争与安全的大网下 ,向国家安全、国土安全和经济安全三大目标迈进。一、外交(一)全方位推进反恐国家战略。继 2 0 0 2年美国确立以“恐怖主义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国为头号威胁” ,以“先发制人”为主要标志的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