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以来,美国在应对两伊、反对恐怖主义等问题上面临的困境继续恶化。布什政府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实际在减少,伊朗以及该地区极端势力对美国的斗争也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美国与伊朗关系可望维持"斗而不破"。从总体看,大中东局势在向动态相持阶段发展,战略僵持或战略缓和都可能是美国与伊朗关系的下一步选项,但发生新战争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相似文献   

2.
近来,美国与伊朗的较量日显激烈。双方斗争的焦点已经超出伊朗研发核技术范畴,两国矛盾的深度和广度均大幅扩展。无论从物极必反的发展逻辑看,还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道理看,两国关系似乎正在逼近某个临界点,即将发生某种重大的变化。一、美国对伊朗威胁的界定持续升级在美国方面看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在近期伊朗核危机中积极介入并提出妥协方案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俄罗斯与美国的地缘政治冲突和分歧,使得俄罗斯与伊朗保持着紧密的联盟关系;另一方面俄罗斯与美国是战略伙伴关系,俄罗斯无力反制美国,俄罗斯外交中存在美国“软肋”。  相似文献   

4.
从“双重遏制”政策受挫看美国与伊朗关系李莉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发生扣留美国人质事件,美国因此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此后两国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美国政府开始对伊朗和伊拉克实行“双重遏制”,加大了对伊朗的制裁力度。然而...  相似文献   

5.
布什政府对伊朗的政策与伊朗的回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凤 《西亚非洲》2003,(1):23-27
布什政府虽然试图保持与伊朗接触 ,但其政策趋于强硬 ,不仅延续前任政府的遏制战略 ,将伊朗列为“邪恶轴心”国家 ,而且强化到可能实施“先发制人”军事打击的战略高度。这种政策致使伊朗的周边安全环境相对恶化 ,伊朗的一些重要外部关系也面临新的压力和考验。对此 ,伊朗一方面表示不甘示弱 ,另一方面也不排除与美国寻求对话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美国一直是从其全球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伊朗问题。自从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对伊朗政策演变经历了4个阶段。由于伊朗在地缘战略上所处的重要地位,美国即使在与伊朗敌对的情况下,也企图对伊朗内部保持某种影响力。冷战结束后,美国把伊朗看作是欧亚大陆关键的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之一。“9·11”事件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最优先事项转变为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特别是要防止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结合。  相似文献   

7.
核危机凸显伊朗的中东大国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波斯文明内核、伊斯兰精神气质、独特的政治地缘和丰富的油气等资源增强了伊朗外交的国际资本。伊拉克萨达姆政府倒台以后,如何处理伊朗问题,特别是伊朗核问题,成为对美国及其欧洲盟国的重要考验。伊朗强硬派“平民总统”内贾德上台以来,伊朗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中存在诸多变数,同时伊朗积极开展对东方大国外交,对地区形势乃至大国关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尹斌 《西亚非洲》2007,(5):30-35
欧盟与伊朗关系是后冷战时代中东地区一对重要的双边关系。为了维护该地区的相对稳定和扩展自身的利益及影响力,欧盟对伊朗采取了不同于冷战后期(1979~1990年)的政策,逐步实施“以接触求转变”的政策。随着伊朗内政、外交的调整和中东地区形势的变动,该项政策在内容上经历了从“批评性对话”到“建设性对话”的转变,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式上凸显与美国不同的外交取向。  相似文献   

9.
近期以来,美国力图以强化核不扩散机制为由开展与印度的民用核能合作,深化双边在战略层面的关系;与此同时,美国极力通过国际机制和军事威慑加强对据信正秘密发展核武器的伊朗进行制裁。由于印度、伊朗的相异处境及与美国和国际核机制的关联,伊朗核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度量印美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布什政府对伊朗政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在伊朗既有重要利益 ,也面临严峻威胁。利益决定美国与伊朗曾结为盟友 ,也在关系正常化之前保持接触 ;威胁促使美国遏制伊朗长达 2 5年至今 ,并将继续采取强硬政策。这两条政策轨道并行不悖 ,此起彼伏又时有交叉混合 ,决定了美国对伊朗关系的复杂与多变。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布什政府在“以具体问题为导向的双轨政策”框架下 ,既强调包括核扩散和支持恐怖主义在内的威胁 ,欲以强硬手段消除威胁 ;同时注重以合作求利益 ,通过鼓励伊朗建立“民主制度”以确保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