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制定和发布的行政法规。根据宪法规定,行政法规只有国务院才有权制定。其名称一般为条例、办法、规划、规定、施行细则等。如国库卷条例、婚姻登记办法、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务管理规定、个人所得税法施行细则等等。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必须根据并符合宪法和法律,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切实施行。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而高于地方性法  相似文献   

2.
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限,对行政机关内部的公务员及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法行为尚不构成犯罪,或者虽然构成犯罪但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或者违反行政机关内部纪律而采取的强制性制裁措施,是行政机关对内部人员作出的内部行政制裁行为。这种行为不涉及行政管理的相对人,对行政处分不服的,只能向作出决定的机关及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提出申诉,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应受到惩罚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的行政制裁,由各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赋予…  相似文献   

3.
杨士林 《学习论坛》2007,23(5):62-65
在西方国家,行政立法是在经历了长期议会民主的黄金时期后才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先由议会立法再到政府委任立法的发展过程。没有议会法律授权,行政机关不能制定调整外部关系的法规,而只能制定调整内部关系的行政规则。我国的相关理论和立法并不是根据内部、外部关系界定行政立法的权限来源,从而导致法律与行政法规之间、法规与规章之间,以及行政法规、规章与行政机关发布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之间缺乏明确的界限。  相似文献   

4.
行政执法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或者由法律、法规授予行政权的其他组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主要职责就是执行国家的法律、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对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本方针,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行政公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公开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除依法免除公开的,原则上一律公开。行政机关通过公开显示自己的公平、公正,以获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行政公开有利于公民真正有效地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管理,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行政公开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实现自己权利,使其在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能够寻求权利救济。行政公开有利于加强人民对行政机关的监督,防止行政腐败的产生,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第一,行政信息公开,即行政机关的情报资料应该公开。笔者认为在我国行政机关应公开的情报资料除了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各部委、省、…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我国行政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1 行政立法的统一性在一些领域中存在问题。行政立法的统一性指的是合宪性。行政立法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从属性立法,因此无论是从它的形式、还是从它的内容上看,都应与宪法和法律相统一。就立法的形式而言,只有法律规定有立法权的行政机关,才能制定行政法规,而且不能超越本部门职权的管理范围。从立法的内容上讲,凡是制定的行政法规,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不得违背宪法,不得同法律相抵触,否则不具有约束力。我国宪法第5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有关犯罪和刑罚的事项,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行政机关无权制定刑事法律。但是,根据刑法典第96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有可能成为独立的刑法法源,而且在刑法典中,这种可能性也会变成现实。笔者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作为独立的刑法法源,直接违背了法律保留原则,因此,在刑事立法中有必要避免此种立法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国家机关行政后勤应该走社会化服务的道路张德江国家机关行政后勤工作是国家机关职能活动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机关行政后勤部门担负着繁重的行政管理和生活服务任务,在保障机关工作、改善职工生活、稳定职工队伍、管好国有资产和节省开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相似文献   

9.
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对象做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和命令的行为,包括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和发布决定、命令的行为。它有二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不是针对特定人或特定事;二是具有反复适用性,行政机关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成为行政机关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行政机关可以依据同一规范性文件对多人做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作为行政机关的一种活动形式,无论是制定规  相似文献   

10.
地方自然资源立法,是指省级、省级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同级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目标,结合本地区自然资源的具体状况,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普遍效力的各种地方性自然资源法规及规章的活动。笔者认为,地方性自然资源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具有执行性和补充性,为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由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因地制宜制定一些符合地方特色的法规与…  相似文献   

11.
《廉政瞭望》2003,(7):51-51
主管国家行政机关对其所属的国家公务员,监察机关对其管辖的监察对象给予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对于国家公务员进行的行政惩戒,是行政机关的一种内部行政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公务员对国家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不服的,只能向本人所属的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上级机关、监察机关、政府人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复议、复核、申诉,提请复审、复核,国家行政机关的内部行政行为不受司法的监督审查。  相似文献   

12.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我国这样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人民通过权力机关制定法律,表达意志,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就将保证行政管理遵循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使行政管理不致偏离航道.依法行政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决策,依照法律规定执法,以保证行政管理符合国家和人民的要求,避免不公、错误和违法,减少纠纷和矛盾.同时,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遵守法定的操作规则,这不仅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而且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13.
吴辉阳 《唯实》2004,(9):108-111
一、目前我国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现行行政执法体制缺乏明显的法治特性,损害了执法机关的执法权威与效能.   作为现代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执法主要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目的,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直接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和特定的行政事务采取措施并影响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抽象行政行为是一个学理概念,是指行政机关针对非特定主体制定的,对后发生法律效力并具有反复适用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关于抽象行政行为的范围,理论界普遍认为,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制定法规、规章和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上至国务院,下至乡政府,各级行政机关都有权依据宪法和组织法实施抽象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5.
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监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除了法律、法规、规章以外,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为实施法律、执行政策,在法定权限内制定的除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及行政措施。从实际制度构建的角度出发,将位阶较低的规章以下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建立把行政规范性文件纳入司法监督的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在现阶段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在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的实际工作中,如何强化行政监察职能,应该从认识、制度、手段和机构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第一,必须进一步明确党纪检查和行政监察的重要区别。二者的区别在于四个方面:一是职责范围上有区别。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主要职能是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行政监察机关主要是监督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的情况,调查处理其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依法行政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活动必须纳入法律的范围,二是政府应当运用法律手段去管理国家事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政府职能的改变,行政管理制度、手段也将发生变化。行政机关必须运用法律的武器,依照法律程序,依靠法律手段,通过行政立法,使行政管理法制化,以保证国家行政机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保证依法治国方略的真正实现。行政管理法制化可以规范公务人员的行为,抑制干部滥用权力的现象,避免出现领导意志的主观随意性。政府的一切活动要受法律的支配,有效的控制行政权力的无限膨胀,保证必要的管理秩序。法律制度一经形成…  相似文献   

18.
《新视野》1988,(3)
教学重点第一章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第一节行政管理的界说一、管理与行政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对于事务的安排或处理。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行政管理是国家机关依照法律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行政管理与国家是紧密相联系的。我国社会主义行政管理是我国国家机关根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对社会事务的管理。二、行政管理职能。所谓行政管理职能,就是行政机关为实现国家所赋予的任务,在管理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和能力。我国行政管理有以下三项职能:  相似文献   

19.
一、目前我国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1 .现行行政执法体制缺乏明显的法治特性 ,损害了执法机关的执法权威与效能。作为现代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执法主要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目的 ,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 ,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 ,直接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和特定的行政事务采取措施并影响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为。由于行政执法行为效力的恒定性 ,即在撤销前不得认定为无效 ,其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和公共利益关系重大 ,因而现代行政法治要求作为行政执法载体的行政执法体制 ,即行政机关的设立 ,职责的界定 ,权力的取得…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2款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因行政法规、行政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而提起的诉讼不予受理。随着行政诉讼法制的深入发展,行政诉讼法的这一规定逐渐受到质疑。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也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法规、行政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而提起的诉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