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独立后,新加坡大力发展工业化,使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被誉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典范”。在新加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外国资本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就有关新加坡利用外资发展民族经济的战略与政策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便从中吸取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是以华族人、马来族人和印度族人为主的多民族国家。面对多个民族、多种语言、多元文化 的现实, 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语言教育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多语政策和双语教育是新加坡的立国之本, 是其经济 繁荣、族群和睦、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新加坡现行的语言政策, 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不断调整和发展 而来, 是新加坡政府长期推行“实用多元主义的多元语言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产业结构转换对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加坡自1959年自治和1965年独立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殖民地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联合国从1996年开始将新加坡升格为发达国家。新加坡经济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产业结构的持续合理的改革与转换,政府的正确导向与合理政策的保障,以及对国际形势的准确把握。对新加坡产业结构转换进行研究,对我国产业结构改革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一、新加坡产业结构转换与该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体效益,必然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产业结构转换是指产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新加坡经济关系源远流长,早在中国元朝已有贸易往来。这种贸易联系在新中国诞生和新加坡独立以后又不断有所发展,1979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中新经济关系更出现了新的转机。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威望不断提高;新加坡政府重视中国的潜在市场,积极发展对华经济关系,大大放宽双方贸易人员互访的限制,积极鼓励新加坡工商界人士来华投资,中新经济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两国贸易额成倍增长,双方人员往来频繁,新加坡已同我国大多数省、市建立了经济合作和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晖 《东南亚纵横》2002,(10):39-43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对垒 ,世界对经济制度的选择尘埃落定 ,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历史潮流。计划经济、国营企业的低效率最终导致了一些国家的解体。然而 ,新加坡却能够保持其不小的国有经济成份运行岿然不动 ,国有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 ,新加坡政府以其廉洁、高效率和维持经济的良好表现而著名。那么 ,新加坡在管理国有经济方面有何妙方 ?我们不妨对其国有经济的起源、发展和其相关的经济政策与管理作一分析 ,以便能从中找出答案。一、新加坡经济体制概况新加坡的经济很大程度上受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从地理角度…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华商集团的迅速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起飞,新加坡的华商集团迅速发展。这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的企业集团已颇具规模,并在新加坡国内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华商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新加坡华人企业远在殖民地时期便已开始形成,但其经济实力的迅速发展则是在独立以后。作为新加坡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商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新加坡由殖民地经济向新兴工业化经济转变的历史过程息息相关的。1824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新加坡后,立即宣布将新加坡辟为自由港。新加坡很快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华商和华工也蜂拥…  相似文献   

7.
人才是新兴经济体经济转型中的关键战略性资源。本文以新加坡经济转型阶段中的人才战略和政策措施为研究脉络,全面阐述其人才培养、引进和配套政策的主要内容。结合新加坡人才战略实施的市场条件和制度的可移植性分析,提出中国在借鉴新加坡人才战略模式上的制度适应性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前言 在有关华人社会的研究中,人们往往采用对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进行比较的方法。这是因为两国具有以下这些作为比较研究对象的难得的条件:有着曾是英国殖民地、主要由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这3个种族组成的所谓“复合社会”的共同点,另一方面,有着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的原因之一、即华人约占人口77%的特殊种族构成比这样一种不同点。 在国民统一过程中实施的国语、通用语政策下,在新加坡,英语是事实上的国语(法律上规定马来语为国语)。在马来西亚,一直将马来语(曾有一段时间称为马来西亚语)作为国语,但华人们曾经为华文的通用语化开展运动,至今仍在要求继续保持华文学校。 本文拟从“国家的政策与民族的共生”这一观点,以马来西亚为主,以新加坡为比较对象,就两国华人社会的阶层结构和国家的语言、教育政策究竟处于何种关系、以及在采取原住民政策(马来人优先政策)的马来西亚,这些政策在华人与其他种族、尤其与马来人之间产生了什么样的紧张关系或共生关系做一个考察。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大约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国家因为历史或民族原因将两种或多种语言定为官方语言。本文以东南亚五个"多语国家"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东帝汶为例,介绍其"一国多语"的现象,并分析与其相关的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梳理和归纳其官方语言、通用语言、民族语、国语、母语之间的关系,解释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和现实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一、新加坡独立后的语言政策回顾新加坡独立后 ,为了能跟上西方的文明步伐 ,政府制订了一连串的教育政策 ,大力推行英文教育 ,处处强调英语的重要性 ,致使民族母语(包括华语)遭受了一次又一次强力冲击。英国殖民统治时期 ,新加坡的语言政策自然是独尊英语。因此 ,在双语教育课程设置中一般都规定英语为必修课程 ,小学高年级直至中等教育都要以英语为教学用语 ,而母语只限制在小学低年级。从自治到独立前夕(1959~1965年)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致力于实现与马来西亚合并的政治目标 ,在语言政策上 ,规定马来语为国语和各民族交际的共同语 ,其他几…  相似文献   

11.
(一)二十年来,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充分利用新加坡地理和港口的优势,根据国情采取正确而又灵活的政策,大力引进外资,推行工业化计划,活跃本国经济。其主要经验有:一、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新加坡原来底子薄,困难很大,既无工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又无技术人  相似文献   

12.
一、工业化的现状和贸易结构的变化 (一)产业结构的变化新加坡有1959年起所实行的五年经济计划,其工业化政策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就业、发展代替进口工业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这种政策与周围各国的工业化政策相比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然而,自1%5年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后,新加坡改变了它的工业化政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的多元民族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的人口总数310万(1995年),其中华人240.3万,占总数的77.5%;马来人44.0万,占14.2%;印度人(包括巴基斯坦人、斯里兰卡人和孟加拉人)21.7万,占7.1%;其他人种(包括亚洲其他国家人、其他各洲人和混血人)3.7万,占1.2%。①这个基本上都是外来移民的国度因其种族构成复杂,有“世界人种博览馆”之称,同时它又是除中国外唯一的以华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1965年独立以来,新加坡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此过程中,国内民族关系复杂的新加坡并未受到来自民族关系方面的大的影响,而且其相对融洽的民族…  相似文献   

14.
前苏联的崩溃,冷战的结束,海湾战争的爆发,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新调整等一系列重大变革,使印度对外关系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冷战后,印度与新加坡的政治经济关系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印度的“东向”政策同新加坡“加强区域化投资”经济战略政策相互呼应,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印新两国开展了广泛的经贸合作。了解并借鉴他们之间发展经贸关系的经验,对中国发展对印、对新的经贸关系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5.
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迅速变化中的新加坡社会结构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文化观念的本质进行过系统的探讨。本文并非有关这一课题的论文,而只是一篇随笔而己。作为一位社会科学工作者,我认为应该从有关十五年来对新加坡社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的四个主要社会经济发展趋向的一些事实和数字来开始这种探讨。 (1)经济发展:自1965年从马来西亚联邦分离出来并获得独立以后,新加坡便开始实行其工业化的宏伟计划。结果,它在七十年代上半期和1977年以后的经济增长率都达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特定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条件下,新加坡所推行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结构的转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的综合产物。这一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它与其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较之其他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新加坡经济发展模式有其鲜明的特征。本文拟就新加坡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特征及其成效作一分析。一、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战后,新加坡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一个逐步演进的历史过程。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新加坡积极选择和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迅速实现经济…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及其人民行动党是时下国际政治的研究热点之一。新加坡的经济奇迹、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人民行动党的执政经验都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在研究新加坡政治体制时,人们一般喜欢谈论党政关系,但是对于新加坡这样一个议会民主制的国家,人民行动党与国会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本文试图探讨人民行动党与国会关系的特点、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这种关系的价值及由此引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八十年代以来,新加坡积极推进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国营企业体制的改革与调整也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新加坡国营企业体制的形成、特点以及调整进程作一分析。一、国营企业的发展新加坡的国营企业大致分为两类,即政府投资控股公司所拥有的企业和法定机构及其投资的企业。新加坡国营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不是通过将私营企业国有化,而是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投资形成的。最早的国营企业可以追溯到1961年建立的大众钢铁公司和百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治40余年来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其成功经验也一度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所效仿。本文认为新加坡经济的成功发展取决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 ,政府长期有效的经济政策与人才战略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的马来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灿伟 《东南亚》2001,(4):46-50,56
仅占新加坡人口 14 1%的马来民族过去一直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但是 ,随着新加坡现代化进程的展开 ,马来人已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与其他族群的距离不断缩小 ,并最终成长为完全融入新加坡主流社会、具有新加坡人特质的新加坡人。本人拟对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马来人的进步及其原因作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论述。一新加坡自 195 9年实行自治后 ,即开始现代化过程。现代化进程的展开给新加坡各个方面带来急速而彻底的改观 ,使新加坡从一个落后的传统社会走向成功的现代社会。在这一进程中 ,落后的马来民族同样追随着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