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蔡立红 《政法学刊》2011,28(4):116-120
当前道路交通事故鉴定存在着鉴定项目及其内容缺乏清晰界定,鉴定机构缺失,鉴定制度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事故处理实践中存在鉴定范围扩大化倾向,部分事故处理人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遇到难题往鉴定上推,推卸对事故证据的具体分析和案情的综合评判责任。解决的方法是界定交通事故鉴定项目的范围,明确鉴定与事故处理人员分析认定的处理方法,建立自上而下的鉴定系统体系,加强鉴定人的管理制度并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宋欣 《中国律师》2011,(5):82-83
当前各国对环境问题愈加重视,尤其是在出现跨界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如何界定国家间权利义务关系,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为了强化各国环境影响控制责任这个议题,联合国在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时发表了《人类宣言》,该宣言第21项原则即主张,各国应确保并控制其管辖境内之活动并未对其他国家或境外之地域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3.
2011年我国渤海溢油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尤其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提出了挑战.在对渤海溢油事故所涉及的“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界定、责任主体与索赔主体、赔偿范围、索赔额度及评估标准等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后,还将揭示该溢油事故对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刘丹  夏霁 《河北法学》2012,(4):113-120
2011年我国渤海溢油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尤其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提出了挑战。在对渤海溢油事故所涉及的"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界定、责任主体与索赔主体、赔偿范围、索赔额度及评估标准等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后,还将揭示该溢油事故对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刘丹 《行政与法》2012,(3):111-117
2011年我国渤海溢油事故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尤其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形成挑战。本文着眼于2010年墨西哥湾溢油事故中的相关赔偿问题,比较美国溢油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分析了渤海溢油事故中涉及的"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界定、责任主体与索赔主体、赔偿范围、索赔额度及评估标准等法律问题,总结并分析渤海溢油事故对完善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环境问题在人类历史上出现得相当早,几乎从地球上出现人类开始,环境问题就相应产生。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高技术发展的浪潮席卷全球后,致使国际环境污染的范围越发广泛。如核电厂发生泄漏、爆炸事故对邻国造成的核污染;油轮在海上发生事故,造成大面积海域的油污染;空间物体失控而坠入他国境内造成人身财产的损害以及环境污染;跨国界水的污染以及大面积工业酸雨等频频发生等,给全人类的生存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所有这些环境污染都涉及到国家的责任。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不仅享有环境权…  相似文献   

7.
在交通事故中,由于电动自行车所引发的事故已占了很大比例.但是电动自行车的技术标准的界定,导致对自行车法律属性的认定不同,致使电动自行车不论从行政管理角度,还是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分摊都有一定的争议.本文建议加强对电动自行车从行业标准、行政管理角度的规范,避免交通事故发生中的责任争议及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8.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这是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对医疗事故概念的界定。按照这种界定,凡是违法或者违章医疗行为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都属于医疗事故。  相似文献   

9.
当前,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对人类和平与发展影响日益严重的毒瘤,国际社会一直关注着其发展动向,学界对恐怖主义的研究也越来越全面,深入,其中恐怖主义定义的界定是众多学者争执不下的问题之一。本文回顾了围绕恐怖主义定义所产生的争议,并结合实际分析了当前恐怖主义所表现的特征,以期能对反恐实践有所禅益。  相似文献   

10.
1世纪是一个“城市世纪”,城市化已经成为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共同选择,跟所有‘高发展’的事物一样,城市化道路上也潜伏着许多‘高风险’。例如随着工业化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过程存在大量潜在的危险源,尤其是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已经严重危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国家经济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效地预防事故,避免事故的发生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实现绝对的安全是不可能的,而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因应急救援能力不足而造成巨大损失。例如,2003年在重庆开县发生的天然气井喷事故、2005年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的爆炸事故等,均因应急救援工作不力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救援能力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政府法制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明 《行政与法》2005,2(12):18-21
政府法制管理是一个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它包括政府的法制化和政府依法实行管理两大方面。政府法制管理创新是实现政府法制管理和政府科学管理的有效整合,以形成一个科学、合理、高效、协调的法制政府系统。政府法制管理创新不仅会提高政府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会促进社会发展的长期的整体的效益。实现政府法制管理创新必须解决好政府官员及专家与人民群众的素质整合、政府法制管理与执政党领导的整合、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整合、政府管理效率与社会效益的整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14.
我国台湾地区于2003年6月5日公布了《民事诉讼合意选定法官审判暂行条例》,这在世界范围内是一项创新性制度,该制度反映出了对当事人程序主体地位的保障,充分尊重了当事人对程序的选择权。我国的司法审判方式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余年,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之际,通过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司法制度改革,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提升公众对司法的信赖度、对裁判的信服度和接纳度,充分体现对人权的保障,在司法改革中坚持合宪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对浙江省1998-2000年刑满释放的青少年连续7年的追踪调查显示:5年内重新犯罪率为7.2%。影响归正青少年重新犯罪的有现实表现、安置就业、社会态度、首犯案由、回归婚恋、家庭关系、家庭住址、户口落实、捕前职业、家庭经济、刑期、首犯年龄、判前婚恋等13项因素,而性别、帮教情况和文化程度等3项因素与是否重犯无关。控制归正青少年重新犯罪的基本路径是:促进归正青少年加入职业团体,通过职业团体对其进行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6.
在坚持当事人举证为原则、法院查证为补充的思想指导下,严格界定当事人举证和法院查证及当事人申请法院查证的范围、程序和时间,建立完整的举证责任制度,完善当事人取证制度,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建立健全当事人履行举证责任的法律保障机制,使审判方式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18.
目前,我国行政执法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行政执法体系不健全;行政工作人员法律素质低,实际执行能力和守法自觉性差;重关系轻法律,人情主义代替法制管理;地方本位主义和分散主义严重。如果不依法行政,那么国家颁布的法律再多也形同虚设,长此以往,法律的尊严、公正的权益必将受到损害。人民群众将失去对法律的信心和依赖感。因此,强化行政执法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建设法治国家的宏伟蓝图下,行政法治理所当然地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弄清行政法治的内涵、要求和制约因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Before the recent presidential election, a bipartisan congressional effort was made to pass a criminal justice reform bill. The bill faltered in part because of a proposed default mens rea provision: statutes silent on mens rea, that were not explicitly identified as strict liability by the legislature, would be taken to require for guilt proof of knowledge with respect to each material element. This paper focusses on a prominent line of disagreement about the default mens rea provision. Proponents argued that it would reduce the number of unjust verdicts in corporate cases. They noted that there have been convictions of corporations and corporate officers for public welfare offenses in instances in which there was good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e defendants lacked mens rea. They touted the legislation, then, as a way of reducing the false positive rate. Opponents noted that the provision would also reduce the rate of true positives in corporate prosecutions—convictions of those possessing mens rea who could not be proven to—and opposed the legislation on those grounds. Both sides, then, accepted that the relevant question was, in part, numerical: under the provision, would the reductions in guilty verdicts of those lacking mens rea outnumber and outweigh the increases in acquittals of those possessing it? This paper critically examines this numerical approach for assessing and justifying the default mens rea provision.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is a small domain under which it is appropriate to reason in such numerical terms about a default mens rea provision, but that that domain is so small as to make such arguments inappropriate when it comes to sweeping legislation, such as that proposed. The paper further argues that in light of this conclusion the default mens rea provision must be examined non-numerically, through appeal to principled considerations about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morally justified infliction of punishment. When such arguments are freed from numerical considerations of the kind that dominated the public discussion of the legislation, they decide the matter: the default mens rea provision deserves bipartisan supp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