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文化角度而言,中华民族和法兰西民族可以说是世界上两颗璀璨的明珠,她们以各自光辉灿烂的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宝库,而且不断从其他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蓬勃发展。这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常常深刻地影响到彼此的文明进程。尤其是近年来,中法两国政府都不遗余力地促进彼此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后,法国和世界各国一样面临着是否承认新中国政府的问题。当时,法国尚处于第四共和国时期,尽管法政府及议会内部也有承认新中国的呼声,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直到戴高乐将军重返政坛,成立第五共和国并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后,中法才顺利建交。回顾这段历史可以发现,中法建交是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到第五共和国历届政府对华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戴高乐将军的决断对于促成两国建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林中树旁的房屋里,我们曾生活在一起,那昔日的山岗上,泉水穿流,灌木摇曳。夜蛾碰撞在上头。她十岁稚龄,我三十之际,我是她心中的世界。啊!浓荫碧绿树下的草坪多么温馨沁人脾!天使的娇姿处处在她身上显露,她的问好使人忘掉忧愁!苍天把一切真诚全部凝聚在她的双眸。有了她,我生活充实,工作愉快,兰色的天际展示着美好的未来。当她叫我“爸爸”的时候,上帝哟,父女之爱溢满情怀!啊l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她就来到了人世,令我乐悠悠,她是我的第一个孩子,扰如东方启明的星斗!追思无数的梦幻,我听到她那欢欣的笑谈,她那明澈的目光,使我的容颜在暗处…  相似文献   

4.
法国许多媒体对中国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活动的报道曾经是引发中法两国一场巨大民间冲突的部分原因。法国媒体认为自己如此报道只不过是在行使新闻言论自由的权利。他们的这种新闻言论自由观,有其自由主义历史传统影响,有“反官方”的现实需要,但也表现出缺乏新闻自律的一面,而且其中夹杂着“求新”与“傲慢”的法兰西特征。  相似文献   

5.
研究中法经贸关系中的非洲因素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一是中法对非经贸总体情况比较;二是中法在非主要贸易伙伴比较;三是中法在非商品贸易结构比较;四是中法对非贸易与投资方式比较。在21世纪的中法经济关系中的非洲影响因子正在大幅提升,正确处理好中法经贸关系中的非洲因素,事关21世纪的中法关系能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年十二月,年方二十二岁的周恩来,为了进一步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远涉重洋,来到他久已向往的“自由故乡”法兰西。根据当时中法之间赴欧勤工俭学的协议,周恩来是由他的母校——天津南开学校推荐到欧洲勤工俭学的。他在乘坐的法国邮船波尔多号上,几乎天天和水手、船员们生活在一起,帮他们干活,洗甲板,打扫卫生。水手们很喜欢这位中国乘客,并热情地教他讲法语。  相似文献   

7.
夏尔·戴高乐的名字和业绩在四十年代已逐渐被中国人民所了解。到第五共和国时期,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和中法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戴高乐在中国的知名度日益提高。最后,他被誉为“反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和“中法友谊的奠基者”,受到中国领导人和人民普遍的崇敬。这是从前任何一位西方政治家都无法得到的尊荣。然而,历史告诉我们,戴高乐赢得中国人民的诚挚的感情,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风云变幻的国际斗争洗礼的。第五共和国时期,戴高乐同中国的关系,象他充满传奇色彩的坎坷生涯那样,也走过一段不平坦的路以后,才达到光辉的顶点。  相似文献   

8.
王战  张瑾 《法国研究》2020,(1):36-42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六年来,在保持全球经济繁荣和维护世界和平进程中发挥了坚实作用,它是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旗帜和主要载体,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一个平台。2019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中法人文交流是新时期中法两国交流继政治交往、经贸合作后的第三大重要内容,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中法两国交往的重要保障。在长达8个多世纪的交往中,中法关系与中法人文交流相伴而生,中法关系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中法人文交流的丰富与繁荣,中法人文交流内容的不断丰富有力的促进了中法两国政治、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法关系的缘起及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一位研究中法关系的学者曾妙笔生花地写道:“试图寻找中法两国的共同点是徒劳的,一切都使它们格格不入:其疆域、其历史、其经济结构、其传统、其文明。历史上,孤芳自赏的‘中央帝国’从未对远在天边的‘蛮夷’小国法兰西产生过兴趣。而高卢雄鸡国目光又是如此短浅,根本不可能想像到中国的重要和富有”。①然而,历史的发展却打破了一切地域界线,中法两大文明必然地接触了,碰撞了。今天,中法关系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两国的关系经历了跌荡起伏的历程;既有震动全球的高潮,也有濒临破裂的低谷。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李兴业 《法国研究》2000,(1):102-111
中国和法国是世界上两大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有影响的教育大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两国人民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都作出过流芳百世的贡献,中华民族和法兰西民族不愧为两个伟大的民族。中法两国的文化交往源远流长。早在16世纪,当麦哲伦首次环绕地球开辟欧亚航线后,中国的儒学和佛学伴随着丝绸、刺绣和瓷器等一起传到欧洲,传到法国,引起了法国人研究这个遥远东方国度的兴趣。1673年,法文版的《孔子传》问世。1687年,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法文译本在法国首次出版。当时,欧洲人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孔子的垂教。对于公…  相似文献   

11.
郑若麟 《新民周刊》2012,(30):22-22
从几个细节可以一窥法国人对奖牌之看重。遇事好辩,历来是号称"全民哲学家"的法兰西民族之癖好。而且好辩的法国人中,有一类"特殊人士",他们无论任何事都会故意拧着你说,反着你说,并以此为乐。比如在北京奥运会时,法国游泳名将玛努图一败涂地,  相似文献   

12.
中法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是中法文化交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法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果,呈现出规模逐渐扩大、类别逐渐多元、内容逐渐广泛以及层次逐渐提升等显著特征。但交流与合作地域的不平衡性和双方往来的不对等性等问题依然存在,所以加大拓宽中法合作办学的领域与地域、传播中国语言与文化、制定合理的留学教育政策以及营造国际化的留学与就业环境等方面应成为今后中法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国际化战略已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实现高等教育聚焦全球前沿和开放办学必然趋势与办学目标。中法合作办学在历史与现实的推动下不断呈现出多领域、高质量、体系化的合作办学形式与特征。中法高等教育合作学科布局集中在工学与管理学,分别占总数44.4%和33.8%;学历层次中硕士研究生与本科教育分别占50%左右;非法人中法合作办学机构在师资引进、资金配置、双方合作院校资质等方面较中法合作办学项目有一定优势;中法合作办学散布中国大陆18个省份,其中6省份个别高校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非法人合作办学机构,上海、北京、浙江位居前三。中法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未来应着重推进与法国一流院校、一流学科的合作办学,引进法国高等教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国际化专业教师队伍,建立多维国际合作办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1871年巴黎公社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关系是复杂的。历史事实中的巴黎公社不是无产阶级专政,而只是巴黎民众城市自治的一次具体实践。基于这一历史事实的《法兰西内战》并没有将巴黎公社拔高为无产阶级专政,但《法兰西内战》中的巴黎公社确实代表了科学社会主义对无产阶级专政政治形式的设想。所以,无产阶级专政成为了附着在《法兰西内战》中巴黎公社上的一种美好意义,或者说后者成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乌托邦,尽管这并不是马克思有意为之。  相似文献   

15.
珞骡 《法国研究》2010,(1):46-46
<正>在过去几十年英语强制性的普及下,法语在国内缺乏相应的认知基础和语言环境,一直处于边缘地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在一些高校才设有法语专业,法语人才较为紧缺,近十年来,随着中法两国在文化、科技、教育、商贸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和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大量法企进入中国,随着中国在非洲的大举投资,中国同非洲的合作也日趋紧密,法国的教育体制、留学政策以及灿烂悠久的法兰西文化,也吸引了大批莘莘学子,法语具有最为广泛的市场发展空间,作为除英语  相似文献   

16.
法国女作家、法兰西科学院唯一的女院士玛格丽特·尤瑟纳于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巴黎时间凌晨三时半,在美国缅因州与世长辞。这位八十四岁的女作家、女评论家是于一九八七年初因脑疾病住进医院的。两年前,她曾接受过心脏手术。按照尤瑟纳的遗愿,她的遗体已于八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在美国缅因州火化。她的骨灰  相似文献   

17.
最近,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郭家申同志翻译的苏联玛·雅洪托娃等人著《法国文学简史》。法兰西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一千多年以来,在这块美丽富绕的土地上,闻名世界的文学巨匠层出不穷,震撼人心的佳作名著浩如烟海。这些名家巨匠和传世佳作,不仅繁荣和推动了法国本民族的文学事业,并且对世界文化、文明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  相似文献   

18.
中法两国都是极为注重高中教育的大国。两国高中生在能力方面的差异折射出中法高中教育的差异。本文试图从法国高中教育基本政策,学习状况和高考政策三个方面的介绍入手,简要对比中法高中的教育体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现阶段国内高中教育的优势与短板,从而期待平衡我国高中教育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学形式,诗歌这朵文学花园中的奇葩直至今日仍然娇艳美丽。中法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留下了大量的不朽的诗作。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繁荣,如何更好地把中国传承千百年的古代诗歌介绍给法国读者便成为了中国翻译界思考的问题。本文介绍了目前诗歌汉译法的主要方法,并从三个不同文本入手,分析诗歌汉译法中的得失并提出"零度翻译法"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新民周刊》2012,(10):82-83
你把歌声献给雪山,养育你的雪山;你把美丽献给草原养育你的草原……青海省三江源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扎西才吉就是一位如格桑花般的女人。她辞掉人人眼红的铁饭碗,背负着家人的埋怨,把家乡的特产带到祖国各地;她肩负着300多名员工的期望,带领他们把"三江源"打造成了中国驰名品牌;她心怀感恩之心,哪里有难,哪里就有"三江源"的影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