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资金不足、对象界定不合理和制度不健全。本文指出需要进行改革与完善,才能使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伦理缺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伦理缺陷:从救济对象看存在歧视性,占我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民无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也遭受歧视;从实施理念看,传统救济"三无"对象的情结难解,恩赐思想仍有市场;从救助方式看,在救济对象的认定过程中,选择标准苛刻,无视救济对象的权利,实施过程缺乏人文关怀.这些伦理缺陷如果得不到解决,将影响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不利于我国社会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于2007年普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部分农村贫困人口施以救助,河北省于2005年已全面建立并实施了这一制度.分析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及河北省的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内容、实施及现状,以期对完善河北省农村低保制度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它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保证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着重要作用。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在不断完善城市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应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尤其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实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历史沿革的回顾,从现状、问题和对策这三个方面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分析,使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以在立法、执法和司法的角度上加以完善,发挥其作为社会救助法中重要制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依法向农民提供的为保证其最低生活需要而进行物质援助的一种制度。实施这项制度,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但是,在推行这项制度和实现应保尽保的工作中,存在问题,并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就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构筑牢固的农村安全网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由于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存在诸多缺陷,国家已于2000年暂停实施。然而,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要求和国家应尽的义务,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化的必然趋势,现在是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有利时机,必须审时度势尽快建立。  相似文献   

9.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陆续建立以来,在中国反贫困治理体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社会政策“托底线”的功能.然而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近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和财政收入呈两位数增长,政府在社会救助领域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全景式的反贫困安全网初步形成,社会救助子项目不断完善,待遇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0.
1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标的社会救助制度,它根据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的标准设立一条最低生活保障线,每个农民当其收入水平低于此线时就有权利得到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和实物救助。本文对国内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论,同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左菁 《河北法学》2007,25(7):57-62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反贫困"进程推进的必然结果,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虽然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农村低保的试点工作,但各地农村低保制度在实施过程巾遇到了诸多障碍,很多地区的农村低保工作都处于基本停滞状态.我国各地地方政府应拓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渠道,科学划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合理选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对象,不断完善本地区的相关制度,推进农村低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孙如昕  张正 《法制与社会》2014,(7):151+157-151,157
政府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政府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构建适应性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框架,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救助管理体制,担负国家对于救助资金的财政责任、救助事业的监管责任、救助规范的立法责任。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现阶段农村社会救助的开展水平与运行机制,提出问题,并从理论上给出建议,最终回归到政府责任的出发,以政府责任的切实履行来完善农村社会救助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温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标志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但是在实施和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依然明显。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郭彦超 《法制与社会》2011,(18):178-178
社会救助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是解决贫困人口生活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社会团结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切入点。为此,必须准确理解社会救助的概念,并给予合理的法律定位。  相似文献   

16.
都业明 《行政与法》2013,(12):65-68
政府在低保政策的制定、低保对象的认定及低保对象的管理和服务等问题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践的开展,低保责任主体的责任划分、相关职能部门自身能力建设以及各项制度的衔接等问题对政府的低保工作提出了挑战.为此,各级政府为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宪法基本权利为依据并以宪法基本权利为支撑,其中又体现出宪法中重要的基本权利内容,是对宪法基本权利的具体实践。但同时它在立法与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又挑战着宪法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8.
马德帅  刘席宏 《法制与社会》2011,(35):41+71-41,71
现今我们的祖国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经济腾飞并成为超越日本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市化进程也相应的跟进。毋庸置疑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化加速是不可违的潮流。面对庞大的住房需求,民众“住有所居”便成为了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尤其是构建阶梯式多层次的住房保障系统与模式已成为民众寄于政府的期望所在。这不仅是让困难群体参与再分配,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增加的手段,也是体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意义之所在。本文将从城市化进程中住房保障制度构建面临的诸多境况出发,并借以相关经验从而为政府责任所在: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保障制度提供可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社会救助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在这些主体中,政府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容置疑。本文指出要使我国的社会救助机制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完善社会救助机制中的政府责任,使政府能为社会救助机制的建立、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是通过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从法律角度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律渊源,制度运行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