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同志:我与丈夫下岗后在市区内开了一间餐馆,因人手不够,就让初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女儿到餐馆洗碗、洗菜和端端盘子。女儿刚满15周岁,在店里干了一个月的时候,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贯彻执行劳动法大检查,说我们非法使用童工,要我们立即改正,并接受罚款处罚。我们是叫自己的孩子到餐馆帮忙,也没有给女儿付工钱,可以说是让女儿从事家务劳动,难道也算雇佣童工吗?劳动行政部门说要罚款,不知要罚我们多少钱?读者范红燕范红燕同志:首先应当明确,你与丈夫让不满16周岁的女儿到餐馆帮忙,也属于非法使用童工。我国劳动法第15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  相似文献   

2.
1.劳动者在权益受到用人单位或非法职业中介机构等侵害时,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根据《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劳动监察规定》等规定,劳动者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1)用人单位违反录用和招聘职工规定的。如招用童工、收取风险抵押金、扣押身份证件等。(2)用人单位违反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如  相似文献   

3.
法律问答     
法律问答编辑同志:《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0条规定,对卖淫嫖娼人员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可否这样理解,一次嫖娼处5000元以下罚款,两次嫖娼可超过5000元的处罚,请问:这样的理解对吗?江苏周正华周正华同志:《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0条的规定是...  相似文献   

4.
小保信箱     
把您的疑惑告诉我们未成年人因工受伤算不算工伤?小保:我只有15岁的儿子去年退学后到一家企业做配料工,由于不熟悉操作规程,右手不慎被输送机的传送带绞伤。作为母亲,我要求该企业给予工伤待遇,但对方却以我儿子尚未成年为由,屡屡拒绝。请问:未成年人因工受伤是否属于工伤?艾兰萍艾兰萍:我国《劳动法》等法律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使用童工,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死亡的,由该单位向童工或者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这就是说,用人单位招录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是违法的,不能形成合法的劳动关系,相应地,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因工受伤的,不能被认定为工  相似文献   

5.
某小保: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或用人单位非法使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死亡的,用人单位如何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直系亲属及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直系亲属进行理赔?一劳工某劳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第19号令)的规定,非法用工单位必须向伤残职工或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直系亲  相似文献   

6.
按调解处理后能否再进行处罚?编辑同志:村民刘某与邻居王某因猪拱墙根发生争执,撕拉致伤,派出所调解刘承担王医疗费30元,王承担刘医疗费20元后,又以刘、王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为由,对其分别处以罚款五十元。请问:调解处理后,派出所还应处以罚款吗?肖峰...  相似文献   

7.
法律问答     
拒绝交纳罚款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编辑同志:6月27日,吴某因赌博被公安机关罚款500元。经多次催要,无正当理由不缴纳。9月23日,我们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6条规定,报批吴某行政拘留15日,县局已作出裁决,吴某不服申请复议。因我们在公安行政...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公安厅(局)、工商行政管理局、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总工会、团委、妇联:国务院重新制定的《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号)已经2002年9月18日国务院第63次常务会议通过,业已公布,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新的《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制定实施,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全面落实《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严厉打击非法使用童工行为,现就贯彻实施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各有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对《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执行情  相似文献   

9.
《人大建设》2006,(5):18-18
很多人不解:为什么有了《劳动法》,还要制定《劳动合同法》?草案起草人之一、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法制司副司长芮立新解答了百姓的疑点。  相似文献   

10.
长期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下简称《劳动法》)的人们要注意了,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比较,以下七个方面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合同的规范和劳动争议仲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保安员,被派到某单位执勤,因执勤点经常变换,我的家人来信一直都寄到公司。但近几次,我发现我的信件好象被人拆过,也不知是何人所为。我想请问,私拆他人信件是否属于违法行为?保安员李强李强同志: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私拆他人信件是一种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36条规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之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处罚。”──…  相似文献   

12.
现实中,一些劳动者之所以明明有理有据,却遭遇维权失败,往往就是因为超过维权期限,以至于“过期作废”。那么,就劳动者的维权期限有哪些规定呢?这些规定散见于《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中,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七大方面:  相似文献   

13.
部委在行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范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议,将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的范围,由劳动法统一调整;国家在制定有关法规政策时,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和有关组织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一切不合理限制;明确保障广大农民工的劳动保障权益,规定对失地农民给予促进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救助;明确规定保障广大农民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的法律责任;加大对侵害进城务工人员权益行为的处罚力度。2004年11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总结了十多年来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经验,规范了劳动保障监察程序,明确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用人  相似文献   

14.
《公民导刊》2008,(10):33-33
问:我是某建筑公司的工程师,去年退休后又被原公司重新聘请继续上班。公司与我签订的《劳务合同》约定,如果乙方在工作中受伤,按国家法律法规办理。今年6月我在公司工地检查施工情况时,不幸被溅来的砖屑致伤右眼。虽经精心治疗,但伤眼最终失明。我要求公司按工伤给予抚恤赔偿,可是劳动社保部门认为我与公司不构成劳动关系,我的伤是工作中受伤,但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工伤”。请问劳动社保部门的意见对吗?我能不能获得赔偿?  相似文献   

15.
法律问答     
法律问答编辑同志:我因无证经营个体旅社,被公安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同时查获。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我罚款100元的行政处罚,后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对我进行了处罚。请问:根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行政机关对我的同一违法行为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合法吗?江苏...  相似文献   

16.
林玲读者: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条规定:劳动者依据《劳动法》第三十二条第(一)项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7.
长期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下简称《劳动法》)的人们要注意了,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比较,以下七个方面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合同的规范和劳动争议仲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障世界》2007,(9):45-45
同工同酬是《劳动法》中规定的基本原则,但是在许多用人单位并没有实现同工同酬。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能够在这个问题上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的朋友王某因小事与其邻居发生争执,最后王某将其邻居打成轻微伤。县公安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决定对王某处以15日拘留。王某认为将其邻居打伤事出有因,县公安局的处罚过重,遂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县人民法院告知其应先向县公安局的上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时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问,我必须先复议,然后才能起诉县公安局吗?读者小安小安读者: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了我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对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提起诉讼。但就你来信反映…  相似文献   

20.
从来没有哪一部法律能够像《劳动合同法》一样,引起社会如此广泛的关注和争论。从立法、颁布到正式实施,有关《劳动合同法》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乃至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劳动合同法》再次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话题。透过《劳动合同法》的争论,我们应该看到什么更加深刻的问题?一部《劳动合同法》能够解决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公平问题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