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TO的法律规则体系是由多个条约所组成的条约群。我国在加入WTO后,如何处理WTO法律规则与我国国内法的关系、如何在国内实施WTO的法律规则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我国已在实践中确立了国际条约高于国内法的原则,但还应在宪法中对此作出明确的规定。同时,我国应采取整体纳入的方式将WTO的法律规则纳入国内法律体系,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国内立法,以更好地履行根据WTO法律规则所承担的义务。  相似文献   

2.
国家和平时期的国际人道法义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国家在和平时期履行国际人道法义务,对于构建和谐世界具有独特的意义。这些义务包括在国内广泛传播国际人道法条约,培养适用条约的合格人员;采取包括立法在内的各种措施保证国际人道法条约取得国家法的效力并且能够在国内适用;不自行推卸也不允许别的缔约国推卸违反国际人道法公约的责任;促进国际人道法发展等方面;组建国际人道法专门机构,有助于国家有效履行国际人道法的义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已进入法治时代,国人正普遍关注“沉默权”能否在我国确立。我国已加入WTO,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不断增多,法律上要与国际通行原则接轨,履行国际义务、遵守国际条约则是必然的。从履行国际义务、遵守国际条约的角度出发,实行沉默权亦是必然的。而沉默权作为公民的一种权利,用法制来保护民主权利是他们的心声,也是时代的召唤,社会的主旋。  相似文献   

4.
中国已进入法治时代,国人正普遍关注“沉默权”能否在我国确立。我国已加入WTO,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不断增多,法律上要与国际通行原则接轨,履行国际义务、遵守国际条约则是必然的。从履行国际义务、遵守国际条约的角度出发,实行沉默权亦是必然的。而沉默权作为公民的一种权利,用法制来保护民主权利是他们的心声,也是时代的召唤,社会的主旋。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条约所载权利义务的实现 ,尤其是条约义务的履行 ,现代国际社会逐步建立了条约监督机制。根据现代条约实践 ,对国家所承担的条约义务施加监视、检查等具有一定强制性的牵制方式在不同类别或领域的条约中有着不同的规定 ,归纳起来 ,以“定期报告和审查机制”、“核查机制”及“国际机构监督机制”三种方式较为常见。条约监督机制的建立是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具有深刻的政治背景、一定的社会基础和法理学基础。该机制对于保证条约的遵守和义务的履行 ,对于加强条约法律效力 ,维护国际法律秩序 ,促进国际社会法治化具有积极意义。目前 ,条约监督机制主要体现在人权、军控、裁军等领域的条约之中 ,尚不具有普遍性 ,且存在若干不足之处 ,作为一种新的条约法制度 ,该机制有待于通过国际实践而逐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批准并加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的实施机制研究日益重要,而国际条约的实施理论和联合国人权保护机制为人权公约的实施提供了法理基础和体制背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实施机制由缔约国报告制度及其结论性意见和一般性评论构成。公约的实施机制具有单一性、逐步性和非对称性的特点。公约实施机制推动了国际人权法的发展,但是只有完善其保留制度、协调实施过程中的法律冲突,才能提高公约实施机制的实效性。同时,国际人权保护的国际合作和国内转化立法是中国切实履行公约义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司法行政公务人员人权教育是人权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实施人权教育有利于具体人权保障、我国人权保障事业的发展、履行国际条约以及实现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实施该部分人群人权教育,进而促进司法人权保障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遵守与履行国际条约是缔约国的基本义务,国家通过直接适用、确认或转化等形式执行实施对其发生效力的国际法,经国家确认或转化的武装冲突法,归于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军事法部门。  相似文献   

9.
标准与专利在促进技术创新、推动创新成果的传播和应用、增进消费者福利等方面具有相同的作用。由于执行标准并不排斥经济上的成本,引入专利技术并不会使标准难以实施。为了履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等国际条约的义务,我国政府在标准的制定中也必须允许专利技术的引入。标准与专利相结合,可以更先进,从而更好地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试论合同的附随义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附随义务是随着诚实信用原则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合同义务 ,对于保护和平衡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利益 ,实现契约正义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附随义务分为缔约过程中、履约过程中和合同履行完毕后的附随义务。我国对附随义务的规定过于简略 ,应从立法上进一步明确附随义务的各种形态 ,提高附随义务的法律效力 ,明确违反附随义务的责任形式及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