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场摄影中 ,运用单灯闪光、双灯闪光、多灯闪光以及闪光灯与自然光混合照明等时都可以采用分区曝光法。运用分区曝光法 ,结合现场客体的反光率 ,通过配光、选择合适的曝光量和显影程度的科学控制 ,能够获得符合客观或预先想像和要求的影调 ,使被摄客体得以准确地再现。  相似文献   

2.
在现场摄影中,运用单灯闪光、双灯闪光、多灯闪光以及闪光灯与自然光混合照明等时都可以采用分区曝光法.运用分区曝光法,结合现场客体的反光率,通过配光、选择合适的曝光量和显影程度的科学控制,能够获得符合客观或预先想像和要求的影调,使被摄客体得以准确地再现.  相似文献   

3.
刘斌 《今日山西》2004,(1):25-27
他(她)们如是说———马利亚著名摄影策展人,大展惟一女性策展人。2002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成功策展了“女人·摄影·女人———中国五位女摄影家摄影展”,2003年又策展了“她们眼中的世界———云贵农村少数民族妇女摄影展”一些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女人,一些还是文盲的农村少数民族妇女,一些自我的价值体现还是多担几桶水和多生几个孩子的女人。偶然的一次机会,一些摄影者和社会学者的社会实验使她们接触到摄影。马利亚在平遥给了世界一个答案:摄影改变的不仅仅是增加一种技能。马利亚说:“她们从来没有到过离寨子50里以外的地方,到平遥,…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今年会关注“新闻摄影”?与之前的主题有什么连贯性吗? 所有的事情都在变化之中,中国摄影一样。我们在做每一年的连州国际摄影节的时候,都要面对当下的变化,所以这种变化也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5.
HDR摄影是一种新的数码摄影技术,可以扩展数码相机的动态范围。在现场摄影遇到高反差、强光、逆光等光影环境时,使用HDR摄影,就可以实现在同一张照片上,清晰展现不同亮度物体的影调层次和细节特征。  相似文献   

6.
心灵捕手     
有人问我怎么那么喜欢摄影?这里面有两种潜台词,一种是说你拍得不错,你是怎么走上摄影之路的?另一种就是说你拍得好烂也会喜欢上摄影?可以说这类问题我无法回答,倒不是因为这两种潜台词的存在,而是摄影本身的言语不清的魅力和它的每一张都是永远的残缺,让人又爱又恨。喜欢或者说爱上一样东西,真的没有什么理由,更没有复杂的动机,跟恋爱的感觉雷同。记不清楚具体爱上摄影的时间了,那时候似乎是在大学三年级,似乎是在静谧的校园里,我跟摄影有了一面之缘。那一面之缘后,我开始跟摄影较劲了。我叫嚣着要修理“她”,一改“她”那让人受不了的冷傲…  相似文献   

7.
<正>在近十年里,国际摄影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在今日的中国,摄影市场才是个开始,摄影作品在国内之“首拍”,应是个有特殊意义的标志性事件。中国的摄影师们开始明白,如果他既热爱摄影事业,又要回报的话,就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个市场定位的问题。因此,走在中国摄影市场前沿的摄影师、画廊、收藏家等,正在将影像的潜力充分挖掘。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上讲,CCD的感光范围为380-1200nm,这为数码相机进行红外摄影提供了可能。本文以索尼DSC-F717为例,说明数码相机红外摄影的方法,阐明数码红外摄影与传统红外摄影的许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周云飞 《青年论坛》2009,(1):159-160,F0003
数码时代给摄影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在使用数码相机的同时,逐渐感受到了数码技术给传统的摄影理论和摄影技术带来巨大的冲击。面对如此迅猛的数码科技力量,高校摄影教育、摄影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本文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商业摄影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就商业摄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传统商业摄影教学的数字化转变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0.
<正>新闻摄影是新闻内容和摄影手段有机结合的产物,它兼备摄影和新闻的属性,对新近发生的、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图像报道(辅以简要的文字)。而纪实摄影因其在社会功效上与新闻摄影有相似的特性,从特定角度看,实则即不强调所报道事件当下"时间性"的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11.
摄影家     
《创造》2006,(4):19-19
张晓梅一说起摄影来便饶有兴趣侃侃而谈.前些年交通不便利.张晓梅曾多次身负20多公斤的摄影器材徒步自筹资金下乡进行拍摄创作对于一名女摄影家.这不是一件轻巧的事,张晓梅却一刻不停,跑遍了云南16个地州市进行摄影创作。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技术在新闻摄影器材及新闻图片传播媒介两大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新闻摄影领域迅速被数码相机占领,再加之数码软件及网络媒体的普及,使得数字化时代的新闻摄影与传统新闻摄影相比具有"快、多、宽、省、便"的特点。但随着数码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摄影行为司空见惯,降低了专业摄影的价值与形象,促使某些媒体将摄影记者职位转变成图片编辑,甚至逐渐取消了摄影部门。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摄影记者唯有加强自身的专业摄影思考与摄影意识,使所拍摄的图片区别于普通快照,加深新闻事件的深入性报道,才能应对这严苛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文化部和国务院新闻办的大力支持下,在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平遥国际摄影大展(PIP)经过三年的成功历练,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一个能够展示当代摄影艺术发展水准的品牌,一个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2001平遥国际摄影节2001平遥国际摄影节于9月20日至30日在山西平遥古城举办,来自法国、美国、德国、西班牙、新加坡、瑞典、俄罗斯、日本、韩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摄影家和国内4000余名摄影人士参加了这次盛会。摄影节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型歌会、图片展览、高级摄影研讨班、幻灯晚会等。图片展览在12个展区展出58个风格不同的展览…  相似文献   

14.
组委会 《前进》2005,(12):46-48
在国家文化部、外交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经过组委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2005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于9月16日至22日在平遥古城举办获得圆满成功。本届大展紧扣“和平·进步”主题,突出展示了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珍贵摄影作品和多元的摄影精品。大展得到了中外来宾广泛认可和赞誉,美国联系图片社总裁罗伯特·普雷基评价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成为中国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世界摄影大展,它完全可以同世界一流的摄影大展相媲美。大展期间,同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平…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摄影创作是讲究技术的,不论是选材尧构图尧立意,还是造型处理尧技术技巧的运用,还是光圈大小尧焦点虚实尧镜头角度的高低俯仰尧前后左右的选定……都要拿捏到位。然而,细节捕捉到位的话,对作品的成功也会起到画龙点睛之效。苏珊·桑塔格曾在论及摄影与历史的关系时说道:"……能引发良知的画面,总是与某一具体的历史情况有关;画面所表现的事物愈笼统,就愈难打动人心。"在她的论述当中,可见具体的细节显然超越笼统的事物之上。再加上当代生存有着更多的瞬间性尧片段性特征,摄影作品亦可以像文字和逻辑的语言那样,通过到位的细节捕捉,探讨深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乡音》2013,(12):53-53
应广大摄影爱好者的要求,燕赵政协新闻网(乡音杂志社网络部)特别开设了"摄影"专栏。为进一步扩大宜传影响,摄影作品除在网站上发表外,部分优秀作品还将在《乡音》杂志上刊登(每月1期),竭诚欢迎爱好摄影的我省各级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不吝踢稿。  相似文献   

17.
王静 《北京观察》2017,(9):58-61
摄影技术自1839年诞生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数码相机已经进入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家中,把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定格在相片中作为留念。于是,在现代社会到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摄影作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欣赏一幅摄影作品,特别是如何欣赏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呢?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作为人类社会影像的重要记载和传播方式,纪实摄影不仅能真实展现社会风貌,直接记录历史文化发展进程,还能反映强烈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选取港台地区20世纪中后期部分纪实摄影作品,通过文本和符号分析,探讨其在家国情怀的表达、民族文化的关照、集体记忆的建构等方面,体现出的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通过广泛开展两岸三地纪实摄影展活动、积极拓展民间共同体意识主题摄影交流、共建中华文化影像档案库等多种方式,更好地发挥纪实影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婷 《今日中国论坛》2012,(11):186-187
广告摄影创意是广告摄影的灵魂。广告摄影的创意设计服务于广告总体的创意,以摄影艺术为手段,使创意意象转化为直观的生动形象。这种"转化"是以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去传递广告信息,而非对意念的直解。  相似文献   

20.
宗石 《今日山西》2004,(1):28-31
因为有两家国际知名企业的鼎力相助,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便多了两个品牌性节目———“中国优秀摄影画册阿尔卡特大奖”和“中国当代摄影师欧莱雅大奖”的评选与颁奖。虽说国内摄影人对评奖之风屡见不鲜,但此两项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还是引起中国乃至国际摄影界的关注。由于2003年度的全封闭评选,笔者只能从采访到的两位评委的介绍中去解读两项大奖评选的来龙去脉,解读评选的标准和原则,解读这两项大奖给中国摄影的长远发展带来的影响。这两位评委,一位是参加阿尔卡特大奖评选的上海汉源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著名摄影家尔冬强,另一位是担任欧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