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家马基雅维里的政治理论,切断了国家、君权与上帝的联系,使国家学说与宗教神学相分离,使政治理论观点摆脱了道德的束缚,掀开了政治学说的新篇章。他既鼓吹君主制又讴歌共和制的二元化政体理论,是符合意大利现实的进步思想。马基雅维里的政治理论,奠定了近代资产国家学说和政治学说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自由是卢梭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卢梭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将自由与强制统一起来,表达了一种"无支配的自由"观点。卢梭从人的自主性重新界定自由,区分了自然的自由与社会的自由,认为社会自由就是服从公意,自由只能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在他看来,公民在共同体中通过服从公意就实现了自身的自由,而一位游离于政治共同体之外的人则根本没有自由可言。卢梭借助"公意"概念诠释了"人民主权"的思想,并把法治的国家即共和国看成是最有效的政体。卢梭继承了自马基雅维里以来的共和主义传统,可谓是"18世纪的马基雅维里"。  相似文献   

3.
青年时代的袁振英,生活在民国初建和新文化运动的大时代中。无论是前者的政治革命,还是后者的文化鼎新,都对中国社会的道德观产生了深远影响。袁振英是这一新潮的参与者,他通过著译,提倡新道德,鼓吹"道德革命",帮助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礼教束缚。同时立身谨严,以新道德要求自己,努力践行。青年袁振英的道德观,体现了在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大转折时期,一个积极进取的青年向往理想社会、呼唤个性解放、摆脱传统束缚的意愿。他不断接受新思想,参与进步的政治活动,与他的进步道德观也有着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4.
如果不了解人文主义在马基雅弗利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基雅弗利。人文主义永远是他最精彩的思想之一,然而这一点却常常被人忽视,以至于马基雅弗利时常被误解为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卫道士。本文目的仅在于叙述马基雅弗利的这部分精彩思想。一、反教会思想及政治与宗教的关系在史学著作中,马基雅弗利一反中世纪早期教会人士的那种鬼神设教的历史观点,用人的行动来解释历史的发展变化。他在《佛罗佗萨史》中指责教会利用各国领主、大公、君主之间的矛盾,挑拨离间、制造分裂,削弱和毁坏了国家。他气愤地说:“教会使我们国家四分五裂,现  相似文献   

5.
刘汶 《求实》2005,3(2):33-35
政治道德有效性问题的提出基于两个原因 :一是现实政治中的政治道德失效的存在 ;二是学术界对此重视不够。政治道德有效性指的是政治道德在实践过程中被遵守 ,具有执行力和约束力 ,其实质是政治道德的功能的有效发挥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目的。政治道德有效性的实现过程就是政治道德功能的发挥过程。政治道德有效实现的特点是多样化 ,评价标准是多层次的。政治道德有效性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立足于政治与道德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变革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变迁中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认为,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意识形态的转变为道德变迁提供了新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思想条件和经济基础;2、政治体制的转变为道德变迁创造了社会环境条件、新的制度伦理;3、治国方略的转变为道德变迁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由此而认为,政治变革是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变迁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任何社会秩序的维持都必须有一定道德作为支撑。作为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它应包括个人道德、社会道德、职业道德、政治道德等不同层面。在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中,不同层面的道德规范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在这些不同层面的道德之中,政治道德由于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统率作用,因而也就具有优先性的特点。何以政治道德具有优先性呢?这是因为政治道德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政治道德优先性原则隐含这样一些机理:必须首先通过人们的社会存在去理解人的行为,必须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去观察和研究人的行为;对个人的道德…  相似文献   

8.
刘汶 《唯实》2006,1(7):7-10
得到遵守和实现是政治道德的生命,而健全的政治道德机制是政治道德实现的坚实保障。当前,要提升我国政治道德实现的有效性,当务之急是健全和完善政治道德的赏罚机制、社会化机制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义理论已成为学术界一个热点,对于正义,我们可以作不同的理解。就其理论的旨趣而言,西方自由主义者罗尔斯与诺齐克的正义思想无疑突出的是人的自由与权利,传统儒家的正义思想强调的是人格与人性的平等而不是政治平等,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平归根结底是一种经济关系的表现,经济公平是在社会正义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从人的存在方式的完整性来说,政治的、道德的、经济的公平均构成人之存在的一个必然方面,从应然的角度来说,在未来社会中,社会的公平正义无疑会在政治、道德与经济三个向度中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王加加 《湘潮》2013,(1):93
在人类的思想史上,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恐怕是少有的那种受到尖锐对立的毁与誉的著作了。列奥.斯特劳斯认为,马基雅维利就是魔鬼,他在传授邪恶;意大利诗人福斯科洛用"道德主义"解释《君主论》,认为它旨在揭露暴政;马克思则指出,马基雅维利使"政治的理论观点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等等。如此多的争议,使得我们再次审视《君主论》时,需更加小心谨慎。为了做出恰如其分的应有认识,就不能对《君主论》采取想当然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论政治发展中的政治道德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颂 《求实》2002,(2):52-53
本文在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发展所面临的政治道德现状的基础上 ,指出了政治道德建构可资利用的资源和政治系统为此进行自我调整的必要性。作者认为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中都蕴涵着对我国当前的政治道德建构有价值的因素 ,应该在批判的基础上汲取 ,同时 ,政治系统也应该加强其自身的调整以配合转型期政治道德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黄颂 《求实》2001,(5):38-40
本文在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发展所面临的政治道德现状的基础上 ,指出了政治道德建构可资利用的资源和政治系统为此进行自我调控的必要性。作者认为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中都蕴涵着对我国当前的政治道德建构有价值的因素 ,应该在批判的基础上汲取 ,同时 ,政治系统也应该加强其自身的调整以配合转型期政治道德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尼采批判了基督教的道德观,其道德哲学实现了道德理念上的三个根本转变:从宗教道德转向市俗道德;从奴隶道德转向自主道德;从消极软弱的道德转向积极向上的强力道德。虽然尼采站在精神贵族立场上渲染的某些种族主义观点曾为德国法西斯主义所利用,起了很坏的作用,但他所倡导的强的道德观,代表着一种创造的、进取的、不停地超越的、无神论的道德理念,确有其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4.
道德因素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民道德、公务员道德、领导干部道德是和谐政治中的三种重要的道德因素.如何正确认识这三种道德因素,发挥它们在和谐政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廉洁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归属于道德观和法治观两个向度的教育。道德按其层次不同可区分为"义务的道德"与"愿望的道德",廉洁道德应当归属于前者,进而廉洁教育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非廉即耻"的道德谴责上。廉洁教育应当转变以往在法学教育中的纯规范性、纯知识性的视角,将视角侧重于法治观念教育。廉洁教育发展和完善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道德因素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民道德、公务员道德、领导干部道德是和谐政治中的三种重要的道德因素。如何正确认识这三种道德因素,发挥它们在和谐政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由苏格拉底开启的古典政治哲学,以探究德性(arete)为主题,思考正义的社会秩序问题,然而,在马基雅维里那里,政治哲学蜕变为政治术,霍布斯更是强化了政治的科学性,置权力于优先地位,把权力作为政治哲学的核心,由此形成了政治哲学的两大传统。这两种政治哲学传统又都是建立在抽象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用分工理论中介了劳动异化理论,完全现实地、合理地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性。马克思认为,只有彻底改造资本主义世界,达到每个人的全面的解放,人类才能过上超越“正义”之上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8.
以德治国的核心是政治道德的实现,而从学理分析,道德作用的特性是自律,实现或形成的特性是他律,因而根据不同途径的特性道德实现有自律性和他律性两种实现机制,而他律性实现机制是群体性道德实现的主要途径.制定<政府官员职业道德法>,设立政府道德局等则是提升政治道德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对政治和道德分野的过分强调,削弱了政治义务的道德基础,产生了各种无政府主义和反社会倾向.重新认识政治与道德的相互联系,认识现代政治发展的变化,确立现代政治义务的道德基础,不仅对现代政治的健康发展很重要,而且对复兴现代社会道德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谢牧青 《世纪桥》2007,(10):30-31,40
党政干部的政治道德是党政干部群体在政治领域从事决策、管理、协调、服务等政治话动时所遵循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保持政治关系和谐与政治行为有序的内在律法。提高党政干部政治道德水平关键是政治道德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同时,要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并获得深厚的民族传统政治道德基础,还要把他律与自律结合起来,加强政治道德教育和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