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认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的继承和发展。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二者之间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二者结合是执政党科学的治国方略。此外,文章还深入探讨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指导原则、基本途径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一思想是对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它把思想道德建设第一次提到了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上来,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新发展。回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探索治国方略的艰辛曲折历程,从人民民主专政、民主法制国家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前后相继的努力,历经了半个多世纪,使得治国之道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3.
采取什么方式治理国家和社会,是执政党必须首先回答和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江泽民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思想,科学地解决了党治理国家和社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取什么方式治理国家和社会,是执政党必须首先回答和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江泽民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思想,科学地解决了党治理国家和社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内涵(一 )“依法治国”的内涵。依法治国就是“根据法律治理国家”或“按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 ,即“法律的统治”。它是国家权力机关为维护国家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而制定的带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规章 ,用以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从而达到治理国家的政治行为。依法治国是一种历史必然 ,是一个渐进演变的过程。法的产生是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随着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随着私有制在生产已有剩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社会结构由于社会的大分工而开始分裂为阶级 ,法是国家与法制在…  相似文献   

6.
一、依法治国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体现了经济建设的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选择,这一选择为我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前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作为法制经济的市场经济,一是要求必须有调整各种市场行为的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这些法律体系必须符合并表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紧紧抓住道德与法的本质,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道德与法的关系上,详尽地阐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再从制度文化结合、组织管理结合、组织队伍结合三大客观结合和可操作化、示范性和自觉性、习惯性等主观结合上提出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对策与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两种不同的治国方略,在我国现阶段,必须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紧密结合,笔者从四个方面对之结合的必要性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法治与德治是国家管理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江泽民同志提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既有科学的理论根据,又有重要的实践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0.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中国共产党选择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  相似文献   

11.
今年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在依法治国的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对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们党优良传统和现代科学管理思想的有机结合,是两手抓思想在社会管理与国家治理方面的具体体现,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认真学习和领会好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入理解这一基本原则,并把握其精神实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领导人民治理国家过程中,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全面推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我们党治国方略的重大突破治国方略,指的是治理国家带有根本性的指导原则。执政党治国方略的确立历来事关大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古今中外一切治国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这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进一步走向成熟完善,它必将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道德风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领导人民治理国家过程中,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全面推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6.
吴秀荣 《学习论坛》2001,(10):34-35
以德治国,把道德建设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这是江泽民同志对治国方略的一大贡献.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努力构筑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并重是我党治国方略的重大发展。社会主义德治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共产主义理想。基本任务是:要努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理论、道德规范体系,道德活动方式体系或者道德调控体系建设。改革是实现以德治国的根本动力。实施以德治国的主要方法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从严治党、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分层次加强道德建设加大道德建设的投入。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4,(2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我们要准确把握这一基本原则,深刻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内在联系,始终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着力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以德治国思想 ,是江泽民同志对我们党“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战略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 ,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不仅要靠“法治” ,更要靠“德治”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确定的经…  相似文献   

20.
张颢 《理论导报》2007,(10):17-18
新世纪之初,江泽民从治国方略的高度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可以说,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有其历史必然性,具体而言,它既是依法治国的现实需要,又是以德治国的内在要求;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它是对人类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它是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之间辩证关系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