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系列杀人案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公安机关侦查实践中打击和预防的重点。因此,从系列杀人案件形成的原因分析入手,结合系列杀人案件侦查实践,提出了包括并案侦查、专案专办、提升侦查人员能力水平、发动群众提供线索等在内的多种对策。  相似文献   

2.
杀人案件对社会治安秩序和人民生命安全危害极大,而无名尸体案件更增加了案件的恶性程度和侦破难度。从谭光文、谭光太故意杀人案件分析,犯罪嫌疑人故意掩盖被害人身份是形成无名尸体的主要原因;无名尸体案件既有一般杀人案件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点;从查明死者身份入手,再根据案件的因果关系发现犯罪嫌疑人是侦破此类案件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三、疑难杀人案件的形成原因 杀人案件形成疑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说它是由诸方面共同“感染”而形成的“综合并发症”。目前,从我省侦破杀人案件的实践来看,其成因主要是: (一)现场条件局限,犯罪证据不足。这是形成疑难杀人案件的一条主要客观原因。在杀人案件的侦破中,现场条件的局限主要有以下因素所致:一是犯罪分子利用智能和专业技术进行杀人,如电击杀人、爆炸杀人、杀人劫车和杀人纵火等。犯罪分子不仅作案前精心预谋策划,而且作案后移尸碎尸抛尸和处理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0年绍兴市发生的82起杀人案件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特点 ,研究其多发的影响因素 ,并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杀人案件的侦防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系列杀人案件的侦破工作机制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列杀人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出于相同或相近的犯罪目的,连续多次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恶性案件。本文从系列杀人案件的特点、串并机制、串并方法、预警机制和奖惩制度等方面入手,对建立一种适应新形势的侦办系列杀人案件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恶性杀人案件特别是民事转刑事杀人案件大多数发生在农村,犯罪嫌疑人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此类案件多发的原因有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有经济利益纠纷,还有人民调解工作的弱化以及农民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预防"民转刑"杀人犯罪,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改进和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7.
分析判断杀人犯罪动机 ,通常是将现场情况和死者的背景情况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推论。有些杀人案件现场所反映出来的犯罪动机比较复杂 ,判别犯罪动机就比较困难 ,需要弄清杀人案件多种动机迹象形成的原因 ,分类分析甄别。侦查实践中见到的“四不象”案件的形成原因大致有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未完成、侦查人员未能查明案情和非常规动机杀人三种情况 ,侦查人员应打破思维定势 ,不拘泥于常规杀人犯罪动机 ,注意从各种非常规的杀人动机中寻求答案 ,并注意挖掘某些类型的非常规动机杀人案件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杀人犯罪动机的系统推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判断杀人犯罪动机,通常是将现场情况和死者的背景情况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推论.有些杀人案件现场所反映出来的犯罪动机比较复杂,判别犯罪动机就比较困难,需要弄清杀人案件多种动机迹象形成的原因,分类分析甄别.侦查实践中见到的"四不象"案件的形成原因大致有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未完成、侦查人员未能查明案情和非常规动机杀人三种情况,侦查人员应打破思维定势,不拘泥于常规杀人犯罪动机,注意从各种非常规的杀人动机中寻求答案,并注意挖掘某些类型的非常规动机杀人案件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史玉平  宋俊 《理论月刊》2003,(10):99-102
以投毒方式杀人案件的发案率在广大农村地区居高不下,此类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均不同程度存在处理难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存在的症结均在于证据方面.作者通过对湖北省宜昌市1997年至2001年五年间23起投毒杀人案件的分析和总结,从该类案件的特点入手,提出了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我国的暴力犯罪呈上升趋势 ,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类案件就是变态杀人案件。对变态杀人案件的特点进行分析 ,是侦破此类案件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成功侦破六起杀人案件经验谈杨顺修今年2月初至4月底,在不足两个月时间内,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共发生杀人案件6起,8人被杀,但所有案件均在两天之内全部告破,其中侦破最快的用了不足3个小时。总结这几起杀人案件的侦破经验,我们认为主要是把握住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系列杀人案件侦查中,已经开始运用大数据方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系列杀人案件侦查中有哪些大数据方法,如何运用这些大数据方法,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厘清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全面阐述系列杀人案件概念及侦查要素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系列杀人案件侦查中的大数据方法,即数据搜索法、数据挖掘法、数据碰撞法和数据画像法等;系统阐述了系列杀人案件侦查中大数据方法的具体运用。要加强立法以规范系列杀人案件侦查中大数据方法的运用,保障公民的隐私权、信息权,注意系列杀人案件侦查中大数据方法与传统侦查方法的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13.
系列杀人案件侦查的多维思考与突破口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列杀人案件社会危害性强,对群众安全意识影响大,是侦查实践打击的重点。侦破此类案件的思路应从四个方面进行考虑:对案件受害者的研究、对作案心理的分析、横向案件信息比较、顺向思维以预防新的案件发生;并在此分析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案件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载货汽车的交通安全问题成为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从载货汽车交通安全的现状入手、对载货汽车交通事故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提出载货汽车交通安全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预防和降低货车事故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预防犯罪首先应预防犯罪心理的形成。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网络犯罪现象进行分析,揭示其犯罪心理的成因,据此可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网络犯罪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家庭、高校、社会有着不能忽视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两降一升”是“全国侦破命案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其中“一升”是指“命案破案率上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拓展系列杀人案件的串并途径,强化系列杀人案件的串并案侦破。在系列杀人案件侦破中,“软件”串并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害人特征、作案人的行为特征、外在特征和心理特征是“软件”串并法重要的“软件”特征和串并案依据。为了更好地进行“软件”串并,要尽快运行“全国失踪人口信息系统”,注重犯罪心理特征的分析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被害人过错是定罪量刑的一个重要情节,这在激情杀人案件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判断被害人过错与被告人行为的关系以及认定被告人是否构成激情杀人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尤其要进行激情杀人的时间性判断和关联性判断,以便客观分析激情杀人案件中被告人过错的有无及大小以及对被告定罪量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谢晓霞 《青年探索》2008,(3):74-76,86
预防、控制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国内外公认的极其困难、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分析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深入剖析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努力探索预防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有效举措,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命案(指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和爆炸、投毒、放火、抢劫、强奸、绑架致人死亡8类案件)的发案率有上升的趋势,而故意杀人案件的发案率又居命案之首,因此,对故意杀人案件进行犯罪学研究对于控制命案发案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故意杀人案件进行犯罪学统计分析,揭示了当前故意杀人犯罪的特点及规律,并尝试提出预防犯罪的对策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碎尸案件作为杀人案件的一种独特的形式,除了具有杀人案件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这也决定了这类案件的现场勘验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对这类案件的特点和勘验重点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