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学习导报》2011,(8):47-47
懒蚂蚁效应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  相似文献   

2.
懒蚂蚁效应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  相似文献   

3.
《广东党史》2011,(10):24-24
干部庸懒问题一直以来是一个群众意见大、整治难度大、不良影响大的顽疾。笔者在为庸懒干部“把脉”后认为,这个群体按“发病症状”来区分可以划成三类:一类是“不想干”的干部,主要表现为懒。“病因”主要是宗旨意识淡化、无理想无追求无工作压力,缺少绩效激励。第二类是“干不了”的干部,主要表现为庸。“病因”主要是自身素质不高、水平有...  相似文献   

4.
白剑锋 《学习导报》2013,(10):12-13
连续遭遇雾霾天气,敲响了环境的警钟。钟南山院士曾说:“不少病人常常问我一个问题,我不抽烟、不喝酒、注意饮食,为什么也会得肝癌、胃癌或者肠癌?我家很干净,为什么孩子得白血病?这使我越来越感觉到,假如我们生活在空气污浊、饮水有害、食物有毒的世界,再好的生活习惯也会得病。”很多医学专家也有类似的说法:一口不洁净的水,一口被污染的空气,一口不安全的食物,堆积成山就成了“癌”。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爱玩蚂蚁,通常是提一只蜻蜓撕成几块,寻到一只蚂蚁就喂它,这游戏叫做“蚂蚁请客”。蚂蚁这小东西,别看样子丑、长得黑,却很有灵性,遇到蜻蜓这种美味后,先是用触角碰一碰,又围着转一会儿,然后停下来,原以为它会匍下身子贪婪地饱餐一顿,然而它却不是这样,而是咬着蜻蜓使劲地拖,居然想把它拖走。或许是蜻蜓太重,蚂蚁力气小,拖不动,它就暂时放下这美味,去叫来一群蚂蚁共同搬运。它们拖的拖,推的推,把蜻蜓运走了。玩蚂蚁多了,就有了一些发现:蚂蚁这东西不贪婪、不好吃、不自私,遇到美食,不是自个独吞,而是邀约同伴…  相似文献   

6.
培根做过一次名为“蚂蚁、蜘蛛和蜜蜂”的演讲。在演讲开始,他问大家:“你们都见过蚂蚁、蜘蛛和蜜蜂吗?”大厅发出一阵哄笑。“蚂蚁、蜘蛛和蜜蜂,这些大家都知道,可是谁能够说出它们在方法论上各有什么特点和意义呢?”全场立刻安静下来。培根说,蚂蚁是非常勤劳的小东西,它们整天忙于把食物从外面搬回自己的窝里。贮存起来准备冬天用。而蜘蛛整天忙于吐丝织网,从自己肚子里面往外面吐东西。蜜蜂则忙于采花粉,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1,(13):75-76
当前,有一种很隐蔽但并不少见的腐败类型——“蚁贪”。主人公大都是处于权力末端的“小人物”,职务不高,他们凭借“蚂蚁搬家式”的隐蔽作案手段,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里,一点一滴地多次实施贪污贿赂,直至案发。“蚁贪”贪出惊天大案浙江省天台县教育局教研室原主任陈义栋、原副主任钱祖伟堪称创造了中国“最小”的贪腐记录:在职期间与印刷厂厂长约定,印制该县中小学试卷,每张试卷提取1.2分的的“好处费”。  相似文献   

8.
提倡写短文     
《四川党史》2001,(4):1-1
提倡写短文,开短会,讲短话,反对“八股”调,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但又是一个常议常新的题目。早在延安时期,全党彻底清算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同时,对“党八股”也进行了彻底清算。毛泽东十分痛恨“党八股”,历述其祸国殃民的罪行,号召全党起来把它打倒,废除“八股”调,“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他大声疾呼:“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痛斥那些言必称希腊,满口套话,言之无物,空话连篇,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的长文章是“懒婆娘的裹脚”。他主张“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  相似文献   

9.
笑笑     
天光 《党建文汇》2008,(11):53-53
蚂蚁和大象在同一个电影院看电影。大象坐在蚂蚁前面,把蚂蚁挡得严严实实。蚂蚁很生气,气呼呼地跑到大象的前一排坐下,转过头很生气地说:“让你也尝。尝被别人挡着的滋味。”  相似文献   

10.
狼群的相处     
陈勇 《党课》2012,(12):70-70
一位生物学家在澳洲的高原上研究狼群,发现每个狼群都有一个半径15公里的活动圈。把三个狼群的活动圈微缩到图纸上,便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三个圆圈是交叉的,既不隔绝,又不完全相融。  相似文献   

11.
最近,枣强县纪委组织人员对乡镇干部“走读”问题进行了突击检查。通过检查及座谈调研发现,部分乡镇仍存在“走读”现象,干部“走读”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有:  相似文献   

12.
蚂蚁见蜗牛坐在乌龟背上朝自己走来,忙打了个招呼,可蜗牛理也没理它。蚂蚁气呼呼地大叫道:“刚有了私家车,就不认识老朋友了。?”又一天,蚂蚁趴在苍蝇背上从蜗牛身边飞过,蜗牛向它打招呼,蚂蚁装着没看见。蜗牛嘟囔道:“不就是架私人飞机吗?脏兮兮的,噪音又大,有啥了不起!”  相似文献   

13.
四川蓬安县长梁乡中坝村曾盛行一种“怪”现象:乡干部“怕”进村,村干部“懒”入户,干群之间不对话、不通气、不往来;群众见干部就骂,干部见群众就躲;农税不交,纠纷不断,村风不正……臭名远扬的中坝村“乱”到了极致:然而,7年后的今天,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使中坝村奇迹般地发生了巨变。  相似文献   

14.
任学敏 《山西青年》2023,(9):130-132
就业问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2022届高校毕业生1076万人,首次突破1000万人,创历史新高。随着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日益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慢就业”现象已成为一个常态化问题。在新冠疫情期间,“慢就业”现象更为凸显,部分学生甚至发展成为“懒就业”“不就业”,具体可以细分为优越型、逃避型、准备型。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从个人、社会、学校、家庭不同层面深入剖析了“慢就业”现象,推动“全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构建“全过程”生涯教育体系、提升“全方位”就业服务质量,打好“三全育人”组合拳,进而削弱“慢就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下岗职工问题日益成为舆论宣传的热点,其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提法。一、“优胜劣汰”、“留勤汰懒”的提法一提到下岗,有些人就搬出“优胜劣汰”、“留勤汰懒”等言论,讲话中理直气壮地议之,文章中义正辞严地论之。有的把下岗职工说得一无是处,怕苦、怕累、怕脏,小事不干,大事干不了等,使人听后看后很不舒服。有家企业在一篇报道中,突出地介绍实行留勤汰懒精减人员的情况,引起许多职工的强烈不满。有的职工说,精减懒的,我  相似文献   

16.
吞钩现象     
青青 《求贤》2009,(2):29-29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是一名钓鱼爱好者。一次,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鱼儿在咬钩之后,通常因为刺痛而疯狂地挣扎,而越挣扎鱼钩陷得越紧,越难以挣脱。就算咬钩的鱼成功逃脱,那枚鱼钩也不会从嘴里掉出来,因此钓到有两个鱼钩的鱼也不奇怪。在我们嘲笑鱼儿很笨的同时,阿德勒却提出了一个相似的心理概念,叫做“吞钩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在那年洪水暴虐的时候,聚在堤坝上的人们恐惧地凝望着凶猛的波涛。突然,有人惊呼:“看,那是什么?”一个像人头的黑点顺着波浪漂了过来。大家正准备再靠近些时营救。“那是蚁球。”一位老者说。“蚂蚁这东西,很有灵性。1969年发大水,我也见过一个蚁球,有篮球那么大。洪水到来时,蚂蚁迅速抱成团,随波漂流。蚁球外层的蚂蚁,有些会被波浪打落水中。但只要蚁球能靠岸,或能碰到一个大的漂流物,大多数蚂蚁就得救了。”不长时间,蚁球靠岸了,蚁群像登陆艇上的战士,一层一层地打开,迅速而井然地冲上堤  相似文献   

18.
要问“今日的历史特点是什么”,人们会脱口而出:迈进新世纪。人类告别了一个百年,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百年。在新的百年里,人类会怎样,我们会怎样?这种宏观的思索,不正是一种战略思维吗?记得在学习江泽民同志2000年6月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时,我的注意力曾经被他的一个论点所吸引。他提出:“要大力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并特别警告大家“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对理论学习不重视,对重大实际问题不进行战略性的思考和研讨,是很难做好领导工作的,而且是很危险的”。他的话很中肯,份量也很重。战略,泛指重大的带…  相似文献   

19.
笑话一组     
《党课》2010,(6):128-128
蛇、蚂蚁、蜘蛛、蜈蚣聚在一起搓麻将。8圈之后,烟抽完了,大家便商量让谁去买烟。蛇说:“我没脚,我不去,让蚂蚁去。”蚂蚁说:“蜘蛛八只脚,比我的多,让蜘蛛去。”蜘蛛说:“我的脚再多也比不过蜈蚣大哥呀,让蜈蚣去吧。”  相似文献   

20.
执著与放弃     
艾迪 《党课》2006,(10):84-85
一只蚂蚁想往玻璃墙上爬,可一次次都掉了下来,但它依然执著地往上爬。一个人看到后感慨地说:“多伟大的蚂蚁,失败了毫不妥协,继续向目标前进。”另外一个人看到后却感叹地说:“多么可怜的蚂蚁,太盲目了,假如它改变一下方式,也许很快就能够到达目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