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所依赖资源的内涵有很大的不同。在工业化前期和中期,以自然资源为核心的物质资源、有形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在工业化后期,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无形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取代了自然资源等有形资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部大开发作为21世纪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发生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当代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大环境,来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近20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凡是以自然资源及原材料工…  相似文献   

2.
一、建立区域性大党建格局下的资源整合机制 当前,非公企业党组织存在的党建资源安排自主性不足、主动性不强、上级组织资源支撑不够甚至缺失等问题,探索建立区域性大党建格局下的资源整合机制,有助于实现资源调配方式从依靠行政权威向社会资源整合转变。  相似文献   

3.
杨友国 《世纪桥》2023,(11):82-84
地方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地区践行初心使命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极为深厚的思政教育价值。基于此,以地方红色资源的价值开发为抓手,着眼于“大思政”人才培养新格局的整体构建,首先阐述地方红色资源的思政教育价值,进而阐述利用地方红色资源构建“大思政”人才培养新格局的目标指向,并针对性提出利用地方红色资源构建“大思政”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策略,旨在为构建“大思政”教育模式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4.
兵团农四师工业发展通过抓结构调整、重点项目建设、优势资源转换、团场工业和龙头企业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存在大企业不多、实力不强、产业链短,发展资金匮乏、人才短缺、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推进农四师工业进一步发展应继续抓工业项目,突出特色资源,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并升级,通过进行体制创新,培育大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等手段,实现产业结构大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一个人们日渐耳熟能详的新词条。它足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牛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倡导“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工作。这篇报告分析了我省地域文化资源的特点,总结了经验。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发展的建议。报告得到省委书记王珉的重视,他提出要加强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要与旅游相结合,加强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孙凌 《探索》2001,(3):119-120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重庆直市带来了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文章通过论证重庆侨务资源开发历史基础及特殊优势,进而指明新时期重庆如何打“侨牌”的工作新思路,全方位提高重庆对外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8.
《党的生活(青海)》2006,(7):F0002-F0002
大柴旦地处柴达木盆地化缘。境内矿产资源富集,已探明的有铅、锌、金、锂、钠、钾、镁、硫、硼、石灰矿、天然气、煤炭等多种资源,储藏量居全省前列,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57560亿元,是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立足于振兴吉林经济,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机遇,紧紧抓住市场对加工农产品需求旺盛的机遇,努力做大做强以玉米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业,走出了一条农业资源大省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0.
锐意改革闯富路辽西塞外,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横卧境内的努鲁儿虎山脉蕴藏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本文的主人公刘永海就是以矿起家。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党员》2006,(6):22-22
2月22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江洋在渝中区南纪门劳务市场考察时指出,重庆是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开发经营好我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根本战略。劳务经济是我市第一大资源型产业。开发劳动力资源与开发自然资源同等重要;劳务经济是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一大来源,输出劳务与输出产品同等重要;劳务经济是改变农村面貌的第一大途径,培育劳务市场与培育其他要素市场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2.
耿天勤 《发展论坛》2000,(11):47-4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问题成为各级政府重视的大事,也受到关心文化事业的人们的关注。加快我省文化资源的开发,对促进山东建成文化大省,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财富   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无价之宝。它是民族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特别是人文遗产,其民族性更为明显。它又是世界的、全人类的。各国、各地区的人文遗产,都有共同的文化特征,不仅为本国、本民族所热爱,而且为他国、他民族所热爱。   齐鲁大地是中…  相似文献   

13.
孙忠英 《唯实》2010,(3):54-56
江苏是中国东部地区发达的省份之一,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成为制约发展的两大“瓶颈”。需要不断创新科学发展机制,建立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系统机制,促进江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美青海,河流纵横,物种多样;大美青海,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大美青海,造化神奇,旖旎迷人;大美青海,资源丰富,物华天宝;大美青海。一方热土。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促进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宁夏风能资源总储量大,适宜风电开发的风能资源储量多,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另外,宁夏海拔高、晴天日数多、大气透明度好、日照时间长、年均太阳总辐射强度高,是全国日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呈现出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根据目前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完善产业链,提高装备本地化率,促进新能源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产生明显的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17.
何荆诗 《奋斗》2012,(1):59-60
双鸭山市是农业和资源大市,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史和辉煌的现代农业产业以及一大批生态优良的自然景观。依托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着力打造以“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冰雪”为主线的北大荒风光旅游区。同时依托挹娄文化、抗联文化、垦荒文化、知青文化资源,整合要素、搭建平台、打造品牌,形成独具特色、相互融合、创新发展的旅游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18.
要论链接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大西柏坡”的总体要求,我们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了构建“大西柏坡”的初步意见。总的想法是:紧紧围绕做大做强西柏坡品牌,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视野,大气魄规划、大手笔建设,大力度整合资源,着力扩大景区容量,提升景区品位,  相似文献   

19.
姬汝茂 《世纪桥》2008,(7):144-145
河南是文化旅游的大省,深入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美、古、名、特、奇、用。  相似文献   

20.
戴聪 《当代贵州》2011,(30):30-30
六盘水矿藏资源、生物资源丰富,民族风情绚丽多彩,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六盘水有资源、有基础、有特色。我们将立足文化资源优势,以世界的眼光、开阔的视野,把六盘水打造成为贵州西部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