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弱势群体”这个词,并强调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逐步扩大的情况下,党和政府把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列为重要工作,既是唤起全社会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的一次发动,又是对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具体要求。第一,关心弱势群体,是领导干部的重要政治责任。弱势群体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事关大局稳定的政治问题。关心弱势群体,既是各级领导干部从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重要体现,也是对…  相似文献   

2.
人们注意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朱总理第一次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朱总理强调,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弱势群体进行了界定和划分,分析了知识贫困对弱势群体的影响以及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社会责任及社会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对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的实际举措.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制约弱势群体内源性发展的主要因素,阐述文化教育机构应援助弱势群体逾越内源性发展中的障碍,培育弱势群体内源性发展的理念,提升弱势群体内源性发展的道德能力、知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促进弱势群体的内源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由于司法制度的不完善,目前弱势群体在司法活动中往往处于相当不利的境地。有效的弱势群体司法保护机制既是国家保障人权、完善法治、实现司法公正的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保证。因此,应完善弱势群体保护的司法制度建设。通过完善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济,一方面可以解决弱势群体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法律纠纷,真正实现权利的平等保护,维护社会正义与和谐;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人民的权利意识,增强人民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6.
弱势群体就业权法律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蕾 《求实》2007,(10):64-67
弱势群体是基于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而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就业权是弱势群体作为我国公民应当享有的基本人权。在目前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歧视现象,严重影响到其就业权的实现,甚至危及这些人群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通过法律制度保障弱势群体就业权的实现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弱势群体,但不同时代的弱势群体不尽相同。城市弱势群体的存在将成为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短板,并进而影响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支持城市弱势群体,从社会政策、物质、精神各个方面采取措施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为妥善安置困难群体中的特困就业人员,建始县以公益性岗位安置为突破口,突出政府主导作用,科学谋划、有序开发公益性岗位,认真执行就业援助政策,用好管好公益性岗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三年来,共开发公益性岗位756个,受援助对象达702人,共支出公益性岗位社保和岗位补贴1000多万元,缓解了部分困难就业人员的生活难题。  相似文献   

9.
城管与摊贩的关系长期以来被人们界定为“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关系,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从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维度对比一线城管与摊贩之后发现,一线城管队员在客观条件上并不比摊贩强势。相反,一线城管队员与摊贩都属于绝对意义上的社会弱势群体,正因为双方都是弱势群体,在能够动用的社会资源有限,且都面临生存竞争的背景下,城管与摊贩双方才更容易爆发激烈的肢体冲突。  相似文献   

10.
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公共政策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兰 《求实》2006,(3):71-73
弱势群体贫困的深层原因是知识贫困。为此,政府公共政策必须重视对贫困人口施行知识援助。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主动性、倾斜性、多元性、时效性、持久性等原则;建立法律保障、组织保障、权益保障、资源整合等机制。  相似文献   

11.
非正规就业——弱势群体就业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在结构性改革、新技术应用带来的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下,出现了一部分易受劳动力市场排斥、就业前景有限的弱势群体.发展正规就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对于这些弱势群体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生存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在高校中由于性别、经济贫困、专业设置、生理残疾、心理障碍等原因而处于不利境地,并且出现了学习、生活、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弱势群体在就业中遇到的种种不公平待遇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在高校中由于性别、经济贫困、专业设置、生理残疾、心理障碍等原因而处于不利境地,并且出现了学习、生活、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弱势群体在就业中遇到的种种不公平待遇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就业市场的"用工荒"和"就业难"问题,高职院校应深入分析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困境,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行为规律及影响因素,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弱势大学生群体就业质量。政府应通过改进就业的公共政策与制度供给,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5.
华景伟 《奋斗》2001,(4):25-26
在经济转型,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成份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利益分配多样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出现了一些我们原来不太熟悉,思想政治工作又很难覆盖的弱势群体。比如,下岗职工、特困职工、离退休职工、私营企业主、社会流动人口等,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把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作为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6.
朱钅容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本文所论及的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在身体、文化、技能等方面存有缺陷,或由于经济、政治和社会某种机制的缺失,造成经济收入低下、生活极端困难的城镇人群。按国家民政部的统计资料,目前全国城镇弱势群体共有1497万人,占城镇人口3.9亿人的3.84%,即每百名城镇居民中大约有4人属于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弱势群体。欠发达地区弱势群体所占比例则更大。城镇弱势群体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能力十分脆弱。不论是体能还是其他技能,都难以适应环境…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发现,苏南四地高校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就业率明显偏低、女生就业质量不高并受到歧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业陷入困境等现象,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政府、社会、学校和个人在解决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中要互相协调配合、各负其职、上下联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使结构性的就业矛盾呈现出本省产业结构的新特点,面临总量矛盾不减,结构性矛盾加大,两种矛盾交织并发的严峻形势。要根据产业结构变化调整劳动力结构的思路,在所有制结构变化中实行政府保护性就业,重点做好社会弱势群体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发现,苏南四地高校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就业率明显偏低、女生就业质量不高并受到歧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业陷入困境等现象,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政府、社会、学校和个人在解决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中要互相协调配合、各负其职、上下联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尹娜 《理论研究》2008,(4):33-34
弱势群体政治权利保护是实现和维护其自身利益,逐步摆脱弱势的重要途径。当前弱势群体政治权利保护未能引起应有重视,面临政治权利的缺失和政治地位的边缘化倾向。维护弱势群体政治权利的对策是:完善弱势群体政治权利保障的法律体系,加强弱势群体政治权利保障的制度化建设,建立政府在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上的政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