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建军 《法人》2014,(10):44-46
正一个慌了神的首席法务官会在公司CEO和董事会面前表现得无能无用,并从此被打入冷宫而被认为无法担当重任,因为他缺少首席法务官必备的核心能力——控制力首席法务官(General Counsel,下称GC)的控制力不是表现在正常情况下的超常发挥,而是表现在超常情况下的正常发挥,面对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任何一位公司GC都希望能从容应对,并能信心满满地向CEO和董事会保证,一切皆在自己掌控之下。为此,GC需要不断修炼和提升自己的控制力,这种控制力与其专业度、经验值、权威性和决断力息息相关,并随着公司法务管理的边界蔓延而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2.
郭建军 《法人》2014,(8):43-45
正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硬实力与软实力更多是乘数关系,公司首席法务官的硬实力再强,如果其软实力不行,那么综合实力也等于作为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的三驾马车(CEO统筹公司整体运营,CFO负责公司财务和利润,GC负责公司法务和风控)之一,公司首席法务官(GC)从未像今天一样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和重视。这一方面源于公司外部日趋严厉的政府监管和合规要求,另一方面源于公司内部因知识经济产业革命引发的战略调整和面对全球化经营  相似文献   

3.
刘宏强 《法人》2009,(1):42-46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首席法务官"(CLO)的头衔正日益成为其中重要的一极。企业法律事务究竟怎样开展?法务官们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他们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到底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作用?成功的跨国公司的企业法务工作又有什么经验教训?目前中国的企业法务官群体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在本刊即将推出《法人.首席法务官》增刊之际,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ACC)总部总裁费雷德.克雷布斯先生接受了本刊专访,这位杰出的公司法务专家对这一系列迫在眉睫的问题作出了极有价值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郭建军 《法人》2014,(12):40-43
正术业有专攻,有违自然规律的全才确实奇货可居。但是只固守法律老本行的首席法务官,在企业中更容易遭遇职业上升的天花板,这却是事实在西方公司管理中,首席法务官(GC)的地位因其重要作用而日渐显赫,也因CEO和董事会的信赖和授权而位高权重。同时,GC在公司治理中也呈现出多张面孔,担任的角色功能跨度很大,如果没有强大的定力,GC一定会因无法掌控而精神分裂。每天在不同的角色间穿插转换而又能毫无衔接障碍和矛盾磕碰,这不仅需要GC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强大  相似文献   

5.
隋利华 《法人》2013,(3):11-11
2004年5月,国资委印发了《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正式提出了公司法务官的概念。如今十年已经过去,我们可以看到,公司法务官群体已在稳步崛起,但与此同时,认同公司法务官制度并力图执行的企业,还局限于以大型国企、外资企业以及高科技企业等为主。公司法务官制度的普及,在相当部分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中,仍需时日。有提看起制以企及小  相似文献   

6.
《法人》2015,(2):4
中国公司法务30人论坛(下称"论坛")是由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倡议组织、中国公司法律实务界的有识之士于2011年11月在北京发起成立的研究群体。论坛聚集了来自知名国内企业及在华跨国公司、享有一定社会声誉、致力于推动中国公司法务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批资深公司法务官。论坛宗旨:以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为借鉴,整合中国公司法务从业人员资源,加强公司法务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经验共享与业务合作,维护公司法务从业人员的共同利益,推动公司法务工作在企业内部的战略地位提升,带动公司法务  相似文献   

7.
《法人》2014,(12)
正中国公司法务30人论坛(下称"论坛")是由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倡议组织、中国公司法律实务界的有识之士于2011年11月在北京发起成立的研究群体。论坛聚集了来自知名国内企业及在华跨国公司、享有一定社会声誉、致力于推动中国公司法务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批资深公司法务官。论坛宗旨:以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为借鉴,整合中国公司法务从业人员资源,加强公司法务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经验共享与业务合作,维护公司法务从  相似文献   

8.
《法人》2014,(8)
正中国公司法务30人论坛(下称"论坛")是由法制曰报社法人杂志倡议组织、中国公司法律实务界的有识之士于2011年11月在北京发起成立的研究群体。论坛聚集了来自知名国内企业及在华跨国公司、享有一定社会声誉、致力于推动中国公司法务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批资深公司法务官。?论坛宗旨:以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为借鉴,整合中国公司法务从业人员资源,加强公司法务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经验共享与业务合作,维护公司法务从  相似文献   

9.
《法人》2014,(7)
正中国公司法务30人论坛(下称"论坛")是由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倡议组织、中国公司法律实务界的有识之士于2011年11月在北京发起成立的研究群体。论坛聚集了来自知名国内企业及在华跨国公司、享有一定社会声誉、致力于推动中国公司法务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批资深公司法务官。◎论坛宗旨:以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为借鉴,整合中国公司法务从业人员资源,加强公司法务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经验共享与业务合作,维护公司法务从  相似文献   

10.
《法人》2014,(5)
正中国公司法务30人论坛(下称"论坛")是由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倡议组织、中国公司法律实务界的有识之士于2011年11月在北京发起成立的研究群体。论坛聚集了来自知名国内企业及在华跨国公司、享有一定社会声誉、致力于推动中国公司法务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批资深公司法务官。论坛宗旨:以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为借鉴,整合中国公司法务从业人员资源,加强公司法务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经验共享与业务合作,维护公司法务从业人员的共同利益,推动公司法务工作在企业内部的战略地位提升,带动公司法务职业群体的成长成熟,向有关立法部门建言献策,最终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论坛定位:论坛关注国内关于公司法务方面的重点热点问题,不做单纯的学术  相似文献   

11.
《法人》2014,(11)
正中国公司法务30人论坛(下称"论坛")是由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倡议组织、中国公司法律实务界的有识之士于2011年11月在北京发起成立的研究群体。论坛聚集了来自知名国内企业及在华跨国公司、享有一定社会声誉、致力于推动中国公司法务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批资深公司法务官。论坛宗旨:以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为借鉴,整合中国公司法务从业人员资  相似文献   

12.
《法人》2015,(1):4
中国公司法务30人论坛(下称"论坛")是由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倡议组织、中国公司法律实务界的有识之士于2011年11月在北京发起成立的研究群体。论坛聚集了来自知名国内企业及在华跨国公司、享有一定社会声誉、致力于推动中国公司法务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批资深公司法务官。  相似文献   

13.
《法人》2011,(7):24-26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良治郡地铁报》(OC Metro)中将凯特·杜谢纳(Kate Duchene)评选为奥良治郡的25位最佳职场人士之一,《奥良治商业期刊》也将其评为"2010杰出法律顾问",这一切都说明凯特·杜谢纳在公司法务领域的广受关注。作为荟才公司(Resources Global Professional)的首席法务官和执行副总裁,凯特·杜谢纳分管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是一名多面能手,她还与公司董事会一同商讨涉及公司风险管理、人力资本、职位更替、领导层开发和合规项目等内容的战略规划。凯特·杜谢纳已经在荟才公司工作了11年之久。从纽约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学位后,她先是进入洛杉矶的美迈斯律师事务所工作。在就读法学院之前,她是一家大型专利事务所担任律师助理,同时在纽约为一家专为非暴力犯罪者入狱提供其他选择及维护犯人正当权益的私人基金会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在西方公司管理中,首席法务官(GC:General Counsel,以下简称GC)的地位因其重要作用而日渐显赫,也因CEO和董事会的信赖和授权而位高权重。同时,GC在公司治理中也呈现出多张面孔,担任的角色功能跨度很大,如果没有强大的定力,GC一定会因无法掌控而精神分裂。每天在不同的角色间穿插转换而又能毫无衔接障碍和矛盾磕碰,这不仅需要GC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要有深厚的知识背景、老道的管理经验和广阔的战略视  相似文献   

15.
《法人》2015,(4):17
2014年,以央企法制工作三个"三年目标"的顺利收官为标志,中国公司法务业界进入一个新纪元。十年来,大量本土企业普遍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和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在华跨国公司在传播相对成熟的公司法务文化的同时,也开始从本土企业中吸收法务管理经验。在企业法制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法务人员在此期间也得以迅速成长。随着国内企业法务建设水平的提升以及公司法务职业群体的成熟,他们对第三  相似文献   

16.
刘建华 《法人》2014,(10):56-57
正"最好是副总级别,还要有一票否决权",听起来,首席质量官和首席法务官走的是一个路径,只是这个突如其来的"官"真的能为企业质量风险增设一道防线,还是只是有关部门头脑发热后的昙花一现"这是我通过学习获得的‘CQO—企业首席质量官任职培训证书’。"胡威拿着不久前获得的证书自豪地对记者说,在公司里自己已成了唯一和CEO就质量问题对话的人了。今年年初,广东省政府公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质量强省的决定》,提出开展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试点,鼓励和引导企业设立首席质  相似文献   

17.
《法人》2014,(8)
正2014年,以央企法制工作三个"三年目标"的顺利收官为标志,中国公司法务业界进入一个新纪元、十年来,大量本土企业普遍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和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在华跨国公司在传播相对成熟的公司法务文化的同时,也开始从本土企业中吸收法务管理经验,在企业法制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法务人员在此期间也得以迅速成长。  相似文献   

18.
《法人》2014,(12)
正2014年,以央企法制工作三个"三年目标"的顺利收官为标志,中国公司法务业界进入一个新纪元。十年来,大量本土企业普遍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和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在华跨国公司在传播相对成熟的公司法务文化的同时,也开始从本土企业中吸收法务管理经验。在企业法制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法务人员在此期间也得以迅  相似文献   

19.
《法人》2014,(11)
正2014年,以央企法制工作三个"三年目标"的顺利收官为标志,中国公司法务业界进入一个新纪元。十年来,大量本土企业普遍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和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在华跨国公司在传播相对成熟的公司法务文化的同时,也开始从本土企业中吸收法务管理经验。在企业法制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法务人员在此期间也得以迅速成长。  相似文献   

20.
《法人》2014,(10)
正2014年,以央企法制工作三个"三年目标"的顺利收官为标志,中国公司法务业界进入一个新纪元。十年来,大量本土企业普遍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和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在华跨国公司在传播相对成熟的公司法务文化的同时,也开始从本土企业中吸收法务管理经验,在企业法制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法务人员在此期间也得以迅速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