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绑架案件是一种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性犯罪案件。该类案件呈现出案前多有预谋、案中留有相关线索和证据、时空跨度大、结伙作案多、犯罪嫌疑人讯问中畏罪心理比较突出等特点。对绑架案件嫌疑人的讯问要遵循熟悉研究案情、采取恰当的突破方式、查清犯罪嫌疑人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深挖犯罪的基本思路。同时,还应从犯罪事实和犯罪证据两个方面宏观把握对绑架案件嫌疑人的讯问。  相似文献   

2.
对某些有重大作案嫌疑,但是暂时缺乏有力的直接证据证明其作案的人,称其为无定案证据刑事嫌疑人。侦查实践中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无定案证据刑事嫌疑人的审查应坚持合法性、客观性、比例性和保密性的原则。审查方法可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从程序角度对审查方法进行研究;转变传统的侦查模式,克服“重口供、轻物证”的思维,多从嫌疑人外围展开工作;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增强政策的感召力、同化力;从调查性询问中找突破口;合理利用侦查测谎技术。  相似文献   

3.
努力规避惩罚的理性人,在明知真实陈述带来相应刑罚后果的情形下的供述似乎是"非理性的",这看起来像一个悖论。然而,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是在利害权衡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体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自由行动意志,故其与理性人的假设并无内在矛盾。嫌疑人供述悖论的理性选择,可从具有商品属性的物质受益与不具有商品属性的精神收益两个不同视角来分析。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嫌疑人的供述悖论主要体现一种囚徒困境,在单独作案的案件中则体现为一种自证其罪。  相似文献   

4.
日常工作中,常有些案件的凶器被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后洗过或将其丢弃在荒郊野外的,案件排查中或嫌疑人被抓获后根据其交代找到这些凶器时已时隔数日或数月,刀刃上的血迹已无法用肉眼辨别,给STR分型增加了难度,多数已失去检验机会。笔者结合3个案例,对刀刃上微量检材进行STR检验分型。具体情况如下:案例1:2004年12月,某县发生一起凶杀案,嫌疑人将作案工具扔在雪地里。三个月后,嫌疑人被抓获,供出作案工具丢弃地点。作案工具为单刃不锈钢刀,木制刀柄,刀刃上有锈迹。案例2:2005年9月4日,某区发生一起凶杀案。7天后,嫌疑人被抓获,从其身上搜出…  相似文献   

5.
论涉嫌证据     
涉嫌证据是不能排除某人作案可能的有疑点的证据材料。它是对嫌疑人执行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相对于证据体系的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唯一性来说,涉嫌证据的真实性、法律性、相关性还不完善,它分散凌乱、缺乏结构性,法律构成要件不完整,证明力不够充分。涉嫌证据是构建侦查假说的向导,也是侦讯活动的起点。侦讯获取口供中,涉嫌证据发挥着重要作用。侦查终结,涉嫌证据成为证据体系中指控嫌疑人不可分割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利用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试剂检测作案嫌疑人手掌面上的铁器遗留印迹时,探究其转移及显现方法。以Lab色彩模式中的b值为评价指标,考察了间隔时间、接触时间、是否喷洒还原剂、还原剂喷洒部位以及不同客体对转移及显现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利用摹仿他人笔迹进行作案,是犯罪分子为转移视线、歪曲事实、陷害别人面贯用的一种作案手段。尤其摹仿人具较高的书写水平或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后,摹仿的笔迹更是真假难辨,使检验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现就对一起摹仿笔迹检验浅析,供同行们参考。一、案情:1994年2月,河南省驻马店地区某集团公司在清查1993年度帐目中,发现四张领导“批条”可疑。由此“批条”将公司产品低价售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揭露和证实犯罪,内保部门将四张可疑“批条”送检我处,并提交该公司李总经理及嫌疑人的字迹样本。二、检验:1、辨别真…  相似文献   

8.
时间是犯罪的要素,因此也是智能犯罪者耍弄伎俩实施犯罪或蒙蔽侦查机关的重点。清醒地认识这些伎俩并在侦查时采取适当之策非常必要。在当前,犯罪在时间上的常见伎俩是:不仅指使他人犯罪避开直接犯罪时间而且指使他人当"替身";不仅存在时间上的假证、而且采用调改时间指示键、假去外地返回犯罪等伎俩;不仅间隙短时作案,而且当面用极短时间实施犯罪而不使人发觉;采用一些智能性伎俩拖延犯罪被发现时间;分离犯罪和危害出现时间、犯罪时间无规律、共犯分割作案时间等。对这些伎俩的一般侦查对策是:反面设想、细化调查;侦查实验、验证时间;从其它作案条件着手;秘密侦查获取犯罪证据;对嫌疑人或证人测谎。  相似文献   

9.
信用卡恶意透支诈骗是当前最突出的一种犯罪,笔者对这一新型犯罪作一剖析,供大家参考。一、当前信用卡恶意透支诈骗犯罪的主要特点1、采取多种形式办卡作案,表现出隐蔽性和预谋性。一般利用信用卡作案的罪犯,都具有一定的金融知识,犯罪分子为了作案和逃避打击,总是千方百计地非法伪造保函和身份证办理合法的信用卡,犯罪手段更加隐蔽狡猾,往往是案中案,连环案,并钻银行允许善意透支的空子,大量掠取不义之财。2、在作案空间上,采取打"地区差"式的跳跃作案。异地作案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这种作案手段占全部案件的大多数。这类案…  相似文献   

10.
我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于今年5月初成功打掉了一特大系列翻窗入室盗窃犯罪团伙。从这一犯罪团伙来看,当前入室盗窃犯罪出现了一些新规律、新特点: 一、犯罪嫌疑人的作案特点 其一,作案时间的集中性。周某某犯罪团伙选择的作案时间非常集中,主要在午夜12点之后、凌晨4点之前人们熟睡的时候,白天从不作案。 其二,作案手法的单一性。作案时只携带刀片或剪刀之类的作案工具,从不撬门入室作案,而是顺着水暖管道或天然气管道爬上去后,用刀片划破纱窗或直接拉开窗户,进入房间。 其三,作案的连续性。一旦瞄准某家属院,则在同一天连续盗窃数…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犯罪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中国青年报》2000年2月11日报道:“14-25岁的青少年犯罪占犯罪总量的比例已由50年代的20%-30%飚升至目前的70%-80%”。青少年犯罪是社会问题的一种集中反映,已呈现出作案形式团伙化、作案年岁低龄化、作案类型成人化、作案手法智能化、作案成员学生化、作案后果恶性化、作案方式连续化、作案动机盲目化等八个特点。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原因,并作一些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刑事犯罪的新特点 1、青少年犯罪比重大。青少年作案成员占全部作案成员的70—80%,而且,还呈上升的趋势。主要是一些流失学生;不景气的大中型企业的青工;农村多余劳动力中的青年;城镇的待业青年等,这些待学、待业人员游散社会,伺机作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青少年犯罪成员中滋生出一批刑事惯犯。这些人胆大妄为,连续作案,不及后果,作案多端,罪行累累。  相似文献   

13.
收容审查是对那些在刑事拘留时限内无法查清主要罪行和取得必要证据的嫌疑人所采取的强制性行政审查措施。收审的对象是特定的,同时又是一种严厉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其目的在于继续审查被收审人的其它违法犯罪事实。因此,国务院对收容审查的审批及时限作了明文规定:收容审查审批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党组、党委批准,对于有流窜作案嫌疑的必须在一个月内查清事实;案情复杂或跨省、区作案在一个月不能审查清楚的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审查期限一个月;如果仍不能审查清楚而又有延长审查期限必要的,可以报请省、自治区、…  相似文献   

14.
推定作案条件是破案的关键一步。从逻辑的角度看,作案条件即作案人的必要条件;推定作案条件的推理形式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式;排除作案人的推理形式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式;确定作案人的推理形式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在推定作案条件的过程中,我们应避免犯三种逻辑错误。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暴力犯罪的状况,警察缉捕暴力犯罪嫌疑人时面临的挑战,阐述了警察在缉捕暴力犯罪嫌疑人时运用战术谋略的作用和原则,同时提出了警察缉捕暴力犯罪嫌疑人时如何运用战术谋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因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在受讯问时,有受暗示性较强、依从性及内化性较强、更容易作出虚假供述的特征,因此对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应有特殊的法律规则进行规范。具体而言,应当建立对精神障碍嫌疑人进行适合讯问的评估制度,对于可以在适当成年人在场的情况下讯问的精神障碍嫌疑人,在讯问时应让适当成年人在场对嫌疑人进行保护并监督讯问行为。另外,基于精神障碍嫌疑人对抗讯问的能力较弱,应限制适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容许性的讯问策略,其他讯问策略也不得超出精神障碍嫌疑人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7.
犯罪嫌疑人在起诉前获得律师帮助权的重要性在我国仍未得到真正的重视.事实上,赋予嫌疑人起诉前律师权既是制约侦查机关权力的需要,也是充分维护嫌疑人权利,确保嫌疑人自白自由的需要.尽管现今可以对侦讯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但其仍无法替代律师在场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律师权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起诉前嫌疑人律师权的内涵包括权利的告知、有为贫穷嫌疑人聘请律师的权利、有权放弃律师权的行使等内容.在美国法上,起诉前嫌疑人律师权的主张有明确性规制、视为主张规则和澄清规则三种.在起诉前嫌疑人主张律师权包含了律师权的主张等同于沉默权的主张、律师到场前应停止讯问以及权利的主张不限于本案件等多重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 我国的青少年团伙犯罪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但是,近几年来的青少年团伙犯罪,无论是从参与的人数、作案的范围、作案的内容来看,还是从作案手段来看,都是五、六十年代青少年犯罪所不及的。青少年团伙犯罪危害性大,且一些犯罪团伙已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因此,团伙犯罪已成为我国八、九十  相似文献   

19.
因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在受讯问时.有受暗示性较强、依从性及内化性较强、更容易作出虚假供述的特征,因此对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应有特殊的法律规则进行规范。具体而言.应当建立对精神障碍嫌疑人进行适合讯问的评估制度,对于可以在适当成年人在场的情况下讯问的精神障碍嫌疑人.在讯问时应让适当成年人在场对嫌疑人进行保护并监督讯问行为。另外,基于精神障碍嫌疑人对抗讯问的能力较弱,应限制适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容许性的讯问策略.其它讯问策略也不得超出精神障碍嫌疑人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审讯中,有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畏罪、侥幸、抗拒、绝望等,同时,有罪嫌疑人心理活动一般要经过对抗相持到动摇反复再到供述罪行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每个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无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泰然自若、愤慨不满、忧心忡忡等。对此,审讯人员应根据嫌疑人的出身、自然简历、家庭组成、社会背景、审讯环境等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评判,以提出了相应的审讯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