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002年11月6~20日,应缅甸教育部的邀请,笔者赴缅进行为期两周的访问考察.在缅甸期间,除仰光外,还访问了曼德勒、蒲甘和实阶等名城.参观考察以高校为重点,诸如:仰光外语大学、曼德勒外语大学、仰光大学、曼德勒大学、仰光经济大学、仰光东方大学、仰光达光大学和实阶民族发展大学.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1991,(2)
1991年1月,笔者随云南省学者经济考察团到缅甸作了两个星期的访问和考察,对缅甸的社会经济有了更为全面和直观的认识,对滇缅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于2011年11月对缅甸进行了历史性访问,标志着美国政府20多年来对缅实施的单边制裁政策发生了里程碑式的转向。本文认为,实现双边外交关系正常化、有条件解除对缅经济制裁和加大对缅甸社会的渗透,成为美国对缅新政策的三根支柱。美国对缅政策调整受到双方国内和国际政治因素的推动,其关系正常化总体有利于地区稳定和发展,同时也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和不确定性,美缅要建立真正的战略互信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4.
缅甸记行     
虽然三月的北京春回大地,但人们仍感到在和煦的春风中还夹带着几分未尽的寒意。可是,作为我国友好邻邦缅甸的首都仰光却是骄阳似火、酷热难当。三月三日至十七日应缅方公司邀请,我随云南省一家公司组成的四人贸易考察小组一起对缅甸进行了为期十四天的访问。尽管是走马观花,但对我们这些初到缅甸的人来说还是增加了不少对缅甸的认识,留下了许多十分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5.
李晨阳 《和平与发展》2012,(2):29-37,71
缅甸2010年大选之前,中缅关系中中国较长时期是缅甸最重要的伙伴,但中缅关系中矛盾也始终存在,缅甸也一直在谋求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2010年缅甸大选之后,中缅关系总体上保持了友好合作的态势,但缅甸国内政治的变化以及西方国家与缅甸关系的改善对中缅关系的挑战也是客观存在的。未来中缅两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依然存在,中缅还将继续加强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合作,但中国在众多大国对缅关系中独占鳌头的局面将不复存在,缅甸在中缅双边关系中的主动性会上升。  相似文献   

6.
2020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缅甸前发表了题为《续写千年胞波情谊的崭新篇章》的文章。中缅建交70年来,两国胞波关系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在冷战时期,两国从最初的疑惧、冷淡到胞波关系的确立,和平与安全成为中缅关系的共同利益点。冷战结束后,中缅胞波关系的内涵扩展到政治、经贸、援助和安全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21世纪初,缅甸成为中国青睐的重点投资对象和能源通道,给中缅胞波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里,两国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并将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升级为中缅命运共同体,中缅胞波友谊进入了新时代。中缅胞波关系的新陈代谢是两国共同利益基础不断扩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奥巴马连任后,立刻正式访问缅甸,在美缅关系近年来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表明奥巴马政府将持续推行“重返亚太”战略。美缅关系自冷战结束后曾陷入长期恶化,近几年来由解冻到升温,发展迅速。其原因,一方面是美从“重返亚太”战略需要出发主动放弃对缅强硬路线,另一方面也是缅内部政治变化为美调整对缅政策提供了可乘之机。未来,美缅关系将会是美持续扩大对缅影响,而美缅冷战后20多年的严重对立形成的不利因素也将长期影响双方关系的发展。缅甸是中国的重要邻国,美缅关系的发展和缅国内政治生态的转型将会对传统的中缅关系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冷战末期以来,中国积极推进中缅政治合作,加大对缅经济技术援助,扩大在缅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这些举措使中国在缅甸的影响力大大提升。印度认为,中国“南下”缅甸对其在缅利益、国家安全以及“东向”政策的实施构成了挑战,遂通过政治拉拢、插手南海问题等措施,意图干扰中国“南下”缅甸的进程。中印在缅利益碰撞,不仅使两国在缅甸的合作难以开展,也促使缅甸加快实施大国平衡战略,以期利用印度来平衡中国在其国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1954年6月,在周恩来总理首次访问缅甸期间,中缅两国总理在联合声明中庄严宣布,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缅关系的原则。50年来,中缅关系除在"文革"期间一度遭受挫折,总的来说实现了长期、全面、稳定的发展,树立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光辉范例。中缅两国在贯彻和落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方面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探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2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出访缅甸。11月30日至12月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助理国务卿坎贝尔、缅事务特使米德伟的陪同下访问缅甸,这是56年来美国务卿对缅甸的首次访问。访问期间,希拉里宣布美将容许缅甸参与“湄公河下游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1.
美国对缅甸政策的调整经过了全面制裁、逐步取消制裁、与缅甸多方位接触这样三个阶段。美国对缅甸实施制裁的时期,也是中缅关系全面攀升,成为缅甸对外关系中最主要的双边关系的时期。在美缅关系中,中国因素始终是美国调整对缅甸政策的深层次动力,美国在对缅甸政策调整中充斥着对中国因素的关注、评估、疑虑、平衡和遏制等因子。因此,探析美国对缅甸政策调整中的中国因素,对于研究中美缅三边关系,是一个回避不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中缅油气管道给中缅两国带来巨大地缘政治利益的同时,也将改变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和南亚的能源地缘战略格局。中缅油气管道的规划建设既有国家层面的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和能源安全战略考量,又有地方省区市政府的利益驱动,更有中国国家石油公司之间的竞争因素。一方面,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运营不仅延续了南方丝绸之路和滇缅公路的辉煌,将中缅睦邻友好关系推上新的高度,而且也是中国拓展与东南亚和南亚能源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缅甸借助中缅油气管道不仅成功开展油气外交使缅甸成为亚洲主要能源国家,振兴缅甸经济以提升缅甸在亚洲的经贸地位,而且提升缅甸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纵横》2010,(5):120-120
2-4日,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对缅甸进行工作访问。4日,缅越两国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两国间传统友谊和多领域合作。  相似文献   

14.
●2~4日,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对缅甸进行工作访问.4日,缅越两国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两国间传统友谊和多领域合作.  相似文献   

15.
缅甸受到全世界的注目。美国国务卿克林顿访问缅甸,不仅与新政府登盛总统会谈,而且也与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昂山素季进行了会谈。美国国务卿时隔57年重访缅甸,可以说对亚洲地区的国际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图1是各国和地区对缅直接投资的累计额,迄今中国的投资占压倒多数,美国的投资极少,日本的投资也是有限的。这是因为美国以  相似文献   

16.
1960-1963年,中日两国对缅甸开展了具有竞争性质的经济援助。中国国力虽弱,但政治优先,在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同时,经济外交中不考量相关收益,而是尽其所能,极力维持缅甸的中立地位并增进双方友好。而由于日本经济开始崛起,它在美国的要求下承担起以对东南亚各国提供援助的方式阻止共产主义蔓延的责任。然而,对缅经济外交中,日本注重经济利益,锱铢必较,以期借援助分化中缅关系,争取使缅甸倒向西方阵营。从当时的缅甸政局和中缅关系的发展来看,中国的对缅经济外交达到了预期目的,而日本对缅经济外交却未能如愿以偿。中国对缅经济外交的这段历史对当今中国的经济外交或具有某种值得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缅建交后,受地缘因素影响,缅甸一直担心中国危及其国家安全,中国则力图将缅甸作为突破西方战略包围的突破口。20世纪50年代中缅关系中的华侨问题即是在这一大框架下演变发展的。1954年周恩来访缅后,双边关系发展迅速。随后,中方为消除缅方在华侨问题上的疑虑,在华侨国籍问题、华侨政治、经济作用、与缅人关系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努力,使华侨问题没有成为制约当时双边关系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1~5日,应缅甸三军总参谋长瑞曼上将的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葛振峰上将率领的中国边防代表团于1日开始对缅甸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葛振峰和瑞曼1日就两军关系和边防事务联系机制举行了会晤。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兼三军副总司令貌埃副大将2日会见了葛振峰上将一行。葛振峰上将和缅甸三军总参谋长瑞曼上将5日分别代表两国国防部签署了《中缅两军关于建立边防会谈会晤联系和处理边境事务的谅解备忘录》。  相似文献   

19.
【转向采取积极性政策的缅甸式社会主义经济】作者在今年(指1982年—译者)二月中旬访问了缅甸,当时正是缅甸稻谷收割完,谷子堆在野外的集市上进行分级,堆得象小山一样。这是因为缅甸缺少储藏稻谷的仓库,因此必需在雨季到来之前把已收割的稻谷全部处理掉(出口或供应国内消费)。缅  相似文献   

20.
●1~5日 ,应缅甸三军总参谋长瑞曼上将的邀请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葛振峰上将率领的中国边防代表团于1日开始对缅甸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葛振峰和瑞曼1日就两军关系和边防事务联系机制举行了会晤。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兼三军副总司令貌埃副大将2日会见了葛振峰上将一行。葛振峰上将和缅甸三军总参谋长瑞曼上将5日分别代表两国国防部签署了《中缅两军关于建立边防会谈会晤联系和处理边境事务的谅解备忘录》。●3日 ,缅甸总理梭温在会见来访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时重申 ,缅甸政府将继续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反对“台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