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格言     
《山东审判》2012,(4):35+111
  相似文献   

2.
陈坚 《中国审判》2009,(10):6-6
坚持公平公正,落实司法为民,是坚持人民法院人民性的根本要求,因为人民性是人民法院的本质属性。从当前的审判实践来看,绝大多数的法官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了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严格执法,公平公正、廉洁高效、忠于职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钱萍 《法制与社会》2013,(1):103-104
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法院公正性和权威性所形成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司法公信力反映了社会公众对法院的认可程度与信赖程度。司法公信力来源于法院严格、公正、文明、高效的司法活动,是建立诚信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形象系于公正,法威存乎民心",当司法具有高度的公信力,公众会习惯于寻求公力救济,执行不再是难事,法院的裁判将得到普遍的认可,公平正义将得到有效保障。近些年,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公正司法等专项教育活动,法院的公信力得到了明显地提升。但是,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环节和方面,司法公信力仍面临不足的压力和挑战。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是全面实现司法为民宗旨的重要举措,是法治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司法必须要有公信力,因为这是我们建设法治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面对和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4.
传媒与司法的关系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近年发生的许霆盗窃案、邓玉娇故意伤害案,将传媒与司法关系的探讨推上了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5.
论司法效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此文首先从效率对公正的意义和市场经济对现代司法要求的角度审视了司法效率的重要性,认为效率是现代司法非常重要的一项价值目标。其次,对司法效率概念尤其特殊性进行了具体分析。作者认为司法效率问题贯穿于整个司法体制和司法运作的过程,因此要提高司法效率,就需要“综合治理”,并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司法认知对于行政诉讼的效益、效率、公正的价值,说明了在我国行政诉讼中确立司法认知规则的必要性.通过对外国立法中司法认知规定之比较分析,就我国行政诉讼司法认知的对象、效力、程序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法院对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所持的过于保守的态度严重制约了该制度程序效益之充分发挥。本文认为通过明确界定提起解散之诉的法定事由、建立恶意诉讼预防机制以及积极构建司法解散的替代性救济措施体系,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将达致其程序效益之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孙婷 《法制与社会》2012,(26):20-21
我国法治社会的健全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司法公信力,而司法公正是司法公信力产生的基础和保障.司法公正又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都是构成司法公正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推进我国法治进程,提高司法公信力,研究程序公正的价值、提升程序公正的地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汤维建 《中国审判》2014,(11):30-31
司法公开是我国宪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我国三大诉讼法对此均作了规定。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司法改革,司法公开是司法改革的重中之重。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司法公开实现司法公正。司法公开是司法改革必须紧紧抓住的杠杆。  相似文献   

10.
葛卫民 《政法学刊》2005,22(2):84-86
司法公正主要指的是司法机关适用法律、解决纷争的公正。司法效率是指通过充分、合理运用司法资源,降低司法成本,以最小的司法成本获得最大的成果。不讲效率的司法不是公正的司法;不公正的司法是一个没有效率的司法;公正与效率是相辅相成的。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实现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树立程序公正的意识;确立既判效力理念;完善法官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法官队伍。  相似文献   

11.
从政治体制层面确立司法裁决终局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建设的本质要求。该原则的确立,必将极大地提高法官的政治、业务素质;极大地提升法院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必将有效地理顺立法、行政与司法的关系,并能在司法领域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领导原则。将司法裁决终局性原则确立为司法改革的突破口,可以使改革不走弯路并可以使改革卓有成效。确立该原则亟待配套两方面的制度措施:实行四级三审终审的审判制度;创建科学的再审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中美两国司法理念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中美两国的司法理念进行了比较。美国的司法制度体现了程序公正优于实体公正、普遍正义优于个案正义、法律真实优于客观真实、法律调整优于调整法律、服从法律而非服从民意的司法理念。而中国的司法理念在这五个方面与美国的司法理念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3.
高国华 《法制与社会》2012,(25):155-156,158
近年来我国以免死承诺引渡回来一批经济犯罪分子,其与未外逃经济罪犯相比,仅因为引渡的原因,就产生"生、死两重天"的不同结果。虽然说这是国际司法合作的必要妥协,但是如此同罪不同罚的结果令人怀疑我国引渡经济犯罪分子或者保留经济犯罪死刑的合理性。本文以外逃经济罪犯的特殊司法处遇为切入点,结合社会取消经济犯罪死刑的呼吁,以公平公正为目标,提出司法和立法减少经济犯罪死刑适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泓  申细云 《法制与社会》2011,(30):106-107
能动司法是司法活动的新理念。能动司法的政治道德基础是司法的人民性、民主性。能动司法的内在价值是实现司法的正义与高效。本丈通过对能动司法法律价值的分析,澄清人们对能动司法的错误认识,增强司法机关贯彻能动司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司法和谐。  相似文献   

15.
游伟 《检察风云》2014,(17):34-35
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也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自1999年人民法院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算起。弹指一挥15年过去了,中国司法迎来了它的新一轮改革,其时间表和路线图也正渐渐清晰。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的几年是中国司法改革向前迈进的重要时期,此番改革的成果也将对我国的法制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司法的程序公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司法公正是司法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程序公正是整个司法制度的基础.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司法的程序公正进行论证.即司法程序公正存在的不足;司法程序公正的价值内涵;司法程序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总要求,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3月25日公布了《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简称“三五”纲要)。本文结合“三五”纲要及全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推行的各项改革举措,论述了人民法院在司法公开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18.
司法公正以实现社会公正为目的.完善的刑事司法公正包括刑事司法的实体性公正和程序性公正两个方面.国际社会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为基础,在实现社会公正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于积极而审慎地推进司法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英团 《江淮法治》2010,(15):37-37
赵作海案的出现,让许多人对司法产生疑虑和不信任,司法公信力正受到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如何树立对司法的信心,满足人们对法律公正、公平的渴望?管子曰:“法律政令者,吏民之规矩绳墨也”,也就是说法律是人们的行为规则,是是非曲直的尺度,是定纷止争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司法》2011,(7):6-6
公正是灵魂,廉洁是基石,为民是主旨,三者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没有公正,廉洁、为民就失去意义;没有廉洁,公正、为民就得不到保障;没有为民,公正、廉洁就会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