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沿着坚定正确的办刊方向继续前进──《法学杂志》创刊100期寄语亲爱的读者朋友,当您阅读此期《法学杂志》之时。恰值她创刊100期刊庆。在此法学杂志社全体同仁,谨向您致意,感谢您阅读第100期《法学杂志》!“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活”。这是我国古代诗人用诗...  相似文献   

2.
刘智同志和何为民同志先后在《法学研究》85年第1期发表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劳动改造法学》和《试论建立劳改科学的必要性及其研究对象》;在《河北法学》85年第1期、第3期发表的《也论对罪犯的劳动改造》和《对劳动改造应作多学科的探讨》,拜读之后,甚为欣喜。任何一门新的学科的创立,产生学术观点上的一些分歧是必然的,通过争鸣促进劳改法学繁荣也是有益的。本人仅就二位同志的观点谈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法学》2012,(12):160
尊敬的各位作者:值华东政法大学建校60周年、《法学》创刊56周年之际,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月刊社选萃了《法学》月刊自1956年创刊以来刊登的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当期现实问题和理论研究水平的文章,编成《法学的历史》文丛,旨在以文献的方式反映新中国法制建设的进程以及法学理论的发展。《法学的历史》文丛由法律出版社于2012年9月出版。您的文  相似文献   

4.
《法学研究》1996,(3):159-16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全国十四家法学报刊参加的“中国法治之路”青年法律论文有奖征文评选活动圆满结束,现将评选结果公布如下: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六篇,奖金¥6000元/篇) 韩世远:《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载于《法学研究》1995年第4期) 刘作翔、肖周录:《跳出“周期率”,要靠民主,更要靠法治》(载于《中国法学》1995年第2期) 蒋立山:《中国法制改革的基本框架与实施步骤》(载于《中外法学》1995年第6期) 赵秉志、赫兴旺:《中  相似文献   

5.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述评张新宝在本刊1995年第一期刊登的《一九九四年中国法学研究回顾》中,我们没有对我国1994年的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进行评述。在本刊1996年第一期刊登的《一九九五年中国法学研究回顾》中,我们将我国1995年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有关情况纳...  相似文献   

6.
《法学杂志》一九八○年第二期发表了肖永清同志的《必须重视法学》(下称《肖文》)的文章,提出了法学的研究对象问题。第三期又发表了刘升平同志的《谈谈法学的研究对象》(下称《刘文》)和谷安梁同志的《也谈法学的研究对象》(下称《谷文》),对法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开展了不同意见的争论和讨论。与此同时,《法学研究》一九八○年第五期发表的余先予、夏吉先同志的《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科学性》(下称《余文》)中也涉及到这个问题。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和认识。一对三种不同看法的三点认识从上述论文中可以看出,存在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法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包括国家与法”。理由主要是“法律与国家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法是从属于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研究统治阶级  相似文献   

7.
<正>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本刊和全国其他13家法学报刊参加的“中国法治之路”青年法学论文有奖征文评选活动已圆满结束。评选结果如下: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6篇,奖金¥6000元/篇) 韩世远:《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法学研究》1995年第4期) 刘作翔、肖周录:《跳出“周期率”,要靠民主,更要靠法治》(《中国法学》1995年第2期)  相似文献   

8.
王锡锌 《清华法学》2023,(6):178-181
<正>《清华法学》创刊第100期之际,主编黎宏教授邀约参与一个主题笔谈,探讨新时代法学研究及法学期刊的使命。说实话,对这个主题,我虽然也一直在努力思考,但并没有什么自己满意的心得体会。但《清华法学》出刊第100期,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和机缘。自2007年5月创刊以来,《清华法学》已成长为我国法学领域最为重要的学术期刊之一。对《清华法学》的学术品味、品格、品质,我和法学界众多同仁一样,怀有崇高的敬意,故勉力而为小文,  相似文献   

9.
关于法学中“29个多”问题的理论是非张光博陈桢先生一稿两投。以《1995—1996年中国法理学界的理论是非》为题发表在《法学》1997年第3期,又以《认真看待当前法理学界的理论是非》为题发表在《当代法学》1997年第3期。其中摆列了张光博否定的“主干...  相似文献   

10.
《法学》编辑部: 《法学》第十二期已收到。感谢你们按期寄来刊物。在现在的有关法学的刊物中,我认为《法学》是理论性较强的刊物之一。《法学》十一期《关于加强法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倡议》,是一个很及时很重要的倡议,也是我一再向法学界同志们提出的课题之一。因为中国型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比较有分量的文章,这虽然和五十年代后期“左”倾思潮有关,特别和十年动乱的破坏有关,但是,作为从事法律理论工作的人来说,应该承认,这与我们努力不够,不能说是没有关系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社会主义法制  相似文献   

11.
《南大法学》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于2020年正式创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2—1889/D,一年六期,双月出版。《南大法学》承继自《南京大学法律评论》,后者创始于1994年,为国内最早的法律评论书刊,二十多年来蒙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支持与厚爱,在学界影响广布。《南大法学》植此沃土,纳故吐新,将来枝繁叶茂,良可期也!学界增一《南大法学》,不止增一刊物而已;《南大法学》列于法学众刊之中,亦绝不甘于数量加一而已。《南大法学》立志为中国法学贡献新理念、新气象,必心怀敬畏与虔诚,苦心经营。《南大法学》较之《南京大学法律评论》,刊稿量势必大幅增加,而采稿周期将显著缩短。诚邀旧友新知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2.
《法学研究》1995,(6):3-4
自1979年复刊至1995年第5期,《法学研究》已出满100期。为总结既往工作,同时也为表示纪念,本刊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本刊共同组织了《法学研究》百期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经广泛征求所内外专家意见,并经法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认真评议,在一千多篇文章中评选出34篇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13.
《理论创新是法学的第一要务》文:张文显 黄文艺《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 党的十六大将在政治上和理论上对中国法学理论研究的创新、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示范、激励和推动作用。当代法学必须把  相似文献   

14.
<正> 董康《我国法律教育史话》,东吴法学院《法学杂志》,第7卷,第3~6期。徐道邻,“中国唐宋时代的法律教育”,“宋朝的法律考试”,均载徐道邻《中国法制史论集》,台湾志文出版社,1975年初版。张伟仁《清代的法学教育》,《台湾大学法学论丛》,1988年,第18卷,第1~2期。叶龙彦《清末民初的法政学堂,1905—1919》,台湾私立中国文化学院史学研究所未出版的博士论文,1974年,417页,16开。李新成《清末民初的法律教育》,北京大学法律系未出版的硕士论文,1993年,89页,16开。沈天水《中国古代法律教育初探》,《法学》,1984年,第2期。  相似文献   

15.
荻华 《法学》1983,(10)
《法学研究》第4期刊载陈春龙同志的文章,就建立我国法学体系提出了初步设  相似文献   

16.
关怀  姜俊禄 《法学家》2000,(1):75-78,99
《法学家》1999年第1期刊登了关怀教授撰写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劳动法学的发展》总结了1978年以来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的发展历程,本文对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的回顾与展望即是该文章的延续。...  相似文献   

17.
王宏林 《中外法学》1992,(5):78-80,62
<正>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答客问"(裁《法学研究》1990年第1期,以下简称《答问》)对《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若干词条的内容提出了批评性意见。笔者以为,《答问》的有些意见是正确的;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然而,《答问》对"civil law"一词涵义的论断,笔者持异议。  相似文献   

18.
继《对法的三个基本概念的质疑》(载《法学》1986年第1期)提出了一些颇值得探讨的问题之后,张宗厚同志又在《法学研究》1986年第6期上撰文《略论法的概念和法的质的规定性》,重申了自己关于法的本质和概念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9.
说起《人民司法》,不仅在法院系统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感觉,在法学研究特别是应用法学研究领域也已赢得一席之地。《人民司法》以其特有的"机关刊"的地位,以其与司法实践的互动,以其反映实践前沿法律问题的优势,支撑着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的半壁江山。到今天,500期的艰辛、500期的辉煌、500期的贡献,将永远纪录在应用法学研究的功劳簿上。最近以来《人民司法》的改版更强化了实用性、指导性、及时性,而且表现出更加重视选题策划,更加注重开发新课题,更加重视挖掘研究深度的新特点。作为《人民司法》的一名老读者和老作者,我衷心希望500期之后的《人民司法》办得更好。为此,我提出八项不成熟  相似文献   

20.
《中外法学》2013,(4):660-660
"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秉承这一理念,自2012年起,《中外法学》编辑部委托北大法律信息网(www. chinalawinfo. com)开发建设了《中外法学》网站(http : //journal. pkulaw. cn),实行最新刊载论文的即时阅读、全部文献资源的免费开放。同时,《中外法学》与《中国知网》合作,自2012年起,试行采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