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涛 《求是》1999,(10)
散文自古就是汉语文学的主体类型,20世纪以来,现代散文更以其多姿多彩的创造丰富着现代汉语和文学。小说和诗歌等其他文学体裁,均有比较明显的“高峰期”和“低谷期”,而惟独散文,如长河奔涌,浩浩不息。90年代以来,由于小说诗歌等类型的相对岑寂,散文一再受到人们格外关注,所谓“散文热”始终不曾大幅度降温。但是这股“散文热”也没有热到令人热血沸腾的地步。原因在于,十年来的散文,大体是以闲适为主流的。闲适的散文并非就不好,闲适文章也是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蕴涵的。问题在于,当前的所谓闲适散文大多属于格局和气…  相似文献   

2.
杂文,因其迅疾的针砭时弊功能而能从散文中独立出来,因其作者“感应的神经”时常需要迅速出击而尤其需要胆识。社会上人们容忍了读不懂的诗歌、小说甚至理论,然而,如果有读不懂的杂文出现,则我们想人们无法容忍。杂文,就其实质来说是批评丑恶的武器,鲁迅称之为匕首、投枪。因此,灵魂肮脏之徒,圆滑世故之辈,凡事“好好好”“行行行”的好好先生,是不配写杂文的。有没有胆识,杂文中见。杂文,不相信伪装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张严 《学习导报》2011,(21):62-63
“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文”历来被视为纪纲之要,能移风易俗、化导人心,这就是“文以载道”的由来。茅盾写于抗战相持阶段的《风景谈》正是这样一篇散文:文章以景为名,实际上是写主宰风景的人,进一步来说,文章是以“文”绘“画”,以风景为衬托来描绘有着充实内心和崇高理想的延安儿女。《风景谈》所载之“道”,  相似文献   

4.
读者看了这题目,不要以为我是在写杂文或散文,我没有写这类文字的本领,勉强写起来也无文采可言,那是我万万不敢的。 “文革”时,造反派对于被审查人员写“交  相似文献   

5.
钱谷融教授曾说:“散文既是容易写的,也是最难写的。”容易写是说人人都可以写,难写是说表现复杂的情感很不容易。根据个人的写作体会, 散文要追求“形散而神不散”的格韵情致,必须始终保持真诚、平和、率直、洒脱自如的创作心态。当某种酝酿许  相似文献   

6.
散文诗是用散文式的语言来表现诗意的一种自由体诗,是一种既具有散文特点品格又具有诗歌特点品格的、介于散文和诗之间的文体,是散文和诗凝汇沁透的产物。 然而散文诗的根本特点,仍然在于它是“诗”的种属,属于“诗”的范畴,因此具有诗的特点和品格乃是主要的,指的是诗意、诗情,即诗的意境,诗的感情。正如柯兰所说:“不管形式如何,它归根结底应该是诗,只是形式上不同于诗而已(《散文诗杂感》)。许多诗论家也持同样观点,认为“散文诗并非一种边缘文体,因为它的基本素质是属于诗的”(谢冕:《散文诗的世界》),“散文诗是不分行的诗,仍然是诗,不是散文”(野曼《诗、散文诗与散文的联想》) 虽然散文也富有诗意,但散文诗毕竟不是散文,它的意境的提炼和文字的凝炼都比散文要求更高、更严。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相似文献   

7.
我与放眉是同龄人,大抵都经历过同时代的岁月、风雨和历炼,且在青春的时期,我们都曾有过到农村插队,荷食携壶,相随饷田于山乡的非常相似的经历。及至中年,那些在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沧桑,那些关于世态、事业、家庭的热忱、感喟、欷嘘、追求与冀望,那些关于对孩子的泣血般的舐犊之情,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也许因为这个缘故,读他的文章就格外地触动我的心弦。 《夜雨心窗》,是李放眉散文作品的一部结集。读这本书,和读其他有些书不一样——那些书也许高深或斑斓,也许作高深或斑斓状,也许夺席谈经,才华横溢,但你却难以窥见他的“心窗”——而放眉的“心窗”是坦坦荡荡地开放着的,读其散文,仿佛在检阅我们这批同时代人的足迹,读一部我们心灵的历史,重温  相似文献   

8.
地方党史部门肩负着研究党的历史,并通过写史、编传和专题征研等工作,把地方党史留给千秋万代的重大责任;肩负着总结地方党组织的历史经验,为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借鉴,使之不走或少走弯路的重大责任;肩负着“以史育人”,培养“四有”新人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9.
李林杰 《廉政瞭望》2011,(10):63-63
华夏民族是一个注重知恩图报的民族。“施恩”、“报恩”本是理所应当。而在《水浒传》中,施老先生写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读了之后,也许有不爽之感,为施恩之不地道,为报恩之不妥帖。  相似文献   

10.
郎伟 《共产党人》2005,(6):52-54
散文的创作是一种心灵的事业而非简单的文字表达。有生活阅历,没有才情和智慧写不好散文;有才情而阅历浅薄、识见平庸者也称不上是出色的散文家。只有将阅历和才情、思想结合得相当完美的作者,才可称得上是优秀的散文作家:基于上述理由,多年来我一直喜欢阅读“上了点岁数”的人所创作的散文。因为我相当看重“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对一个散文家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湘评论》2010,(11):55-55
当今社会,时尚风行,“品位”大行其道。唯有深谙品位之道的人士懂得,幽雅品位是一种由内而外、厚积薄发的内心表露。  相似文献   

12.
《学习导报》2010,(11):55-55
当今社会,时尚风行,“品位”大行其道。唯有深谙品位之道的人士懂得,幽雅品位是一种由内而外、厚积薄发的内心表露。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关于革命圣地西柏坡的文章。说它值得一读,一是指它在看似平静的语言叙述中一再地掀动起情感的波澜,并道出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历史或现实的真实,而这历史或现实的真实大多具有感人的力量;二是指其在解读西柏坡时能够层层开掘这一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京之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中心”包容的种种深刻涵义,且不乏作者见地和思想之光的闪烁。在过往的岁月里,我们曾经多次发表过有关西柏坡的不同体裁的文章。现在,又把这篇散文推出,我想,广大读者特别是广大的共产党员是会从中获得一定的教益,而且也会从中汲取到巨大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动力的。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同志谈起人生之“难”,诸如工作难做、领导难当、朋友难处、人心难测,以及考学难、就业难、经商难、晋升难等等。业余读书看报,时常会发现“做女人难”、“当男人难”、“做名人难上加难”之类的文章。听、读各种难、难之声多了,久了之后,情不自禁地引发起我对人生之“难”的感想。说实在的,人生在世,可谓难事多多。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每个人在他一生的旅途中。都会或迟或早、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地遇到难事、发生难题、碰上难点,会感到为人不易、做人难。这一点,无论是身居高位者,还是平常百姓,…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是一位使中国走向富 强的伟人,缅怀其丰功伟绩,瞻 顾人生艰辛,我怀着神秘和崇敬 之情,读了邓小平的女儿毛毛写 的《邓小平的“文革”岁月》一 书。 在那场腥风血雨中,作为伟  相似文献   

16.
圆了作家梦     
曾经有人用“土”来形容周同宾的作品。他是土生土长的南阳人;他的文章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反映农村的沧桑变革、农民的心路历程,有深沉的历史感和浓烈的泥土气息;他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的系列纪实散文《皇天后土——99个农民谈人生》,在散文的题材、形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突破,在读者中有广泛影响。就是这样的“土”作品,被《读者》、《散文选刊》、《书摘》转载;就是这样的“土”作品,被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等20余家出版单位编选的全国性散文选集、鉴赏文库中;就是这样的“土”作品,被译为西班牙文、英文,介绍到海外;就是这样的“土”作品,让周同宾成为南阳作家群的骨干作家之一,河南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 也许对周同宾来说,“土”就是他的根,就是他的魂,就是他的个性,他的人格。那“土”,是农村、农民之厚实的土,是大地之厚重的土。读周同宾的文章,你会觉得他土得质朴可爱,土得厚重可敬,土得顽强执著。  相似文献   

17.
写理论文章不易,写出高质量的理论文章更难。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理论文章的质量呢?联系写作的具体实践,结合编稿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笔者认为,撰写理论文章必须防治“五病”。一病“选题重复”。有的作者在写理论文章时,往往忽视选题重复,以至文章不仅主题与人家相似,甚至具体内容也大同小异,让人读后大有“似曾相识”之惑,难有新的突破收获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散文     
《唯实》1993,(12)
《唯实》是省委党校办的一份理论刊物。编辑部同志命我写一篇散文。写什么呢,理论是逻辑思维,散文属于形象思维,两者的路子原是有别的。现在要把轻盈的小花小草,搬到庄严的理论殿堂上。小草升殿,是否相宜?思之再三再四,忽然有所自悟。一本刊物,于严肃之余,再增加一点活泼,这,也许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活的驰张之道吧。编辑部的组稿活动,给了我一个启示。理论家要我写散文,我何不要求理论家们自己  相似文献   

19.
写好一部人物传很难,写好一部伟大历史人物的传就更难。我对写人物传没有研究,只是平时喜欢读一些人物传。近几年来,人物传记出版很多,读过一些后总觉得有些人物传记写得不尽人意。例如有些人物传记惯于“拔高”传主,神化传主,甚至把传主描绘成几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也有的传记像是传主从生到死的流水帐,语言呆板,令人厌读。近日,读到由刘家泉撰写、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宋庆龄传》,却使我另有一番较深的感触。宋庆龄是中国杰出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她鞠躬尽瘁,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民主和社会主义事业,被国际上公认为“二十世记最伟大的女性”,人们赞誉她是“国之瑰宝”,“民族的骄傲”。《宋庆龄传》的作者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文学笔触,把上述的评价具体化、形象化、活化,再现了传主  相似文献   

20.
告诫     
《先锋队》1997,(5)
告诫读《支部建设》1996年第9期《千古红岩留忠魂》一文,顿与少年时读小说《红岩》后的万般感慨共为涌动,想今日一些青年之生活方式,又生千般忧虑,故写拙诗——那双纤细、柔弱的手却把玩世不恭写在脸上T恤衫里的理想用“金利来”领带牵着漫无边际的飘荡因此,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