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名 《人事天地》2008,(6):54-54
一、看目标,别看脚下 “高空王子”阿迪力曾对媒体说,如果把“高空走钢绳”这样高难度技艺浓缩为一句话,就是——看目标,别看脚下。 当你只看到眼前的困难,自然会有挫折感,忧虑感,而你看到其实你正在一步步向着目标迈进时,是不是烦躁就会一扫而光呢?我还有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信仰就是对万事万物唯一性真理坚定不移的认定。”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有了一种信仰,有了一种不断探求、接近“唯一性真理”的欲望的时候,这个企业也会快乐、幸福,也会具备一种极大的创造力和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如何培养企业的信仰呢?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认为必须做到三点:首先要尊重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最重要的思想和精神应该就是“尊重自然,顺其自然”。这也是企业应该依从的“法”。第二点,在信仰中寻找到一种平衡。什么叫做“和谐”?就是要平衡发展,任何事…  相似文献   

3.
我们有的警察 ,工作起来 ,一时犯糊涂就可能忘了自己姓啥叫啥。有那么一位同志 ,工作时当事人的家属问他尊姓大名 ,他爱理不理 ,问烦了 ,就没好气地说 :“我叫老天爷。”这就是忘乎所以 ,不知天高地厚。这些同志认为 ,警察就是管人的人 ,群众就是被我管理的对象 ,你有事 ,我说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让你咋办你就得咋办 ,罗嗦什么 ?甚至干脆说 :“我今天给你办利索了 ,明天你就不认识我了。”真是应了那一句话 :噎死人不偿命。当然 ,这样的不愉快往往以群众的无可奈何而告结束。但是 ,也有例外的情况 ,其结果是我们的民警也遭遇了尴尬。一位老…  相似文献   

4.
网恋解读     
网恋一般都是通过网络聊天开始的。网恋与生活中的恋爱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虚拟的,后者是现实的。在网上,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扮演你所希望的各种角色:生活中的你或许是沉默寡言,网中的你可以高谈阔论;现实的你是那样的羞涩,“爱”字难以说出口,网上的你则可以大声表白。在这里,你可以成为绝对的理想的人,同时你也可以找寻你理想中的他(她),来一场纯精神恋爱。当然,人们对网恋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人认为网恋很不现实,而有的人认为网恋很浪漫,很有新意。“情感港湾”网站的一项调查表明,有24%的被调查看有过网恋经历,还有35%的人渴望“网上情人”,但没遇到合适对象。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人热衷于虚幻的网上情缘?分析一下网民们的心态,可以发现,他们投身网恋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看过美国电视连续剧《神探亨特》的人可能会留有印象:这位身手不凡的侦探每次把嫌疑人带进警察局,都要极不耐烦地以背书式口气说一段话:“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说的一切都可能在法庭上成为对你不利的证据。你有权聘请或要求指定一名律师。也可以放弃这些权利……”这就是美国司法程序中著名的“米兰达警告(Miranda Warning)”,是警方讯问嫌疑人之前必经的程序。  相似文献   

6.
形式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方法,其要害是脱离实际,只图虚名,不求实效,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和作风。官僚主义源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官本位”意识。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东西都有了”。它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与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水火不容,是对党和国家的事业不负责任,对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负责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就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它不仅会造成工作不落实和人、财、物的无端浪费,而且还会破坏党的形象,败坏党的作风,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悲观与乐观     
悲观是瘟疫,乐观是甘霖;悲观是一种毁灭,乐观是一种拯救。悲观,是因为短视和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乐观,是因为卓识和对事物的深入了解。当乌云布满天空之时,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乐观的人看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乐观时不要过分炫耀你的快乐,悲伤时  相似文献   

8.
“重典治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立法指导思想,颁布“大明律”“明大诰”等法律是想“使吏民知畏而不敢轻犯”。明律对侵犯财产罪规定了极为严厉的刑罚:“凡强盗已行不得财者皆杖一百,流三千里;但得财者,不分首从,皆斩”。又“窃盗已行而不得财者,笞五十,免刺;但得财者以一主为重并脏论罪。……三犯者绞”。明律中有关官吏受脏的条款较前代增加,实施“重绳脏吏”,处刑严苛,凡是官吏贪污受财,计脏科  相似文献   

9.
业主委员会的产生与传统体制内的组织变化有很大不同。业主委员会是以财产关系为纽带的“财合”组织,而非基于地缘和情感的“人合”组织,它的产生对政府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对业主大会内部的治理结构都提出了新要求,对社区内部的组织关系和社区治理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以行政权力下沉为方向的社区管理改革已经走到尽头,业主委员会可以作为下一步社区管理创新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0.
赃物     
18岁的菲利普是设在圣·查尔斯的伊利诺州男少年犯教养院的一名犯人。 年近50的看守阿诺德·斯科特挺喜欢菲利普这孩子。一天,他问菲利普;“你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怎么会到这种地方?你干了什么坏事?” 菲利普环顾四周,看看没什么人,便说:“听我说,斯科特先生,你一直待我很好,你能保证替我保守秘密吗?”  相似文献   

11.
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根本问题是教育人。”“要在全体人民中坚持不懈地普及法律常识,增强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对于这个问题现在有多种多样的理解。有的人认为:公民意识“就是国家主人翁感,就是对于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种觉醒的心理状态。”有的人认为:公民意识是“法律上的自主人格。”也有人认为:“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的法定地位的一种感觉、认识和态度。”还有  相似文献   

12.
相传,汉武帝晚年,很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一天,他对侍臣东方朔说:“相书上讲,一个人鼻子下的‘人中’越长,命就越长,‘人中’长一寸,能活一百岁。”东方朔知道皇帝又在做长生不老梦,便想劝说他。于是东方朔故意大笑起来。汉武帝怒道:“你怎敢笑话我?”东方朔恭敬的回答:“我怎敢笑话皇上呢?我是在笑话彭祖的脸太难看了。”紧接着又说:  相似文献   

13.
催化剂质疑     
催化剂问世以来,确使人类受益非浅。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催化剂”,堪令人担忧。君若不信,有例佐证:你要“农转非”吗? “财”当先行,“催化剂”的功能;“汝欲办执照吗?”“礼”不可少,“催化剂”的妙用。凡办一件事,关节重重,一一要疏通。“手榴弹”“炸药包”“烟酒”去轰“孔方兄”去请,才能加速事情的促成。  相似文献   

14.
反映在当前干部考核工作上的五种不良倾向是:一是好人主义。这种倾向主要表现在,组织人事部门在考核提拔干部时,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圈”和“网”,其中的同事、同乡、同学,总是互相说好话,说过头话的多;对缺点问题,不是轻描淡写,就是  相似文献   

15.
一、以人为本的“人”,从人口学视角分层就是人口。马克思主义人的存在理论对人的分层有三个层面:其一,人是区别于其它物种的类存在;其二,人是作为群体意义上的社会存在;其三,人是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人存在。这三个层面对“人”的定义分层,其中第二个层面定义为群体意义的社会存在的人实际讲的就是人口。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基本理论理解,以人为本,其中一个内涵,就是以社会群体意义的人口为本。以人口为本的思想,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的一些论述中实际也都涉及一些。如邓小平曾经说过:“人多是中国最大的难题;耕地少人口多特别…  相似文献   

16.
“敬”,在中国伦理史上,是出现较早的德目之一。在古代文献中,“敬”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对“人”的态度,即恭敬、尊敬;二是指一种对“事”的态度。《说文》中说:“敬,肃也。”“肃,持事振敬也。”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论语·子路》)这里的“敬”作为一种道德标准,指的就是对“事”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言论短信     
《社会主义论坛》2009,(11):45-45
2009年10月12日《云南日报》三版“云岭时评”《知足与不知足》(作者黎一民):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叫做“欲望”的东西,它表现出来就是对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知足。就是这种“不知足”,把一些人幸福温馨的生活葬送,使自己大好的前程夭折,让人扼腕叹息。本来,不在走过的道路上停留,  相似文献   

18.
谈起公款吃喝、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腐败现象,可谓人皆诛之。然而事关自己时,却往往另是一番境况:我给你办了什么事,即便是份内之事,我也总想有所回报,捞回点什么来,至少你得请磋一顿,不然,会落得个“小气鬼”、“铁公鸡”、“扣门儿”之类的“殊荣”。在这种人看来,反正花的是公  相似文献   

19.
市场疲软是近期我国经济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近期也存在着一种“疲软”现象,这就是大学生课堂学习“疲软”。这种“疲软”的具体表现是:一、到课率低,有些大学生经常不上课甚至根本不来上课,如果应到人数为50人,那么到30多人就不错了;二是听课率低,即使来上课的那部分人也不全都是聚精会神地听,有的可能睡觉,  相似文献   

20.
热词热议     
《海南人大》2012,(11):55-56
"你幸福吗"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央视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当记者把话筒递向打工者问,"你幸福吗?"打工者愣了下神,回复说"我姓曾"。引发网友疯狂转发。瞬间,关于"你幸福吗?"这个问题的解答铺天盖地:"失恋了,我不幸福!""有钱我就幸福!""最不幸福的就是,我现在跟你说话,让别人插了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