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缅甸人有一句谚语说:“多得象蒲甘的佛塔。” 位于伊洛瓦底江中游的缅甸历史名城蒲甘,是一座塔城。蒲甘曾被称为“四百万宝塔城”,这当然是夸张之词。据七十年代初统计,蒲甘有大大小小的古佛塔五千多座,而当地居民不过三千多,塔竟比人还多,难怪蒲甘以“塔城”而闻名于世了。 塔城的形成 公元十世纪,缅族势力崛起于缅甸中部。1044年,缅王阿奴律陀建立起缅甸历史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我公费赴缅甸留学一年。期间,利用假期2次访察著名“万塔之城”蒲甘。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蒲甘位于缅甸中部,毗邻伊洛瓦底江东岸,东北129公里处是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眼里也有一千种蒲甘印象。于我而言,蒲甘是一方“纯净”的土地。它远离现代文明的喧嚣,璞玉浑金般美丽。干净透明的天空、繁茂葱郁的树木、年久失修的佛塔、沙砾满布的土路、蹒跚而行的牛车……蒲甘所有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都是原始、质朴和不加修饰的,只有岁月留下的痕迹。身临其境,会立刻…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友好邻邦缅甸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国家之一,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居民都是信奉小乘佛教的佛教徒。缅甸独立后的宪法曾把佛教定为国教。 据历史记载,佛教传入缅甸已有二千年的历史。但佛教在缅甸享有特殊地位并受封建帝王的积极提倡和广泛传播,是在公元1044年缅甸成为统一国家以后,那时,蒲甘刚刚建成,人口日益增多,城市也随即扩大,成为阿奴律陀王室(公元1044—1077年)的京都。在公元1057年的宗教战争中,缅甸南部文化发达的直通王国被征服,蒲甘王阿奴律陀从小乘佛教在缅甸的发祥地直通获得大量佛教经、300名有才学的高僧,以及具有各种技艺的工匠。随行宗教的改革,小乘佛教的兴起,蒲甘的佛塔和寺庙建筑达到了极盛时期,因而蒲甘王朝(公元1044—1287年)被称为“庙塔王朝”。蒲甘被称为“万塔之城”。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1992,(2)
在云南傣族聚居地区的上座部佛教建筑中,佛塔的数目十分可观,据不完全统计,仅西双版纳地区的佛塔总数就不下百余座,德宏州及其它傣族聚居地区也有不少佛塔。  相似文献   

5.
蒲甘时期的缅甸宗教研究三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蒲甘王朝是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蒲甘时期宗教的发展,不仅确定了缅甸封建社会宗教发展的基本面目,而且也很大程度上确定了缅甸封建社会文化、艺术和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不了解蒲甘时期缅甸宗教的发展及其特点,就难以认识缅甸封建社会的宗教和文化,甚至难以认识缅甸封建社会的基本面貌。蒲甘时期的缅甸宗教研究,是个很大的课题。本文仅从三个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蒲甘王朝是缅甸历史上第一次统一全国的王朝。缅甸史学家称它是缅甸历史上的“盛世”。 蒲甘王朝初期,尤其是阿奴律陀和江喜陀两位君王执政阶段,国力强盛,疆域辽阔,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文学艺术和建筑成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上座部佛教广泛传播,佛教思想渗透到各个领域。蒲甘王朝的建立和发展,为后来缅甸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缅甸人民把蒲甘看成是自己祖国的发祥地。本文试图就其兴起和衰亡提出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吴哥:东南亚文明的窗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哥 (Angkor)是柬埔寨真腊王国的最后一个古都 ,建于公元9~13世纪。这是柬埔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称为吴哥时代。吴哥的建筑分两部分 :吴哥通 (AngkorThom)和吴哥寺 (AngkorWat) ,均由巨石砌成。因其建筑雄伟壮观和精美卓绝 ,而使吴哥成为与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缅甸蒲甘的佛塔、印尼的婆罗浮屠、印度的泰姬陵等齐名的世界古代奇观之一。遗憾的是 ,公元1431年暹罗人一度攻占吴哥 ,真腊被迫迁都金边 ,从此吴哥被掩没于热带丛林中达数百年之久。公元19世纪西方的探险家和博物学家偶然在密林深处发现…  相似文献   

8.
封建时代的缅甸如中世纪的西欧国家一样,政权与教权的关系也有一个消长变化的过程。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①11世纪的缅甸,正处于这样一个转折点上。当时刚建立的蒲甘王朝是缅甸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他们的统治者急需一种强大的、统一的宗教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这种需要与缅甸上座部佛教发展、壮大的需要正好一拍即合。于是蒲甘王朝前期形成了相互依恃、互相合作的政教关系。到了蒲甘王朝后期,由于寺院经济的膨胀,政教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老挝是一个佛教国家,在14世纪中叶昭法昂统一老挝建立澜沧王国之后,佛教传人老挝并逐渐兴盛,留下了许多佛寺佛塔,其中大多数分布在湄公河沿岸相对发达的平原地区,尤以琅勃拉邦、万象为最。据收集到的资料,14至19世纪间建于古都琅勃拉邦的佛寺,有名字有遗址可寻者共65座,其中目前还保存得较完好的有30多座;建于首都万象市的有70多座,今已增至80多座;其他各省还有许多。据友人——老挝佛教界一位权威人士1992年底介绍,是时全老挝有佛寺3314座,其中有僧侣居住的2692座。今天,一些比较著名的古寺古塔已成为外国游客参观游览的景点。谨录其要者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1986,(3)
在泰国曼谷对岸的湄南河畔,有一座闻名遐迩的郑王寺(即黎明寺),寺内的佛塔高耸入云,金碧辉煌。在离它不远的吞武里矗立着一座郑王纪念像。郑王就是泰国历史上著名爱国英雄,吞武里王朝创建者的郑信。每年12月28日,泰国的政府代表,人民群众和当地华人,到这里献花凭吊,以表达他们对这位英雄的崇敬和怀念。  相似文献   

11.
缅甸,世代以佛教传国,是一个尊崇佛教的王国。缅甸人对佛教的虔诚是充满着神秘又深邃的色彩,他们每到一座佛塔寺院,几乎都是即时打坐,并静修冥思。不禁令人钦佩他们笃信佛教的虔诚,以及对心灵的莫大寄托。 缅甸的佛塔寺院,是五步一间,十步一家。这也是缅甸的最大特色。 多数游客为“玉”而来。 一般去缅甸游玩的人,不是对佛教或对当地纯朴的民情有浓厚的兴趣,就是热衷于购买当地的宝石。  相似文献   

12.
毛淡棉情思     
在一个阴雨初霁、阳光和煦的日子,我去参观毛淡棉著名的吉兰丹和吉班乃佛塔。两座佛塔坐落在城北海拔几百公尺的山顶上。我从山脚爬上几百级石阶,才登上宽广平坦的佛塔平台。登得高,望得远,毛淡棉全城和城周围的景物尽收眼底。北边,闪着耀眼银光的萨尔温江穿过平原绿洲,蜿蜒向北延伸,消失在莽莽青山之中。我知道,眼前的青山不是萨尔温江的源头。它的源头在我国西藏唐古拉山南麓。再俯首看毛淡棉城下流着的江水,因为是入海口的缘故,江面宽广,已是汪洋一片。滚滚奔流的江水,带着几艘轮船和点点渔舟,一起奔向无边无涯的茫茫大海。  相似文献   

13.
缅甸是一个古老的佛教国家,80%以上的人崇信小乘佛教。走遍上下缅甸,无论是繁华的城市,还是宁静的乡村,到处可以看到金光四射的佛塔和庄严神圣的佛寺,金黄或洁白的塔尖高耸于团团绿云似的热带树林之上,构成了缅甸独有的佛国妙景。缅甸佛塔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建筑之精美,堪称世界之最。在万千佛塔中,仰光大金塔是历史最悠久,气势最宏伟的一座。它同印尼的  相似文献   

14.
一、卷首祷词 归敬令人尊敬具六大威德的佛陀 二、开场白 从弘扬佛法的天帝释之孙、太阳神之子在玛炎玛地区都城阿梨玛德那蒲甘即位为王时起,蒲甘与妙香国中国历届皇帝之间,时而友好时而为敌,并非一贯仇视也不是永远友好。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西南友好邻邦——缅甸,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国家。无论是繁华的城市,还是偏僻的乡村,处处建有耸入云天、华光闪耀的佛塔;因而缅甸有“佛塔之国”的美称。在那千万佛塔之中,数仰光大金塔最负盛名。它是缅甸人民精湛的建筑和雕刻艺术以及佛教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同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古迹齐名于世;为遐迩闻名的东南亚名建筑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缅甸长达两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后建立过孟人、骠人、掸人、缅人的国家或政权。从1044年到1885年,是缅甸的封建社会时期,经历了蒲甘王朝、实阶、邦牙、阿瓦王朝、东吁王朝、贡榜王朝等几个封建王朝的更迭,逐渐形成了与其历史发展相适应的独特的行政制度。本文通过对缅甸各封建王朝行政机构的组成、行政建制的变化、行政决策与运作以及官僚体制等的宏观考察,试探求与把握缅甸封建社会行政制度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脉络。一、蒲甘王朝和分裂时期行政制度的形成缅甸封建社会的行政制度,开创于蒲甘王朝时期,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形成了…  相似文献   

17.
吴哥、蒲甘和别的印度教——佛教王室首都的巨大的石建筑遗迹,使我们对殖民化之前的东南亚城市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城市中的庙宇遗迹和直到较近时代还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东南亚经济极不相称,因此,许多身临其境的人对于这些巨大的古建筑感到不可思议,他们认为这些奇迹的出现可能是外来干预(如印度征服)的结果。然而,直到十七世纪中叶荷兰人控制最获利的贸易航线之前,东南亚在它有文字记载的大部分时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1986,(1)
南诏大理是否是泰人建立的国家,这是中泰学术界目前争论的问题。本期封二、封三、封底登载了十几幅云南南诏大理国和泰国素可泰王朝佛教艺术(佛塔、佛像等)图片,旨在使读者通过艺术风格的比较,得出自己的判断。 素可泰佛塔和佛像明显受锡兰小乘佛教艺术的影响。佛塔多为吊钟式。佛像脸为蛋形、眉如弯弓,鼻似鹦鹉咀,最为突出的是头顶上有一火焰图案的锥形饰物。雕像夸张而优美、庄重,具有神化的意味。这一切都是素可泰佛像艺术的典型特征。 南诏大理国佛塔、佛像具有大乘佛教特征。雕像中以观音像居多,另有如来、文殊,普贤、天王力士等雕像。佛像具有唐代雕塑的风格,丰满、圆润、具有强烈的世俗气息,使人感到亲切。大理三塔,主塔为十六层密檐式方形砖塔,造形与西安小雁塔相似:南北二塔为十层密檐式八角形砖塔,造形与苏州云岩寺塔仿佛。三塔皆为典型的中国式佛塔。  相似文献   

19.
缅甸,是古代我国与印度等西部国家之间海、陆交通的必经之地。印度文化在到达东南亚其他地区前,就由海陆两路进入缅甸,给予缅甸最大的影响。但是,它到十一世纪,即缅族建立的蒲甘王朝(1044—1287)阿奴律陀(Anawratha)在位时(1044—1077),才创建成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这在缅甸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缅甸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对缅族创建蒲甘王朝,统一缅甸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20.
缅甸石狮     
《东南亚》1986,(4)
在缅甸,无论你瞻仰举世闻名的大金塔,还是游览“万塔之城”蒲甘,参观故都曼德勒的皇宫遗址,常常会见到一对对石狮雄踞门前,威风凛凛。缅甸石狮凝结着雕刻艺术家的智慧和心血,象征着缅甸人民的气魄和品格,也是其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体现。 狮子是兽中之王。他体态威武、强健,习性凶猛。缅甸人民自古喜爱狮子,称颂雄狮的气质,并认为狮子是高贵尊严的“灵兽”,有护法避邪的作用,所以在行善积德、普建寺塔的同时,雕琢对对精美的石狮来镇守万千寺塔。就连封建时代的缅王也总爱坐“狮子座”,即雕有狮子的御座,以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